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基于GIS技术平台对合肥市2004年航片进行目视判读,将研究区域内的景观要素类型分为8类,并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在统计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合肥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现状;据此提出,保护中心城区的城市森林,发展外围城市森林,运用乔木及乔灌木结合的种植设计,构筑城市森林体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池州市城区道路交通网络数据为数据基础,选取道路密度、道路服务指数和路网连接度3个指标,构建池州市交通网络通达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池州市城区道路网络的通达性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池州市城区道路交通网络通达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和部分学校周围的通达性较好,研究结果对池州市城区道路网络的优化和扩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出了空间分析技术评价城市土壤污染的技术路线并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数据处 理方法、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各指标的权重设定,借助GIS软件Arcview的空间分析模 块,编程实现了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土壤污染的评价。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及近郊区土壤污染进行了评 价,结果表明,空间分析技术是一种在可视化条件下对城市土壤污染进行评价分析的有效方法,评价结果真实 可信。  相似文献   

4.
城区经济发展效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质量。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四个中心城市的城区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用决策单元在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对城区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中心城市城区经济整体发展效率较高,但外延式发展特征明显;城区财政支出相对比较合理;处于经济发展非DEA有效的城区,部分城区投入存在冗余,而产出都存在不同程度不足。最后,提出区域中心城市城区经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高密度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对于PM2.5浓度与O3浓度的尺度效应,分析西安市高密度城区范围,选取边界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面积加权形状指数(SHAPE_AM)和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N)共4个景观格局指数衡量绿地景观格局,爬取2020—2021年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大气监测数据,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多尺度下高密度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对PM2.5和O3的时空分布特征、绿地景观格局特征和PM2.5浓度、O3浓度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多尺度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景观格局在夏季对于PM2.5浓度、在春季对于O3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在高密度城区内较小尺度的绿地上优化景观格局对PM2.5与O3浓度影响更有效.由此提出的绿地优化策略可为城市高密度城区多尺度绿地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武汉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为例,分析研究武汉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阐述了评价原则与体系、信息流程的概念设计、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评价模型概念设计等4个方面的内容.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从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GIS技术相结合,探索了定量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城市中心模型、可达性模型、引力模型研究苏北中心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苏北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淮安市建成苏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区位优势仍低于徐州市;淮安市的区域可达性高于苏北另一个中心城市——徐州市。淮安市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优势与劣势并存,淮安市要真正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必须树立地理中心意识,尽快构建苏北交通中心平台、苏北文化中心平台、苏北物流中心平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哈尔滨市不同年代时相的LandsatTM/ETM+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地面亮温反演、正规化和等级划分等处理,研究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和温度场空间分布规律,进而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的分布范围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道外区和铁路沿线区域是热岛效应的主要分布地带;地面亮温等级分布图表明,市区地面亮温发生以下转变:特高温-高温-中温,热岛效应区域由集中走向分散,且有所缓解;植被和水体区域的地表亮温较低,其边缘亮温更低.对市区热岛效应的动态分析,可为监测城市化进程和城区的扩展以及城市热环境质量评价和地面热源调查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川滇地区城市地震风险变化,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并采用以景观指数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分析方法,获取川滇地区2000~2010年城市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再结合研究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数据,采用地震风险时空变化识别方法,分别计算川滇地区2000年与2010年地震风险指数,并以区县为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数码城市GIS(CCGIS)的特点和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根据当前数码城市GIS的发展趋势,对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该研究围绕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的表达、获取、处理、组织管理、可视化与传播等方面,目前已成为摄影、遥感、GIS、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环境等学科中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以2014年阜阳主城区绿地系统现状图为基础,通过实地勘察,运用景观生态学的5个景观生态指数对阜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阜阳市的绿地率为31.2%,绿化覆盖率为35.8%,未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但绿地面积和斑块分布不均衡;各城区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差异较明显;各绿地系统斑块类型差异大,绿地系统结构不合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建议,为后期阜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将淮安建设成苏北腹地中心城市这一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淮安城市经济数据的分析,建立中心城市辐射力影响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考察城市的辐射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引入断裂点模型,对淮安建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作出了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王爱  付伟  张强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22,30(2):46-51,57
基层医疗设施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单元,对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 韧性城市的重要保障。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 GIS 核密度、欧式距离等空间分析方法探析基层医疗设 施的空间格局,并提出其优化布局的规划路径。研究显示:①基层医疗设施空间分布格局总体表现为一环 内集聚、外围梯度递减的“中心—边缘”特征;② 5 分钟生活圈范围内有药店、诊所的小区比例为 44.46%、 34.59%,15 分钟生活圈范围内有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的小区比例为 55.6%;③可达性较高的地区多分布于老城区, 这些地区交通可达性较好,人口分布密集,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④基于设施生活圈的覆盖标准,新增相应 的医疗设施可有效提升其服务范围,进一步夯实城市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东京六本木新城公共空间作用为案例分析出发,研究现代城市中心商业中心在高强度开发背景下,通过设计发挥其内部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中的职能,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休闲活动的载体,以此达到提高商业中心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淄博市高新区城市部件调查数据处理为例,依托南方CASS 7.1、Access 2003数据库和Mapinfo7.0数据处理平台,研究了应用GIS技术处理城市部件调查数据的主要流程,包括调查数据上点与初步检查,部件地理编码,部件位置描述信息和单元格编码的自动提取,部件自动分类等内容;实践证明该数据处理方法大大加快了城市部件数据入库之前的数据处理效率,提高了入库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米级高分辨SAR能够提取城市更细致的细节信息,特别是结合InSAR技术,能够获取个体建筑的三维信息和其他信息。国内城区中分布着大量的高层建筑,因此在大城市和城镇中心的城市规划中,获取高层建筑的三维信息非常重要。该文首先分析高层建筑在分米级InSAR中的投影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干涉相位图中的高层建筑特性,通过建筑检测、墙体提取和三维参数估计的逐层处理方法,实现基于InSAR干涉缠绕相位的城市场景高层建筑的三维信息重建。并采用机载N-SAR系统录取的城市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经过20多年持续发展,已进入城市规划管理、监测和评价分析的实际应用阶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建立良好基础数据获取机制,以统一标准进行数据提交与使用等措施与方法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以莆田市绶溪公园为例,从景观要素和景观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城市生态公园视觉环境质量的影响.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采用SBE法和SD法对莆田市绶溪公园的视觉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建立了视觉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最后利用评价模型对景观质量与景观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景观要素中评价者对色彩鲜艳、植被覆盖率高、水体面积大且清澈、视野开阔、道路曲径通幽、建筑精巧的园林景观认可度最高; 在景观特征中协调性、生命力、愉悦感、新奇度、吸引力、美感对景观质量影响较大,其中协调性对景观质量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黄山市及中心城区的产业变迁、城市建设等数据,指出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政策支持、区位优势等推动的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中心城区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产业调整还促进了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建设用地逐渐替代其他用地.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以旅游主导的城市商业发展,加速了城市土地等级差异的形成,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基于ENVI-met的校园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热环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研究城市热环境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可以为热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观的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为定量分析绿化设施对室外近地面温度的影响,文章在利用无人机航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ENVI-met对研究区域建立实际和无植被2种方案并进行热环境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能快速获取研究区正射影像和高精度三维信息,用ENVI-met建模更加灵活,且成本更低;结果与实测的相关系数0.9且均方根误差(RMSE)达0.6℃,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应研究区温度的分布情况;植被和草坪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无植被情况研究区高温区(36℃)面积增加34%,表征人体热反应(冷热感)的评价指标PMV4.5的面积增加17%;在垂直方向上,植被对近地面的降温效应可伸展至1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