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粉末磷脂和卵磷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以大豆水化油脚为原料生产大豆粉末磷脂和卵 制品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选用。以丙酮和高效萃取,提高产品的纯度及质量,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为油脂加工厂提供一条创收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豆粉末磷脂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制取大豆粉末磷脂工艺常用丙酮萃取法,其影响因素包括萃取温度、时间、溶剂比和萃取次数。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20min、溶剂比10倍、萃取次数3次。  相似文献   

3.
优质大豆粉末磷脂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介绍以国产浓缩磷脂为原料生产优质大豆粉末磷脂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制定了新的质量标准,以满足保健品厂和药厂对磷脂产品的要求。对工艺流程中关键部位及独创设计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干燥大豆粉末磷脂.设计大豆粉末磷脂干燥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确定大豆粉末磷脂微波真空干燥的工艺参数范围,优化干燥工艺条件.在温度为60℃,微波功率为80 mA(255 W),干燥时间为20 min时,大豆粉末磷脂产品的干燥百分率为51.69%,大豆粉末磷脂中的丙酮不溶物为98.5%.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建立了以乙醇溶液为溶剂的单溶剂体系脱糖方法。考察了脱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脱糖温度、料液比、脱糖时间、脱糖次数对脱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脱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脱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脱糖温度30℃、料液比1∶8、脱糖时间50 min、脱糖次数1次。在最佳条件下,大豆粉末磷脂脱糖率达90.64%。采用HPLC对所得糖类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主要是由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组成,含量分别为11.87%、8.84%、75.16%。这3种糖与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一致。  相似文献   

6.
大豆粉末磷脂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立春 《食品科技》2006,31(8):81-83
在粉末磷脂的生产工艺中,浓缩前进行毛油过滤与油脚离心分离的操作,浓缩后浸洗前进行一次烘干除水以及浓缩烘干工段注意真空度与温度的控制,对粉末磷脂的质量与得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大豆粉末磷脂储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源对过氧化值的影响较大,对酸价升高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荧光灯、紫外灯、白炽灯。在避光条件下储藏60h,过氧化值和酸价( 以KOH 计) 分别为21.10mmol/kg 和38.83mg/g。同时研究了相同光线条件下不同包装材料对大豆粉末磷脂的影响,结果表明,避光性能越好的材料,对大豆粉末磷脂的过氧化值影响越小,保存效果由好至差依次为:铝箔膜>复合薄膜>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用铝箔膜包装的大豆粉末磷脂在荧光灯照射下,60h 后其过氧化值达到21.18mmol/kg。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机陶瓷膜微滤工艺除去饲料级浓缩磷脂溶液中的杂质,得到含杂量低的食品级浓缩磷脂。选择孔径1.2μm的膜在微滤压力0.15MPa、微滤温度50℃和料液比1∶4(W/V)下过滤磷脂溶液,一次微滤得率为82.3%。用二次微滤工艺,浓缩磷脂得率可以提高到92.5%,得到的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的主要指标都达到美国同类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乙醇-正己烷双溶剂体系对大豆磷脂中肌醇磷脂进行分离。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在乙醇浓度为55%、无水乙酸钠的量为0.05g,正己烷用量为20mL,乙醇用量为30mL,10.00g大豆混合磷脂中肌醇磷脂的含量可以从26.00%提高到73.89%。并对双溶剂体系的分离度进行测定,在此条件下,分离度可达18.1。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几种重要商品改性大豆磷脂应用状况,并对改性大豆磷脂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大豆磷脂改性及其改性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介绍几种重要大豆磷脂改性技术并对其技术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及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是一种理想的多用途天然原料,具有十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简述了大豆磷脂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置换色谱法分离纯化了大豆磷脂,研究表明: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置换剂选择10%乙醇胺、流速0.5 mL/min、上样量为110 mg,在此置换条件下,获得的PE、PC、PI含量可进一步富集,分别为从52.9%、8.7%、30%增长至78.8%、45.3%、84%,其回收率分别为48.4%、81.6%、65.9%。  相似文献   

15.
《食品工业科技》2013,(05):244-246
通过对单一包埋剂和复合包埋剂分别对大豆粉末油脂包埋效果的研究,优选出包埋效果好的包埋剂并通过包埋剂的复配提高了包埋效果,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大豆粉末油脂的最优配方为:大豆一级油50%,酪蛋白酸钠2.5%,变性淀粉2.5%,乳化剂2.0%(单甘酯0.6%、糖酯1.4%)、麦芽糊精42.5%,加水配制物料浓度为40%,在该配方和工艺条件生产的大豆粉末油脂包埋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6.
以低PC含量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磷脂脱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30℃、时间为70 min、V(正己烷)∶V(乙醇)为1∶2、乙醇体积分数为50%、萃取次数为2次,此时脱糖率为89.7%,粗糖中糖的含量为89.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的糖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糖为水苏糖、蔗糖、棉籽糖,其含量分别为71.1%、17.3%、6.6%。  相似文献   

17.
我国豆粉与豆奶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剑秋 《中国油脂》2004,29(6):33-36
根据国内外有关信息资料及实际研发生产情况,对我国的冲调豆粉与液体豆奶在产品分类、功能特性、产业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地叙述.并对技术应用、产品研发和应用领域作了说明,指出了豆粉与豆奶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表明了创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