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岩浆侵入煤层时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导致煤的显微组分、煤级、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结构、工艺性质发生改变。不同的构造-热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接触变质产物。为从大分子结构尺度揭示不同类型接触变质煤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采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反射率测定、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方法,并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开展山西大同塔山矿区天然焦系列样品和湖南鲁塘矿区煤系石墨系列样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浅成岩体沿断裂侵入煤层后,热作用时间短,热封闭性差,属于高温低压条件,接触变质带窄,发育天然焦-热变煤序列;该系列处于碳化作用阶段,煤大分子结构以化学变化为主,芳构化作用和环聚合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富碳、去氢、脱氧。侧链和官能团等活性部位缺陷减少,芳香结构单元增长并导致芳层面内缺陷增加,芳香层片并未有序排列。区域性挤压构造背景下侵入的岩株、岩基等酸性、中酸性深成岩体,热量充足,热封闭性好,为高温高压条件,接触变质带宽度可超过1 km,发育石墨-半石墨-无烟煤变质序列;煤系石墨系列的化学成分成熟度高且变化小,大分子结构以物理变化为主,主要发生拼叠作用和秩理化作用。非定向的芳香层片在力...  相似文献   

2.
平庄煤田古山矿区辉绿岩侵入体发育,产出形态以岩床为主,岩墙次之,零星岩脉.辉绿岩对煤层的赋存、煤质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煤的变质作用以接触变质为主,深成变质次之.接触变质带可进一步划分为岩焦混杂带、天然焦带、焦化煤带、正常煤带.  相似文献   

3.
根据朱庄煤矿的地质资料论述了其地层含煤性,并对矿区的煤质情况进行了讨论,指出本矿井变质作用主要是深成变质作用和区域岩浆岩热变质。煤类以瘦煤、贫煤为主,无烟煤次之,少量天然焦。  相似文献   

4.
东周窑井田是大同煤田中生代火成岩侵入体最发育的区域,火成岩侵入煤层后形成了大量接触变质煤,对煤矿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样品煤岩学观测、煤芯煤质数据统计,研究井田内接触变质煤煤岩与煤质特征,提出了接触变质煤的分类指标,进而估算其资源量。结果表明:接触变质煤的宏观煤岩特征为光泽暗淡,致密坚硬,含较多碳酸盐矿物,显微煤岩特征为含较多各向异性的组分,镜质体反射率明显高于正常煤;接触变质煤具有灰分含量高,挥发分、发热量和硫含量较低的特征;接触变质煤可划分为热变煤和天然焦。经估算,井田内山4#煤层、太原组5#煤层接触变质煤的资源量分别为1 731万t和15 664万t。  相似文献   

5.
岩浆侵入煤系地层导致煤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天然焦,降低煤经济价值,增加自燃和瓦斯突出风险,改变煤层气赋存条件,还被认为是地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绝灭的重要触发因素。为揭示岩浆侵入过程煤结构的变化规律,文章从煤层宏观结构构造到微观显微组分,从原始沉积结构的变化到新形成的特征结构,全面系统论述了岩浆侵入对煤结构的影响。岩浆高温、侵位压力、热液流体等因素导致煤层结构构造和煤显微组分发生显著改变,发育微孔裂隙、脱挥发孔或囊状结构、各向同性焦、各向异性焦、热解碳、石墨球粒和焦化沥青质等。受岩浆侵入影响煤层煤结构的变化规律是确定接触变质晕范围和气体赋存条件的科学基础,在热变质煤资源的安全开采和综合利用方面亦具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煤田勘探区几年的施工,对硬、脆、碎煤层钻进掌握了一些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从1985—1987年连续三年施工,每年开动钻机2—3台,共竣工钻孔20个,总工作量达8959m。其中煤心采取率:1985年平均为89.39%;1986年平均82.80%;1987年平均为91.85%。一、煤层的基本情况某煤田含主要可采煤层3—4层,可采厚度1.5—2m,埋深175—635m。煤质因火成岩侵入影响,很不稳定:受侵入影响的煤质较硬,形成火成岩煤(天然焦)或煤和火成岩互层;未受影响的,俗称块煤和粉煤。钻进时,火成岩煤(天然焦)有的可钻成柱状,  相似文献   

7.
加压状态下对兖州、大屯、徐州3种煤进行了细煤粉脱水实验,考察了压力、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滤饼含水量的影响;测定了过滤速度和脱水效果,并与真空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压(0.35 ̄0.40MPa)操作对细粉煤的过滤脱水有较大促进作用,与真空操作(60 ̄55kPa)相比,上述3种煤的滤饼最终含水量从30.8%、30.4%、30.2%分别降到17.3%、16.5%、17.2%;操作时间也大  相似文献   

8.
胡善亭  杨起 《煤炭学报》1995,20(6):561-565
鸡西煤田由于多数地区受到异常古热流的影响,常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变质作用相互叠加,从而导致各区的煤化作用模式各不相同,比较复杂。根据鸡西煤田北部条带各区煤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和演化特征,结合构造和沉积演化史,对比较典型的煤化作用模式进行了分析。深成变质可以划分为持续沉积变质阶段、回返褶皱继续变质阶段和回返期后继续(停止)变质阶段,具有长期性发展和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根据岩浆侵入深度,区域岩浆热变质  相似文献   

9.
综放开采顶煤与支架耦合力学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实测、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和力学分析, 阐述了综放开采顶煤的受力特性和放顶煤液压支架的3 种工作方式, 认为垮落带与裂隙带顶板的接触条件、顶煤的残余强度和支架安全阀开启压力是影响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方式的3 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北中生代煤系岩脉发育特征与煤变质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慧  吴传荣 《煤炭学报》1995,20(2):218-223
西北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和煤变质特点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石英脉及方解石脉的发育特征与煤变质关系密切。煤变质程度越高,岩脉发育越好。中-高变质煤煤系石英脉的规模、产状、密度、空间组合、脉岩矿物包裹体均化温度等宏-微观特征,可以指示煤变质的热源体、热传播途径、古地温值、变质带分布规律、变质作用类型等;低变质煤煤系石英脉一般不发育。本文所论及岩脉规模较小,易被忽略。但这些岩脉是含煤盆地构造、地热、流体活动等  相似文献   

11.
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的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华  彭格林 《煤炭学报》1997,22(4):349-354
湘中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煤种单一,绝大部分为无烟煤,故以往有关其变质作用的研究较煤种多样化的龙潭组煤来说要少得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对研究区测水组煤镜质且反射率的系统测定和收集及煤的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煤级、煤变质分区、煤变质带展布、煤变质梯度、煤化学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煤盆地周缘印支-燕山运动期岩体的产热储热条件及埋深对煤变质程度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及与煤共生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12.
刘皓 《中州煤炭》2016,(3):126-128
通过对榆林低变质煤和其他炼焦煤基本性质的分析,将低变质煤配入炼焦煤炼焦,研究了低变质煤的配入量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变质煤配入量的增加,焦炭的各项性能均在降低,在低变质煤配入量为12%时,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能达到冶金焦三级标准的要求。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认为低变质煤的配入量为10%左右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双桦煤田煤变质特征及其演化,分析了影响煤变质的主要因素,估算了古地温,确认岩浆热变质是形成焦煤的主要作用形式,为在该煤田寻找焦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留设保护煤柱尺寸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留设保护煤柱留设尺寸受上覆岩层岩性、煤柱自身强度、采深、采厚以及煤层倾角等地质采矿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地质采矿条件,探讨了保护煤柱尺寸随开采深度、开采厚度及煤层倾角等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煤柱尺寸的计算公式。指出,在同一矿区,不同的开采深度、开采厚度及煤层倾角的条件下,留设的保护煤柱的尺寸并不是传统认为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从而为保护煤柱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冲击式采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煤作业方式-冲击式采煤。根据采煤工作面煤壁 受地压作用后煤体强度降低的特点,利用冲南叨具对煤壁进行冲击劈裂,在回采工艺上实现了冲击式落煤研究了冲击力与煤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初步确定了冲击式采煤的主要工艺参数。为研制和发行暗中式采煤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立杰  郭军 《中国矿业》2003,12(10):32-36
当今世界各国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产品、价格、技术、资源等个别或局部的竞争转向了以品牌为代表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品牌建设不仅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向文化管理跨越、实现管理层次战略性升级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实现企业战略扩张前提。品牌支撑,战略扩张,形象开路,文化先行,这是被许多世界级大企业的实践所证明的成功道路。本文从如何有效解决煤炭企业的发展,从技术、管理、资源等优势入手,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使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的知名度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讨论一种用水做介质,通过管道运输煤的方法。阐述了该种管道运输系统的各环节,如圆柱形煤的制造及注入管道的方法;圆柱形煤在管道中(管道里的水中)的运移方式;圆柱形煤在管道末端被还原成电厂燃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加入活性催化添加剂提高焦炭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40 kg试验焦炉的配合煤中加入沥青,特别是加入微量硼化物、稀土添加剂等活性催化剂的试验,初步证实加入活性催化剂可以明显提高焦炭强度。  相似文献   

19.
煤炭自燃及常用防灭火措施的阻燃机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杨胜强  张迎递 《煤炭学报》1998,23(6):620-624
根据煤体的大分子结构形式,探讨了煤在破压裂过程中和低温经过程中活性自由基团的生成以及煤的自燃机理;分析了煤的变质程度、浮煤堆放蓄热环境和漏风供氧对煤炭自然氧化的活性自由基链式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将活性自由基链式反应理论用于解释黄泥浆、喷洒灌注阻化链和注氮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