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麟腋 《山西建筑》2014,(32):34-35
以重庆天地为例,对商业步行街的内在属性进行了分析,从文化学、艺术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了具地域特色的商业步行街系统在空间设计中对原始环境的尊重和文脉的延续,强调了尊重原始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对商业步行街空间营造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筱玲  李豪 《华中建筑》2008,26(2):148-149
该文从界面设计的连续统一性,围合性,界面设计的谦让原则以及步行街界面构成要素等方面对商业步行街的建筑界面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消费体验迅速在国内兴起,为满足该需求,历史街区改造中引入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普遍性做法.然而,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很多步行街的建设只为达到纯粹的商业目的,而漠视了历史街区所有的地域性价值,对街区大拆大建,传统建筑丧失了原有的历史环境或被更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被改变,造成了地域特色的遗失.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育,人们对文化、审美等精神方面的渴望值越来越高.如何在步行街建设中突出消费体验功能的同时,保护与体现地域文化,成为步行街规划设计面临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商业消费与地域文化要素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商业开发过程中的地域文脉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闽川 《山西建筑》2010,36(11):32-33
以安徽桐城市微派风格商业步行街设计为例,从地域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特色,延续地方人文精神,在繁华的商业氛围下塑造传统建筑意境。  相似文献   

5.
刘芳 《建筑与环境》2008,(6):138-142
本文以新疆地区小城市中的维吾尔族商业步行街为例,浅析了民居建筑,传统民俗,宗教文化对西部小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影响,并从地域文化,商业街的布局、建筑空间,景观环境设计等几方面对西部小城市步行街规划设计进行探讨。期望为设计赋有地域特点的城市商业街区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这些特色在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中进行再现。本文以银川文化城总体规划及商业步行街设计方案为例,从银川地域文化特色入手,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方式,以独具特色的现代建筑群落延续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关中小城市周至为研究对象,对周至云塔广场商业步行街区进行地域文化性的设计探索,提出适应于关中小城市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8.
温振新 《广东建材》2009,32(6):223-226
作为现代城市空间类型之一的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步行活动和商业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交流信息和娱乐休闲的中心场所。本文结合实例,对商业步行街的界面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明明  张蓉 《四川建筑》2014,(2):71-72,68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不仅满足于步行街购物场所的需求,而且还希望有一个精神享受的活动空间。文章以成都市红星路商业步行街为研究对象,运用场所精神理论,探讨如何营造商业步行街的场所精神,对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商业步行街使用者体验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商业步行街的景观特性,分析了商业步行街景观的体验功能,阐述了感官、行为、情感、叙事四种体验式设计手法在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中的应用,以期对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玮 《山西建筑》2014,40(30):26-28
介绍了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构思,对滨江步行街深化设计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应答模式,并对商业步行街建筑单体的设计形式与手法进行了研究,以提高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阳 《福建建筑》2011,(11):12-13
本文通过对北京前门大栅栏的商业步行街改造更新为例,对传统商业步行街的市场定位与设计要点之间进行了有机的联系,指出传统商业步行街的市场定位的重要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步行街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杜巧建  张爱东 《中外建筑》2014,(11):100-104
以实际项目——南漳县九州岛"梦回卢戎"民俗文化商业街的规划与设计为例,从项目的文化背景入手,介绍了区位环境及设计构思,以"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为主线,着重对本项目的内在文化结构与商业形态进行解析,并通过分析建筑特征、建筑与街道的组合方式来解析九州岛商业街的建筑形象和空间层次,归纳出民俗文化商业街的空间形态设计特征,以期为城市特色步行街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建设在国内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它改善了城市中心区购物、休闲、娱乐、交通等环境,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然而,纵观我国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在固"步"的同时却出现不少"自封"的问题,诸如商业化、平面化、类同化、片面化等等。本文通过对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涵义的界定和阐述,指出当前我国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内在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质量的改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反映城市文化窗口的商业步行街的建设也如火如荼。但商业步行街的建设面临千篇一律,重复抄袭等问题,如何塑造其地域性成为商业步行街建设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苏州观前街商业步行街的调查研究,对各种显性隐性要素分析整理,进而从抽象要素和具体要素2大方面尝试探讨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  相似文献   

16.
鄢然  彭重华 《山西建筑》2007,33(11):16-17
以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为指导,介绍了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历史沿革、功能定位与现状,并从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空间设计、植物的空间种植设计、交通组织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投入使用4年后的黄兴南路步行街在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对长沙市今后步行街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场所精神概念来自于古罗马,是建筑现象学的关键词汇之一,强调客观物质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的整体融合。在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过程中,引入场所精神的理念,将能得到当地与异地游客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吸收更多的客源,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应。基于杭州的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特色商业步行街的现状,本文将以杭州市三条特色商业步行街——清河坊街、信义坊商业步行街以及杭州中国丝绸城步行街为研究对象,结合商街动、静环境特征,深入分析与对比它们对人主观感受的影响,进而得出杭州市特色商业步行街场所精神塑造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张大千 《山西建筑》2010,36(28):24-25
以步行街为研究对象,从商业步行街的起源入手,分析了步行街发展阶段的特点,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结合行人的步行心理特征,探讨了如何创造步行街适宜、人性化的空间场所和满足人的场所归属感,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白宇甲 《福建建筑》2013,(6):111-113
根据大型商业综合体室内步行街的建筑特性和现行技术规范要求,分析总结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在设置室内步行街时存在的消防设计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同时,在现行规范对室内步行街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笔者建议采用性能化设计对室内步行街消防设计进行安全评估,从而更为全面、可靠的保障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20.
昆明南屏及东西寺商业步行街空间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冰  姜书纳 《山西建筑》2012,38(19):11-12
从街道的空间组成特色和街道功能出发,对南屏街、东西寺两个商业步行街作了系统比较,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两个街区的相同点和各自特色,从而为今后特色步行街的设计提供实例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