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根本目的 ,如何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就成为高等学校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一、教学管理与高校素质教育当前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已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除了提高全体学生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之外 ,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因为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创业的专业人才。有人把大学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和普通教育…  相似文献   

2.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课程,对接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等重要工作岗位。在新工科背景下,本课程教学要求在讲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工程项目和多课程融通,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创新应用等综合能力。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对实践、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不足。此外本课程与工装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等系列课程关联度很大,但存在知识间的脱节和交叉重复讲授问题。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其系列课程融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构建出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更多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以高等专科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广泛合作的前提下,构建了以车间式教学、校企合作订单班、卓越工程师为载体的新型个性化人才培育模式。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置了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通过AHK东北国际认证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高了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健全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推动高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群科研技术创新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成了高校的迫切任务。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工程实践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础,工程实践教育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密不可分,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通过分析南昌航空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焊接专业在联合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交替式产学合作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训练同步进行"的工程实践教育新模式,以实现工程实践教育4年不断线;通过构建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结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16~18日"2016智能装备与绿色创新发展论坛"在山东潍坊举行,会议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潍坊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山东省3D打印暨先进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承办。会议邀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单忠德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教授、哈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竞赛作为机械产品命题式设计的创新实践实例,分析了高校机械专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命题式创新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情况,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结论。  相似文献   

7.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思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人才 ,是 2 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要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就必须构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尤其是创新课程设计体系 ,全面实施自主性教学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逐步形成多元化激励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深入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美高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高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中美高校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了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异同.在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国内高校要结合国情积极探索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做到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更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焊接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焊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焊接专业方向与新材料科学、电力电子和先进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紧密相关,具有极强的交叉学科特点。在高校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跨学科创新型教学新方法,将创新型焊接领域研究贯穿于日常学习、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采取启发式教学、研究型学习以及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握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和学生创新计划来丰富培养教育手段,着力进行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多样性训练教学新方法的研究,接受实践效果的检验并进行相关调整,完善焊接专业方向现代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跨学科培养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会展大国的行列.以应用型为特征的会展专业人才市场日渐趋盛,高校会展教育空前高涨.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迫在眉睫.本文对我国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模块式"课程设计、"开放式"师资建设、"体验式"教学组织、"全程式"职业导航四个方面的内容.这是针对我国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的,是可供各高校参考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从哈佛大学创新教育谈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面向 2 1世纪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已成为热门话题和重要任务 ,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 ,大胆借鉴国外高校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着重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哈佛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经验 ,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就确立创新教育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等方面 ,谈些我们的认识。一、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高校中的成功典范 ,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 ,且有远见卓识 ,创新开拓精神的人 ,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引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对于实施高校创新教育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却缺乏应有的探讨和研究.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种种误区,对其进行分析和澄清,将有利于深化对高校创新教育的认识,推动创新教育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侯贤州 《模具制造》2023,(10):106-108+111
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进行各类学科比赛,不但可以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从中选拔出一批具备优秀发展前途的拔尖自主创新人才,所以重视学科竞赛来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学科竞赛的特点和优点出发,探寻现阶段机械类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模具行业发展状况和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现状出发,探索了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三型"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旨在与广大院校加强探讨和交流,共同为我国模具行业未来发展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教育成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培养大学生所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是当前实践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试从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高校教育成本的特性,并规范其构成,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走向科学化、实证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教育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引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对于实施高校创新教育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却缺乏应有的探讨和研究。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种种误区,以其进行分析和澄清,将有利于深化对高校创新教育的认识,推动创新教育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被公认为是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偏软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被广为诟病,人才培养的规格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目前一些高校在经管类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出现重"量"不重"质"现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个别培养,轻合作交流;重指导式教学,轻启发式教学等四个方面成为影响经管类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针对现行经管类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从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合作交流,创造开放学习氛围;重能力培养,提高创新研究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改革构想,从而将建构主义理论更好地融入经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以改善并提升经管类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创新素质培养要有良好的运作机制与管理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科技创新基础;加强实践教育环节;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工程训练中心围绕铸造工艺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改革实践,包括金属熔炼工艺、金属型铸造工艺和消失模铸造工艺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铸造工艺实训平台的创建,新型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师资能力提升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哈工大基础学部"大一年度项目计划"以及院、校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为对工科第二课堂的重要补充,对于培养和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可或缺。本文以指导哈工大材料学学生参加"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例,从教师设置课题、学生主动选题、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得到锻炼和参加创新项目得到的收获,来剖析不同阶段的项目对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