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勇  丁明武 《化学试剂》2003,25(6):347-349
研究了应用烯基膦亚胺与芳基异氰酸酯、醇的串联aza-Wittig反应合成2—烷氧基—3芳基—5—苯基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的新方法。探讨了反应进行的条件和产物的波谱性质,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生成的环化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对这些新型杂环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AIEtCl_2—CH_2=CH—CH_2Cl体系进行了镍系顺-1,4聚丁二烯的环化研究。讨论了催化剂组成、配比、母胶浓度等对环化反应的影响。对产物性能、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3.
孙勇  丁明武 《化学试剂》2003,25(5):285-287,304
氯乙酸乙酯和叠氮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产物α-叠氮基乙酸乙酯与苯甲醛缩合得到α-叠氮基苯基亚甲基乙酸乙酯,此缩合产物与三苯基膦的Staudinger反应制得的α-乙酯基苯基亚甲基膦亚胺,再与烷基异氰酸曹、硫化钠/冰醋酸发生三组分串联aza—Wittig反应,合成出标题化合物。探讨了反应进行的条件和产物的波谱性质,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生成的环化产物均为新的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二乙烯三胺(DETA)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1—脂肪酰胺乙基—2—烷基咪唑啉的机理,认为携水剂的存在,使该反应的酰胺化和环化过程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经过系统的研究,得到了2,6-二氯-5-氟-3-氰基吡啶的优惠合成工艺。在2,6-二羟基-5-氟-3-氰基吡啶/五氯化磷/催化剂/三氯氧磷为1.0mol/4~4.5mol/8~15ml/800~1000ml投料比下,回流反应3~4小时,脱去三氯氧磷后,直接水解,其产物收率为70~80%。同时,本文提供了产物的红外、质谱、1HNMR港及13CN-MR谱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催化剂,对以异丁醛(Ⅱ)和1,2-丙二醇(Ⅲ)为原料合成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I)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O4^2—/TiO2-MoO3是合成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异丁醛):n(1,2-丙二醇)=1:1.3,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上述条件下,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2.5%。  相似文献   

7.
交替共聚聚乙丙交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倩  虞鑫 《塑料工业》2003,31(5):5-6,12
以氯乙酸、DL—乳酸为原料,经酯化、环化和开环聚合合成了交替共聚聚乙丙交酯(Alt—PLCA),并用红外光谱和^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时间5-6h、温度105℃时,可获得O—氯乙酰-DL-乳酸,且收率较高;采用Na2CO3作催化剂,改变操作条件,可使单体收率达50%;单体与催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000、聚合温度为140℃时,可使PLCA的数均摩尔质量(Mn)达到10^4g/mol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4,5-二甲氧基-2-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化、氯化和取代反应合成了4-哌嗪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3),其结构经1H NMR及MS(APCI)表征。分别对中间体1、2和产物3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优化合成路线下,目标化合物3的总收率为61%。  相似文献   

9.
秦国平  郭锡坤谌宁 《精细化工》2003,20(6):352-354,360
制备了SO4^2—改性硅锆双组分交联蒙脱土固体酸催化剂(SO4^2—/SiZrM),用于水杨酸(C7H6O3)和正丁醇(C4H10O)的酯化反应,与传统酯化反应催化剂浓硫酸、磷钨酸、硫酸铁铵以及其他单组分交联剂交联的蒙脱土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相比,SO4^2—/SiZrM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带水剂的选择、酸酵量比[n(C7H6O3):n(C4H10O)]、催化剂用量[w(SO4^2—/SiZrM)]、反应时间(t)、反应温度(θ)对催化合成水杨酸正丁酯(C11H14O3)的影响,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折光率、红外光谱分析。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C4H10O为带水剂、n(C7H6O3):n(C4H10O)=1:1.65、催化剂占酸投料质量的百分比为w(SO4^2—/SiZrM)=6.5%、t=6h、θ=120~135℃,水杨酸的转化率可达88.22%,产物中w(C11H14O3)>99.9%。  相似文献   

10.
沈之芹 《化学世界》2002,43(4):208-210
以2-戊酮和草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Claisen缩合,环化,甲基化和皂化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3-正丙基-5-羟基-1-甲基吡唑3。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为四步法,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两种新的合成路线,即三步法和两步法,其收率均高于四步法,高出27.0%。  相似文献   

11.
林启君 《化学试剂》1992,14(3):191-191
1-氰基环丙烷-1-羧酸乙酯是药物合成及优良植物生长调节剂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重要中间体。产物未经纯化不能用于其他合成反应。其合成方法已有报道,大多采用氰基乙酸乙酯与1,2-二溴乙烷进行环化反应来合成。文献报道的产物折光率远低于纯化合物的折光率(n_D~(19) 1.4445)。而产物的纯化极为困难,至今尚无可行的方法。例如,醇钠法得到的产物虽经正丁胺处理,折光率仅为 n_D~(20) 1.4380。作者曾用质子磁共振、气相色谱等3种方法证实其纯度仅为78%。用碳酸钾-DM F法时溶剂 DMF 与产物无法通过蒸馏分离。用碳酸钾-DMSO 法所得产物  相似文献   

12.
陈兵兵  解鹤  康建 《化学世界》2020,61(1):57-60
以2, 4, 6-三羟基苯乙酮和柠檬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环化、羟醛缩合和催化加氢合成四种单萜类查尔酮;关键步骤2, 4, 6-三羟基苯乙酮和柠檬醛是在吡啶的催化下经过电子环化、质子迁移及Diels-Alder反应合成天然产物desbenzylidenerubramin (1),中间体1合成一种天然产物产物rubraine (2~5),其结构经~1H NMR和HREIMS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主要原料,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了油酸咪唑啉中间体。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酰胺化时间、酰胺化温度以及环化温度对合成产物缓蚀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合成条件为:油酸与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1.2,酰胺化温度为160℃,酰胺化时间为3 h,环化温度为220℃,环化时间为4 h。合成的油酸咪唑啉缓蚀率达到86.64%。  相似文献   

14.
抗倒酯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敏  王晓钟  戴立言  陈英奇 《农药》2006,45(8):535-536,539
由马来酸二乙酯和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环化、酯化和重排4步反应合成了农药抗倒酯,确定了各步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总收率为50.4%,并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AlEt2Cl-C6H5CH2Cl体系成功地对聚异戊二烯、聚了二烯、聚氯丁二烯3种1,3—双烯聚合物进行了环化,并对环化过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全生物降解PBS新型扩链剂BOZ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草酸二乙酯、乙醇胺、二氯亚砜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能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增黏,改善其加工性能的新型扩链剂2,2’-双(2-噁唑啉)(BOZ)。探讨了工艺条件对产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胺与草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3:1,二氯亚砜与N,N’-二羟乙基草酰胺摩尔比为3:1,NaOH乙醇溶液浓度为2mol/L,消除反应温度为80℃时所得BOZ产率最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1621.55cm^-1和1119.36cm^-1处存在-C=N-和C—O-C的伸展振动峰,在918.68cm^-1处存在五元杂环的振动峰,证明合成的产物含噁唑啉环结构。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中存在-N=C-C=N-共轭双键结构,元素分析进一步证明合成产物为BOZ。通过X-射线衍射和DSC分析知BOZ为单斜晶系,熔点为210℃。对PBS的扩链研究发现扩链后PBS特性黏度由0.698dL/g增加到1.125dL/g,羧值含量从56mol/10^6g降到20mol/10^6g,表明该扩链剂对PBS具有良好的扩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种不同的途径合成了4-(5-甲醛基-2-噻吩基)-7-(2-噻吩基)[2,1,3]苯并噻二唑。研究结果表明,DMF/POCl3体系较n—BuLi/DMF体系产率更高。改变两种合成途径的反应条件,或用单醛化产物进一步醛化,均未发现二醛取代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了褪黑素,鉴定了产物结构,合成收率达35.6%,纯度99.1%。对中间产物2-羧乙酯基-3-(2-邻苯二甲酰亚胺乙基)-5-甲氧基-吲哚的环化反应过程进行了机理研究,为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勇  丁明武 《化学世界》2003,44(12):644-647
应用烯基膦亚胺1与芳基异氰酸酯、醇的串联aza-Witting反应,合成了2-烷氧基-5-苯基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3。对影响环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20~70℃和1~4h下3a~3f的收率为35%~58%。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探讨了新型环化产物的波谱性质,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对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3a活性最好,在50mg/L浓度时,对苹果轮纹菌的抑制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微波促进下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经酰化和环化反应合成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操作简便。在微波辐射下,以BF3·Et2O为催化剂,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发生酰化,80℃下反应15 min,以85.7%~91.3%的收率得到中间产物N-[4-甲基-2-(2-芳基乙酰基)苯基]乙酰胺;中间产物在叔丁醇钠/叔丁醇存在下进行环化,微波辐射下回流反应20 min,得到目标产物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收率89.2%~94.3%。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