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王红梅  刘华平 《电声技术》2014,38(11):53-56
先介绍虚拟低音算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算法,Maxx Bass算法和EVB Phase Vocoder算法。并给出了基于VB Phase Vocoder方法设计的虚拟低音增强系统,并对虚拟低音增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虚拟低音增强系统能产生较为浑厚饱满的低音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产生虚拟低音的VB Phase Vocoder算法,阐述了其频谱确定方法在处理密集频谱时的不足。针对此情况引入了基于复解析带通滤波器的复调制细化频谱分析,通过对低频段的细化处理,提高了频谱确定单元的处理精度。实验证明该做法能有效改善虚拟低音的音色,其低音响度也与真实音频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张斌  方勇  黄青华  刘华平 《信号处理》2016,32(10):1220-122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源分离理论的虚拟低音增强算法。文章分析了传统虚拟低音增强算法的处理过程,发现对声源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处理效果不统一,对最终的低音增强效果影响很大。所以结合声源分离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虚拟低音增强算法,在低音增强前对声源进行瞬态稳态成分分离处理,可以减小失真并提高低音增强效果。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虚拟低音增强算法,本文所提算法所耗时间更短,并且低音效果和音质也更好,对虚拟低音增强技术的推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经典的虚拟低音增强技术的时域算法存在比较明显的非线性失真.对基于非线性器件的虚拟低音增强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引入自适应格型陷波滤波器进行频率追踪,并改进了传统的谐波产生方法.Rnonlin客观模型与隐藏参考和基准的多刺激法(multistimuli with the hidden reference and anchor,MUSHRA)主观听音实验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时域虚拟低音增强算法音质明显得到改善,低音感知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虚拟低音技术针对扬声器低频重放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其建立在“虚拟音高”理论基础上,将扬声器输入信号在不能重放的低频部分利用其高次谐波成分在听感上虚拟出基频音高.考虑到小型扬声器频带窄、失真大等特性,在虚拟低音的相位声码器算法基础上,用二阶求导的方式对频谱低频峰值进行取点,对不同频段生成不同的谐波个数,简化幅度控制,提出适合于小型扬声器的低音谐波生成模块优化算法并实现.主观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增强低音效果的同时也能保证较好的整体音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消费电子类产品中扬声器体积小型化所导致的低频重放能力有限、动态范围较小、频响曲线不佳、声场过窄等问题,开发了iSurround音效增强算法,包括扬声器均衡、图示均衡器、立体声增强、虚拟低音、动态范围压缩和自动音量控制等.在Windows平台上以虚拟声卡的形式实现该算法,最后运用主观听音实验的方法,证明了iSurround音效增强算法在低音表现力、声场宽度、空间环绕感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同时,也与目前主流音效算法就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了目前DHT网络中基于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的负载平衡算法,根据节点间间距的分布概率,建立了基于虚拟服务器的DHT网络负载分布数学模型,详细分析和计算了DHT网络中单虚拟服务器问题(SVSP)发生的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服务器拆分的负载平衡算法(VSSLBA),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与算法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二维虚拟ESPRIT算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全  魏急波  熊辉  雍玲 《信号处理》2001,17(3):247-251
本文通过构造出一特殊阵元阵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二维ESPRIT算法--二维虚拟ESPRIT算法.它具有计算量极低、估计效果好、子阵列要求低等优点,并且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可以适用于各种情况,使得本文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文中提出了有服务质量保证的虚拟链路的选取模型,服务网的虚拟链路的选择QoS因素主要包括虚拟链路的生存能力和虚拟链路的路由代价等因素,通过对服务网各参数的分析建立了P2P服务网络虚拟链路的选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的蚁群求解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张群良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1):142-144
主要对自适应虚拟队列(AVQ)算法、动态阈值(DT)算法以及队列长度阈值(QLT)分组调度算法等异同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描述,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各个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AVQ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原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分服务的功能。基本上保持了原算法的优点,即具有低时延、低分组丢失率和高链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多带激励声码器(MBE)是目前理想的语音编码方案之一,他的核心参数是基音周期,分析过程采用ABS方法,提高了语音参数提取的准确性,可在噪声环境中合成出自然度和可懂度很高的语音。针对其基音搜索算法计算量过大的缺点,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中心偏离函数计算法,该方法先对原始语音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原始语音谱,再针对各个基音候选值确定其相应于原始语音谱的予带划分,通过对比每个划分的中心偏离量,可以确定最佳基音周期;其次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倍频消除算法,通过简单的循环计算,可以消除倍频现象;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不仅大大降低了原算法的计算量,而且保持了他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迟欣  范俊玲  夏萌  韩中波 《电声技术》2020,(1):67-69,80
现代声学产品由于物理尺寸的限制,在低频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虚拟低音的方法,可以诱发人脑从各个谐波中感知到基频,极大地提升了人对低频的主观感受。非线性设备(Nonlinear Device,NLD)是基于时域的一种主流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NLD会产生不同的谐波特性,其中基于ATSR(Arc-Tangent and Squire Root)方法可以同时产生奇次和偶次谐波,但谐波比例与输入信号幅值相关,通过在ATSR方法前增加动态处理模块可以进行有效的谐波成分控制,实现了对不同幅值输入信号低音增强的灵活控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的语音编码算法研究集中在参数编码以及混合编码方式,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是基于语音产生模型的编码方法,而线性预测分析技术则是这2种编码算法的基础。讨论LPC线性预测分析技术,主要分析了LPC 10算法的编解码过程,并且通过Matlab仿真,实现了一个简化的LPC 10声码器模型,通过对比重建语音和原始语音研究分析该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激光器的相位噪声会严重影响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的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迫零算法与自消除算法相结合的新颖相位噪声补偿算法。该算法利用导频信息,通过迫零算法将每个OFDM符号的相位噪声补偿到较小的范围内,再通过自消除算法进一步补偿相位噪声。仿真结果表明,与迫零算法相比,该补偿算法不但能有效补偿相位噪声,也能补偿部分加性高斯白噪声,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降低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郭婧  黄家才 《光电技术应用》2011,26(6):25-27,38
红外热成像系统的输出图像非均匀性比较明显,成像模糊,因此研究针对红外图像的锐化增强算法,具有比较重大的意义。一种新的红外图像组合边缘算法在软件仿真上的有效性已经探讨过,在此基础上,对算法稍作改进,重点探讨该算法在硬件实时图像锐化增强上的有效性。为此,设计FPGA+SRAM的硬件结构,探讨该算法在硬件系统上的实现方法,分...  相似文献   

16.
邵明省  董银平 《电视技术》2012,36(13):56-59
针对图像增强的特点,提出改进混合蛙跳算法。首先对混合蛙跳的更新采用自适应的阈值选择策略,并对每只蛙的目标函数值赋予一定的概率分布,增加了得到更优蛙的机会;接着在混沌系统下,随机产生混沌序列,将混沌变量映射到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中,混合蛙跳可以遍历整个区间,这样得到群体最优位置;最后采用Beta函数实现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对图像增强效果明显,清晰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改进自动色彩均衡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色彩均衡算法模拟人眼视觉特性对图像进行增强,效果突出,但其缺点在于计算负荷较大,速度性能较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动色彩均衡快速算法,将多层卷积技术与自动色彩均衡算法结合,同时将全局信息与局部信息融合,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速度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解决了之前自动色彩均衡快速算法的"中性灰"问题,能快速有效地对高动态彩色图像进行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系统吞吐量对指数规则(EXP-rule)调度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指数规则(WEXP-rule)算法根据各移动用户收发信道质量和业务传输的QoS要求动态调整各用户的业务传输优先级,确定下行共享信道的调度方案。并给出该算法的简化形式SWEXP-rule。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调度算法相比,SWEXP-rule算法在数据包传输时延受限的条件下具有无线信道利用率高、实现复杂度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