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15(3):265-26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根据 2 0 0 2年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 ,我部组织黑龙江、湖南、浙江、贵州、重庆、河北、天津、山东、广东、上海、安徽等省市对市售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抗生素残留、色素、甜蜜素、防腐剂、氯丙醇含量情况等开展了专项检查。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抽检情况(一 )食品添加剂1 糖果、蜜饯中色素和甜蜜素使用抽检情况对市售的 5 5种产品进行了检测 ,依据GB 2 76 0— 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判定 ,合格 5 2种 ,合格率 94 5 %。不合格的产品有 :(1)标识为潮安县宏泰记食品有…  相似文献   

2.
蜜饯食品中铝污染水平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蜜饯食品中铝污染情况,为今后有目的地开展监督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市场上销售蜜饯进行抽样检测,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法对蜜饯食品进行铝元素分析测试,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抽样送检30批次的市售蜜饯食品中,蜜饯铝检出率为86.7%,含量最高值为236mg/kg,超过100mg/kg的有7批次,占23.3%。结论:蜜饯食品的铝污染问题不可小视,建议建立相关标准,纳入日常监管。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区焙烤食品的生产企业量多面广,特别是中小企业遍布城乡各地。对浙江省焙烤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随机抽样,并按照国家食药总局规定要求,对其所使用食品添加剂进行了检测和判定。结果显示,焙烤食品合格率为98.6%;防腐剂、甜味剂和着色剂超标率分别为0.92%,0.23%和0.23%,说明浙江全省焙烤食品总体情况较好,个别产品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行业动态     
近日 ,卫生部公布了 2 0 0 2年第二次全国范围的食品抽检情况 ,结果表明 ,我国食品的安全情况已有很大改善 ,而且在添加剂使用、食品合格种类和合格率上都有明显进步。本次抽检的食品和项目包括糖果、蜜饯中的色素和甜蜜素使用量 ;果冻、糕点、面包、酱腌菜中防腐剂使用量 ;面粉中过氧化苯酰使用量 ;乳品中抗生素残留 ;蔬菜中农药残留 ;酱油中氯丙醇 ;粮食中黄曲霉素等。对抽检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 ,本次抽检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有了三大进步。一是合格率高。在本次抽检的产品中 ,糖果蜜饯类合格率达 94 5 % ;果冻、糕点、面包、酱腌菜类…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了解市售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情况,2004—2005年对193份饮料、蜜饯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进行了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蜂胶作为一种纯天然食品防霉防腐保鲜剂应用于蜜饯产品加工中,替代化学防腐荆苯甲酸钠.方法:选择0.05%~0.2%的蜂胶应用于蜜饯奈李产品加工中,同时与常规用量0.05%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对比.结果:0.05%蜂胶产品组抑茵效果优于0.05%苯甲酸钠组.加入0.05%~0.2%蜂胶对蜜饯奈李产品中霉菌及细菌繁殖体有较好的抑茵作用,而且对产品风味及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了解蜜饯食品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残留情况及评估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深圳流通市场抽检的572件蜜饯产品(包括地瓜果脯类51件,其他蜜饯521件)进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有80.40%的地瓜果脯样本使用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护色防腐,另有3.07%的其他蜜饯超范围使用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特别是地瓜类果脯呈现EDTA高检出率的特点。从蜜饯食品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风险评估结果得出,目前深圳各年龄段人群对来源于地瓜果脯和其他蜜饯中EDTA暴露水平均处于安全范围,依据乙二胺四乙酸二钠ADI值推算的最大蜜饯摄入量远高于人民日常消费摄入量,风险较小,但仍需控制儿童青少年及育龄女性对此类食品的摄入。该研究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食品添加剂在蜜饯(凉果)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饯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休闲食品,本文对食品添加剂在蜜饯(凉果)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蜜饯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志明 《福建轻纺》2013,(10):27-32
传统工艺生产的果脯蜜饯产品,常存在糖分过高,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超标和杂质多、口感差等质量问题.应用臭氧减茵、真空连续渗糖和密封式玻璃房晒干结合微波干燥工艺等集成新技术,可生产出高品质蜜饯产品.  相似文献   

10.
佛手蜜饯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糖醇,配以药食两用的罗汉果等原料提取液,以及果胚针孔技术、蒸汽加湿蜜饯干燥、防褐变技术、高温及真空渗料等多项蜜饯加工新技术,生产出既不含传统食品添加剂,又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和具有功能性的新一代佛手蜜饯产品。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太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原市2010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情况及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及金属元素的超标情况。方法选择当地居民的主要购买点进行随机采样,共采集8类540份食品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共采集230份食品样品,进行金属元素和食品添加剂监测。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致病菌、金属元素、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率为10.37%,金属元素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率为9.09%。不同包装、不同零售点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零售点金属元素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太原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率和金属元素及食品添加剂超标率均较高,尤其是散装食品和集贸市场上流通的食品,须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2011年流通领域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含量等情况。方法:采集水产品、食用植物油等60类流通领域食品,样品送南通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按国标方法进行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以及农药兽药残留的检测。结果:监测2176份食品样品,合格样品2053份,总体合格率为94.3%,其中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最低,为32.6%;菌落总数超标检出率为2.99%、无机砷超标检出率为1.18%、甜味剂超标检出率6.67%、三唑磷检出率为4.5%、孔雀石绿检出率为0.13%。结论:南通市流通领域食品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因子为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超标、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等;高风险食品主要为非发酵性豆制品、熟肉制品等;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监测合格率低于商场超市;散装食品监测合格率低于定型包装食品。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为建立预警机制、部署监管工作、构筑长效监管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山东省市场监管管理局(包括原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分析山东省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寻找食品安全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 方法 下载并汇总2019年度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示数据和结果,并对抽检食品类别及不合格检验项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 结果 2019年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累计发布47期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在共抽检的27429批次食品中检出不合格食品535批次,整体食品抽检合格率98.05%。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超标、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超标、理化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不合格率相对较高的前6个食品类别为油炸面制品、餐饮食品、蔬菜、水产品、冷冻饮品、水产制品。 结论 2019年度山东省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微生物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监督抽检可以基本全面掌握山东省食品安全总体情况,为山东省下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向提供数据依据;而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又可以向公众发出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加强全社会共同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对保障山东省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0-2005年广东省食品化学污染物网络监测与危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掌握广东省主要食品中化学污染的现状。方法自2000年起每年分上下半年在全省各监测网点抽检各类食品,开展农药残留、金属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霉菌毒素等80多项化学污染物监测工作。结果连续6年的监测共获得43976个检验数据。对照相关标准,广东省主要食物中铅、镉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1·6%和89·6%,其中皮蛋、蔬菜中铅含量以及虾蛄、干食用菌、猪肾脏和大米中镉含量的合格率较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10·0%和8·6%,与10年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氯氰菊酯在各类蔬菜中的检出率为21·7%~31·8%,表明近年拟除虫菊酯农药的使用较普遍。部分加工食品中甜味剂、防腐剂超标情况严重,其中陈皮、话梅等蜜饯中甜蜜素超标率为44·4%,酱菜中糖精钠、甜蜜素、山梨酸、苯甲酸的超标率均较高。熟肉制品中违规添加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较普遍。散装酱油中的氯丙醇检出量很高。结论县镇农贸市场销售的加工食品化学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部分食品中铅镉污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解浙江省食品铅镉的污染水平状况,2004年对9个监测点14大类1836份食品中铅和1757份食品中镉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结果:铅含量范围在0.005—13.8mg/kg;浙江省食品铅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有1696份。占92,6%。符合CAC标准的有1498份,合格率为91.45%。铅含量较高的食品为茶叶、皮蛋、海水软体类、猪肉,平均值分别是1.64、0.98、0.39、0,34mg/kg。食品中镉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有1464份,合格率为88.0%,符合CAC标准的样品有1468份,合格率为91,5%。镉含量范围在0.001—17.41mg/kg,含量较高的食品是猪肾、海水软体类、海产鱼、海水甲壳类,平均含量为1.56、1.01、0.59、0.49mg/kg。浙江省茶叶、皮蛋、猪肉受铅污染,海产品、猪肾受镉污染较重,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常熟市市场上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和咖啡因6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情况。方法 2017~2018年采集常熟市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街头饮料铺采集各类饮料,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苯甲酸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3.3%、10%、10%、6.7%、20%,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3.3%, 蛋白饮料超标率为6.7%; 山梨酸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0%、18%、16.7%、10%、33.3%,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10%, 蛋白饮料超标率为3.3%; 糖精钠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类饮料中均未检出; 安赛蜜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1.7%、10%、0%、20%、40%,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20%; 甜蜜素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16.7%、6.7%; 咖啡因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3%、0%、40%、100%、0%,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25%。结论 常熟市市场上销售的饮料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老百姓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4—2011年甘肃省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特征,为减少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省2004—2011年所报告的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1年共报告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32起,中毒人数672人,死亡52人,病死率为7.74%。报告事件高峰在6—10月,其中8月份报告最多;中毒场所以家庭最多,占总起数的75.00%;中毒原因以化学性食物中毒为主,占总起数的27.68%,且化学性食物中毒死亡人数也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65.38%。结论:化学类和有毒植物类食物中毒是甘肃省较大级别食物中毒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广东省酒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 抽取2018 年在广东省内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的酒样样本577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常见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进行监测。结果 广东省酒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总超标率为4.68% (27/577)。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的超标率分别为4.50% (15/333)、5.02% (11/219)和4.00% (1/25)。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污染情况较多。结论 广东省酒类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 应继续加强监督管理, 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云南省市售新鲜蔬菜重金属铅污染的总体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2012~2016年在云南省15个州市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云南当地居民消费量较大的时令蔬菜, 全省共采集产地为云南本省产的样品1907份, 按国家统一的方法检测, 并分析新鲜蔬菜铅污染状况。结果 共监测新鲜蔬菜8大类, 1907件样品, 铅检出率为56.42%, 超标率为6.97%。铅平均检测值、P50值均低于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结果显示本调查中新鲜蔬菜铅超标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产地为红河、楚雄、文山、曲靖4个地区, 超标率分别为15.22%、11.29%、11.02%、9.32%; 新鲜蔬菜铅超标率高于平均水平的类别为茎类、瓜菜类、块根块茎类、鳞茎类蔬菜, 超标率分别为15.14%、8.64%、7.72%、7.59%。结论 云南省新鲜蔬菜铅总体污染水平较低, 但存在一定的地域和类别污染水平较高的情况, 建议改善蔬菜种植地周边环境, 根据污染状况和蔬菜的富集情况的不同, 可以进行选择性种植, 建议不宜大量、长期食用个别蔬菜, 食品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三七花、三七须根中丙环唑、噁霜灵、腈菌唑、醚菌酯、腐霉利、多菌灵、嘧霉胺、苯醚甲环唑、甲霜灵9种杀菌剂污染状况。方法 按照《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中样品采集要求, 在云南8个地区采集62个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多菌灵、嘧霉胺、苯醚甲环唑、甲霜灵进行检测及国家标准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对丙环唑、噁霜灵、腈菌唑、醚菌酯、腐霉利进行检测。结果 9种杀菌剂中, 苯醚甲环唑、嘧霉胺、甲霜灵、多菌灵超标率较高, 分别为16.1%, 14.0%, 12.9%, 4.84%。丙环唑、噁霜灵、腐霉利超标率为3.23%, 腈菌唑、醚菌酯未超标。结论 云南地区三七花、三七须根中杀菌剂污染超标率较高, 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