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住宅》2012,(7):38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规模快速扩张、人口急剧膨胀引发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但经过多年的治理,一些大城市在经济规模继续增长的同时在某些方面较好地  相似文献   

2.
《中州建设》2012,(20):52-54
我国根据国情,确定了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住,主要是以市区户籍非农业人口规模来划分。小城市指的是20万人口以下的设市城市,中等城市是20到50万人,50万到100万是大城市,超过100万叫特大城市。2010年底,我国共有设市城市657个,其中,特大城市63个,大城市94个,中等城市239个,小城市261个。中小城市合计为500个。  相似文献   

3.
在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采用城市位序—规模模型和基尼系数对近期广西城镇规划分步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1997~2008年间,广西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增长较快,大城市的规模增长较快,中等城市的规模增长较慢,小城市增长不显著,特大城市没有增长;(2)广西城镇体系经历了位次型—首位型分布模式,城市首位度升高,但其间有波动;(3)广西城镇体系呈现平行的增长态势,城市体系中各种规模的城市增长率大体相似,城市规模分布保持相对稳定;(4)广西城镇体系呈现不均匀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极化现象比较明显,城市规模的形成与演变大体遵循"低水平均衡→极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和当代中国大城市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球化和有关经济理论研究的框架下,对当前中国城市体系运作中大城市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评价和解释。基于最新的人口和经济的统计数据,本文对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的增长和集聚、外商直接投资及提供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描述。结论是,大城市相对于小城市来说仍然拥有发展的优势,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大环境的变化,要站在城市层面进行思考 UED: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您觉得国内的大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维思平在这一年当中又取得了哪些显著的发展? 吴钢:大环境是有变化的,中央施行限购政策,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建设活动从一二线城市逐渐住三四线城市转移。我认为一方面这是一件好事,它表明政府现在不仅关注大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在关注小城市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担心如果我们不转变建设思路和城市发展思路,可能会对三四线城市的开发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正>记者: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城市这种大规模人口密集区均被视作传染病快速蔓延的传染源和疫区,以至出现据此控制城市规模的观点。请问今后是否需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石晓冬:城市规模与基础设施、城市产出分别呈次线性和超线性关系,城市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只需要增加0.85倍的基础设施,而产出却增加1.15倍。增长的城市产出不仅包括财富和创新,也包括更高的犯罪率和传染病率,这是规模带来的不可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一下日本城市化的一般特征。从不同城市规模的人口平均增长率来看.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后的人口移动逐渐趋于稳定.各种规模的城市人口增长率都趋于减小(见图1)。另外,5~20万人等级的城市人口增长率较高,但这些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周围快速成长的结果,如果要分析自立性城市化的话应该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典型国际大城市在城市产业分布、就业与人口聚集方面的一般规律及特征,揭示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人口规模、产业分布与劳动力就业分布关系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将会根据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不断调整,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需求变化促进就业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由此城市人口流动及规模相应发生变化,国际大城市人口总量规模及其增长也将随之变动直至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9.
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对策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必要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能不能控制、该不该控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首先从行政控制、产业置换和空间疏导3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城市采取的主要人口调控对策进行梳理,发现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进而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不应该控制进行追问,发现理论层面并不对大城市人口规模构成绝对约束。最后,回归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人口规模调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众多手段之一、城乡差距是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及构建人口发展的"环境-经济-公正"分析框架等建议,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编者絮语     
城镇化如今是一个空前热门的话题 ,它不只是一种经济现象、社会过程 ,还肩负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 ,有时甚至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不少人看来 ,城镇化就是城镇人口的增长 ,于是 ,小城市人口要翻番 ,中等城市要跻身大城市之列 ,而大城市则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努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行政区划调整 ,扩大市区范围 ,实现城市人口的跨越式增长。曾几何时 ,当国家实行严格的城市户籍控制措施 ,限制城市规模的时候 ,曾经出现过一批统计数字上的中等城市 ,其人口规模连续几年徘徊在大城市的门槛内。其实 ,明眼人都知道 ,如今这…  相似文献   

11.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形成完善的城市体系,有效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和带动小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催生哺育了一批中等城市,特别是自1983年以来,全国不少地区实行了市管县的新体制,对中等城市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城市管理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与先进大城市的管理水平相比,我国中等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城市、城市病及再认识 大城市是现代工业的载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观世界城市发展,虽然各国由于政治制度不同,国情不同,采取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同,但是“大城市超先发展”是许多国家走的一条共同道路。如日本在高速增长的五六十年代,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总人口的增长率为1.l倍。目前,日本50万人口  相似文献   

13.
徐大陆  陈吾 《中国园林》1993,9(1):60-63
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所在地区范围内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发挥着该地区范围中心城市的作用。“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小城市处于“发展”的态势。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农村商品经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广大农村的关系更加密切。小城市是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三大差别的缩小,对商品生产和流通,控制大城市规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地图上看,深圳是一个小城市,面积只有1991km2;但深圳又是一个大城市,去年GDP达11502亿元,实际管理人口达14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深圳城市之“小”之“大”的矛盾,只能靠城市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新世纪应该有一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这个抓手,能够使我们经济社会上一个大台阶。城镇化战略看着简单,实际上我觉得内涵非常丰富,一定要抓住中国特色这个关键。/城镇化的三个意义城镇化的概念是从国外传过来的,简单来说,就是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所以本质就是农民进城。过去认为修了几条路,弄几条管道就是城镇化,这个认识不准确。当然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有关系,跟房地产也有关系,但是仅仅是房地产,仅仅是城市建设,不是城镇化。我认为城镇化就等于城市化。有一些学者认为城镇化就是建设小城镇,有的认为城市化就是建设大城市,这都不准确,都不全面。这两个是相等的关系,就是一回事,只不过是表述不同。城镇化率怎么计算?就是城市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就是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不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为如果没有城市人口增加,那么城市规模搞的再大,也不能提高。所以说,城镇化就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别的城镇化。城镇化水平是现代化的标志。因为城镇化率越高,表明你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全球化和有关经济理论研究的框架下,对当前中国城市体系运作中大城市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评价和解释。基于最新的人口和经济的统计数据,本文对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的增长和集聚、外商直接投资及提供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描述。结论是,大城市相对于小城市来说仍然拥有发展的优势,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标准的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反映了城市发育的基本特征,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传统研究多采用户籍城区非农业人口数据,忽视人口流动,存在统计偏差。普查数据中城区人口的统计口径接近城市实体概念,应成为今后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指标。基于统计口径校正后的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区人口数据,运用集中度和贡献率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大中小城市人口规模变化不协调,大城市数量少,但规模比重大、增速快、增长贡献率高,中小城市数量众多,但规模比重小、增速相对缓慢、贡献率较低,提高中小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应当成为今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规模等级变化活跃,晋级、晋档城市的城市建设跟进和降档城市的人口收缩问题应当得到关注;分省尺度下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省份城市规模提升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城市政策制定应考虑不同类型省份的城市规模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陈有川 《城市规划》2003,27(4):33-36,94
通过对导致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时代背景性因素、发展代价性因素和体制缺陷性因素的深入分析 ,指出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主要是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大城市日益凸显的主体地位的必然反映 ,也是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所付出的必然性代价。但是 ,也存在由发展观念、体制、法规等方面的缺陷而导致的“虚胀”。然后 ,针对造成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原因的特点 ,从发展思路、土地供给模式、规划工作重点和体制法规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问:你认为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今天中国城市发展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格局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与此同时,北京的大城市病也日渐突出,体现在环境、人口、交通等诸多方面。习总书记在北京调研之后,强调城市的发展要注重顶层设计,城市的空间格局是关乎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向的大问题,我们应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视角重新审视北京的城市空间格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