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4.
根据最近(2008.10.10)举行的第十届国际磁铁氧体会议(ICF10)和第十三届全国磁学会议(2008.10.31)资料,以及近两年有关专业会议文献等,综合报导了GHz用六角铁氧体和铁氧体复合材料研究国内外近期动态。 相似文献
5.
选择不同设计成分与不同平均粒度的合金粉末,应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烧结Nd-Fe-B永磁材料样品,分析了烧结过程.粉末粒度以及有效稀土含量对材料取向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323 K、1353 K和1383 K时,随着烧结保温时间的延长,材料取向度有着明显提高的趋势;有效稀土含量高或者合金粉末粒度大,皆不利于Nd-Fe-B永磁材料取向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7.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钛酸钡/聚偏氟乙烯(BT/PVDF)复合材料,研究了BT粒度分布及含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电气强度、储能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粒径BT,双粒径BT共同填充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且协同作用在两种粒径的BT等质量比时表现最为显著.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热稳定性提升,介质损耗因数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当BT质量分数为60%,两种粒径BT的质量比为5:5时,复合材料在100 Hz的介电常数达到46.5,是纯PVDF的5倍;其储能密度与极化强度分别为0.18 J/cm3和0.0119 C/m2,相比纯PVDF分别提高了176%和310%.热失重5%的分解温度达到478.4℃,分别比S-BT和L-BT单独填充的PVDF基复合材料提高了1.3℃和30.3℃.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简要介绍了氧化铁粒度测试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及马尔文Mastersizer2000型激光衍射粒度仪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应用该仪器测试氧化铁红粒度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经实际测试结果对比,证明对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思路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干法生产永磁铁氧体中粉料平均粒度与关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各向同性材料,在一定粒度范围内,颗粒平均粒度对磁性能影响不大,但平均粒度越小,产品收缩率越大;对各向异性材料,粉料平均粒度越小,产品的磁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3.
从污秽颗粒粒径角度出发,测试分析了镍厂(金属)、化工厂两种典型粉尘污染源下绝缘子表面污秽粒径特征,并通过建立污秽颗粒沉积模型,研究了污秽颗粒粒径对积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化工厂地区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平均粒径仅为6.67μm,而镍厂地区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平均粒径可达24.5μm;污秽颗粒粒径在20~30μm沉积率最大,因此镍厂区域内绝缘子表面积污严重;基于污秽颗粒沉积模型所得的仿真结果能够与现场积污现象互相印证,从而解释了污秽颗粒粒径对绝缘子积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铁氧体预烧粉料的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对比研究了砂磨及球磨工艺对铁氧体粉料颗料形态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电子探针EDAX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的砂磨使掏氧体成分中Fe含量大大增加,这将会影响铁氧体的原始成份,进而影响铁氧体的电磁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光阻法原理的微粒检测中光电脉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对基于光阻法原理的微粒检测中光电脉冲做了较为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对光电脉冲幅度的实验研究,验证了光阻法理论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并指出光电脉冲的宽度特性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测指标,同时文章最后给出了光电脉冲的理想波形。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粒度分别为15、116、264μm的AgSn合金粉体对预氧化组织的影响,并比较了15μm和264μm粉体经预氧化挤压后的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粉体粒度为15μm时,氧化主要发生在颗粒边缘,随着粒度增加,颗粒周围形成了氧化层,甚至出现了氧化物聚集;15μm粉体挤压后氧化物颗粒分布均匀,而264μm雾化粉挤压后存在明显的氧化物富集区和贫氧化物区,导致后者的硬度、延伸率略低于前者;较大粒度的AgSn粉体(116μm和264μm)出现氧化层的原因是氧化物膜层松动或开裂,氧化层中出现了合金成分,反应又进入快速反应阶段,形成了一层氧化物层。 相似文献
17.
粒度对石灰石分解动力学影响的热重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粒度对石灰石分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结果差别较大,因此采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和单个扫描速率法相结合的动力学方法作进一步研究。通过对5种不同粒径的石灰石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粒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Avrami-Erofeev方程控制的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模型为石灰石分解的最概然机制函数,因此该方法是可行的和可信的,也说明动力学方法的选择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煤粉粒度对煤粉燃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煤粉粒度在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比较各个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并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计算的结果对深化认识粒度对于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从而在锅炉的实际运行中采用合理的煤粉粒度,提高锅炉燃烧的效率,节约能源。结果表明煤粉粒度为60μm,对于电站锅炉燃烧和传热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