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一个基于工作流技术的OA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系统需求分析方法有数据流图法等,但对于基于工作流的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不适合,笔者运用工作流图法,以系统中流转的文书为主线,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需求,接着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最后应用于忻州地区的税务稽查系统的OA模块设计中,开发出相关的应用软件,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办公自动化室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系统,本文通过研究OA系统中工作流的应用,描述了工作流的建模及运行控制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并从实际运用角度探究了OA系统中工作流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对工作流做了一定的研究,并把JBPM工作流管理系统应用于OA系统中.JBPM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图形化流程设计使得工作流设计能快速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系统需求分析方法有数据流图法等,但对于基于工作流的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不适合,笔者运用工作流图法,以系统中流转的文书为主线,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需求,接着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最后应用于忻州地区的税务稽查系统的OA模块设计中,开发出相关的应用软件,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颖 《电子工程师》2008,34(11):38-41
WFM(工作流模型)和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都包含角色空间和任务空间两个组件,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出工作流框架下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TRBAC)。分析了工作流中的任务空间和RBAC模型中的权限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任务空间的状态。解决了OA(办分自动化)系统层次空间上多个角色参与的协同工作流状态的判断和转移状况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黄秀国  王戟 《电子学报》2005,33(B12):2498-2502
工作流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优化、管理、集成和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作为分布式的应用平台,工作流管理系统任务处理能力即吞吐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已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成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广泛应用的严重障碍.本文研究了工作流系统的协作方式和负载平衡技术,定义了工作流系统的负载因子,给出了一个分布式协作工作流系统模型,并结合业务流程逻辑,提出了分布式协作工作流系统负载平衡调度算法.实验表明该分布式协作工作流系统有效地扩展了单个工作流系统的吞吐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ML建模是工作流建模的一种重要方法,过程建模又是工作流建模的核心和基础。本文给出一个工作流元模型的定义、扩展了UML中活动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明确区分工作流系统内部活动的执行和外部因素的参与,使模型在建立阶段的过程定义与运行阶段的过程控制更一致。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作流技术的发展,工作流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通过与数字校园业务系统相结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来说,数字校园主要通过构建工作流系统的方式引入工作流技术。数字校园工作流系统能够实现对校园业务流程的管理,提高校园办公效率。该文针对数字校园业务的特点,设计了工作流系统的整体结构,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运转。通过在数字校园构建工作流系统,能够使业务流程在多个不同的部门或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从整体上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9.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工作流管理模型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成 《信息技术》2005,29(5):102-104
对工作流定义、工作流系统组成、如何设计和实施工作流系统做了详细的介绍,给出了一个设计和实施工作流系统的参考模型,论述了三类组件的功能和实施技术。  相似文献   

10.
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工作流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标准工作流参考模型,为工作流系统开发和研究提出一个基本框图,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的实现可能、实现模式与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工作流技术,分析传统工作流模型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改变的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流程动态修改的工作流,主要实现了过程模型的动态修改。针对请假流程,用Petri网建模,实现对其进行动态修改,并利用经典Petri网的遍历树算法对迁移后实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最后展示了动态工作流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孙静  杜庆伟 《电子科技》2014,27(1):134-138
在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工作流参考模型中,工作流引擎是参考模型的核心,是任务调度器和资源分配器。文中将FSM(有限状态机)的理念应用于引擎,设计了一个工作流引擎,详细描述了工作流参考模型、有限状态机模型、引擎的调度以及3层B/S模式。最后,采用 J2EE 技术对工作流引擎进行了实现,并成功地将工作流引擎在某企业运维系统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个支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元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瑞志  史美林 《电子学报》2002,30(Z1):2052-2056
支持动态可变和灵活的工作流系统是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工作流系统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工作流建模思想必须加以改进以适应这种可动态变化的工作流运行模式.本文结合传统工作流的建模规律和动态变化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动态变化的三维空间元模型,将由过程模型、组织模型和信息模型组成的三维工作流模型从建模和运行变化的角度重新考虑,增加了对过程、活动、活动属性和组织模型的动态特性描述和操作协议描述,可以使在这个元模型之上的工作流模型具备人机交互能力和动态灵活性.元模型在工作流的建立阶段力求将动态特性进行描述和定义,在执行阶段可以在已定义的动态框架内变化,既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又使系统对动态变化具备可控操作.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企业工作流模型将流程定义和实现都放在部署着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上,对软件产品的升级、管理和对第三方产品的集成造成了相当的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OA的企业工作流模型,让工作流引擎通过调用WEB服务来完成客户定义的工作流的实例化,可以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一条由局部到整体,阶段化实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型分布式系统工作流具有动态、分布、松散耦合特点。系统在维护工作流正常运行同时,还能根据实时情况分析,对工作流进行在线进化,从而构造更优流模型。对原工作流定义进行了可行替换集扩展,并给出了兼顾组合预算、任务时限以及服务信用等各因数的综合评分函数,对XML标准流日志进行在线应用挖掘,由管理Agent对工作流重新配置,实现流中变迁的替换、归并和分裂等进化操作,使其保持综合评分最优,为虚拟企业工作流管理提供进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统的工作流网不能满足网格动态性的要求,及其无法体现数据流的不足,提出一种可行的扩展型工作流网(EWFN)的网格工作流模型.该模型适应网格动态变化特点和应用处理需求,并且既能表示出控制流,又能表示出数据流.使用实例表明采用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工作流系统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支持过程定义的动态可变,探讨工作流在过程方面发生动态修改的分类,分析重启、继续执行、迁移等多种动态修改策略的优缺点,重点研究了迁移策略的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策略的动态工作流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加载数据表中的过程定义信息,并根据反射机制动态创建相应的工作流对象及其方法。然后设计了一种迁移策略执行算法,根据迁移规则XML配置文件,动态完成运行时的旧工作流到新工作流的转换,从而提高了工作流系统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8.
庞善臣 《电子学报》2012,40(8):1497-1502
资源约束是工作流正确实施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工作流系统的资源建模及模型正确性验证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基于Petri网和工作流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系统的形式化建模和分析技术,定义了资源空间(RS)、资源子网、资源工作流网和资源工作流网完整性(soundness)的概念,建立了资源调用视图以及Petri网影射模型,得到了资源工作流网保持完整性判定的一个充要条件.该方法将系统资源建模和过程建模合成到一个模型中,解决了工作流系统资源和过程分别建模给系统的正确性验证带来的困难,为工作流系统资源状态的可视化和进行有效的系统验证提供了模型依据.给出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Agent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当前,大多数工作流管理系统都是独立地管理单个工作流,而忽视了工作流之间的资源约束关系,基于agent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基于 agent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系统配置、工作流执行的动态调度以及多 agent 系统的组织和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作流的电信企业应用集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华  吴时霖 《通信学报》2005,26(4):105-111
基于工作流的动态企业应用集成架构有利于应用重用和灵活的企业流程再造,它支持异种工作流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它基于子工作流任务模型和多层动态状态转换模型,为框架定义了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工作流引擎、适配器、服务接口元数据库和XML消息。以电信企业电话订单管理流程为例,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