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旭 《广东建材》2008,(3):116-120
岭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建筑文化,受到大量的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在岭南建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各个时期不断深化。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在西方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并存的萌芽时期,在把西方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岭南建筑风格的融合发展的兴盛时期和在建国以后至今融合了西方先进建筑文化使岭南建筑成为更富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岭南建筑的系统成形及鼎盛时期岭南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充分肯定了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徽派建筑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徽派建筑的理念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建筑和文化的发展。将徽派建筑的理念与与现代建筑技术有机融合,有利于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民族特色建筑。  相似文献   

3.
龚静  谭富微  邹祖绪 《山西建筑》2005,31(21):20-21
建筑是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反映,介绍了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所起的巨大影响和作用,揭示了中国人固有的审美意识,以此开创出属于中国人的建筑之路.  相似文献   

4.
叶芬 《城市建筑》2014,(8):288-288
中国传统建筑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也随之形成。建筑艺术体现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水平,使其在继承中成长。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在外来建筑的影响下保留自己的风格并且合理的运用,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日本当代建筑在世界建筑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并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符号,这是日本几代建筑师不懈努力探索的结果,其形成过程受到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民族精神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精致、轻盈、纯粹、朴素、单纯的民族趣味对建筑构成形式的影响;“自然”即“空间的、行为的”传统建筑空间理念对当代建筑行为的影响;有灵与枯寂的民族理想对都市建筑环境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是当代日本建筑创作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建筑摄影的目的往往是记录性或阐释性的,拍摄者一方面须了解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结构,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表现建筑的空间造型和空间意境尤为重要。 一.空间造型的表现 1.选择拍摄位置 在拍摄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有哪些部分应该包括在构图范围之内,以便选择最能体现建筑空间造型和空间层次的重要部分拍摄。建筑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建筑的设计,在拍摄建筑照片时应把环境充分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板式建筑构成的通风廊道对风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本文以既有的风洞实验为基础,采用单一因素的建筑夹角变化构建典型建筑通风廊道模型,形成0°到180°共12个模拟工况。采用精细的六面体网格实施数值模拟,考虑计算域的水平均匀性和网格无关性并进行实验验证。结论表明风环境变化规律与建筑迎风面积变化显著相关;认为建筑角隅风是廊道中高风速的主要组成部分,上游位置角隅风大导致扩张型廊道的最大风速较汇聚型大;15°和30°2个工况在整个通道内K值小于1,无文丘里效应。同时,文章依据通风廊道的风速分布分析结果为建筑和规划领域提供了指导性的布局依据。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城市建筑》2013,(19):11-11
数字建筑设计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建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新建筑,我们相信在数字技术影响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建筑正在形成。《城市建筑》杂志对于数字新建筑的形成.无疑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萧山欢潭务本堂为例,对其建筑构件及其装饰特征进行分类归纳,阐述了浙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特征。总结清末民初浙北传统民居建筑在时代与地区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融汇性、教化性、多样性的风格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丰富浙北传统民居装饰构件及其艺术特征研究内容,探索对浙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4,(4)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设计师忽略城市的本土性格,容易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所以如何运用建筑文化改善城市特色危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延续地域建筑文化、维持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现代城市尤为重要。本文以沈阳地域性建筑为例,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把沈阳地域性建筑分为五个时期:满清时期、日伪时期、民国时期、革命时期、工业时期来分别解析沈阳建筑地域性文化的表达,以期为解析同类型城市的建筑地域性文化做铺垫。  相似文献   

11.
住宅通风     
通风是影响住宅居住品质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对于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建筑的能耗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中,都对建筑通风相当重视,特别是我国传统的民居设计,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其建筑形式和布局都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的设计,形成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高密度、工业化住宅建筑的大量建造,通风不良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如何解决好现代住宅的自然通风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城市建筑的发展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东北城镇具有寒地性、边疆性、资源性、工业性、铁路主导性和文化融合性等基本特色,而城市中的建筑与建筑群则具有阳光院落、规整外廓、实体墙面、坡式屋顶、偏暖色调、公共空间室内化和地下空间利用等共性特征。东北城市建筑的特色是由于其处于中华文化边缘区所必然形成的混交文化在城市建筑文化中的反映。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筑特色建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特别强调增强文化个性与魅力,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比较之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窗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英 《山西建筑》2009,35(14):48-50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户功能性、装饰性和变化形式及其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分析,并和西方传统建筑窗式比较,发现和西方建筑窗户的细节有诸多差异,其中体现了渊源不同的深远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清晰的认识民族、地域的差异对传统建筑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筑平面布局和朝向对室内通风都有极大的影响,合理的建筑设计可增强室内自然通风,使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着重从建筑平面布局和朝向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建筑布局、建筑平面、室内设计细节以及来流入射角对室内通风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民居作为地区文化及生活的集中体现,具有明确的地域标识性,而村庄内建筑大多为村民自建,由于受施工、材料及建设时间不同的影响,导致其随意性及差异性较大,未能形成统一的风貌,显得较为凌乱、衰败.在长期实践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类型化、模式化的技术策略,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对村庄建筑进行整治,建立设计到施工之间的桥梁,提升整治的效率,以形成建筑与环境相映成趣的村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的多样以及众多民族在各地区分布的多样,由此产生了多种类型的民居建筑,并将地区性和民族性蕴含其中,形成了其后聚落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建构文脉。尽管民族建筑与地区建筑在有些地区互为典型建造,但细分下来,二者的建构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且在聚落、建筑和细部三个层面对规划设计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5,(8)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地域性建筑是区域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丰富了环境的变化,使其更适宜于人们居住生活。而地标性建筑是近些年的产物,在全球化发展至今,无数的新鲜事物一涌而入,使得人们应接不暇,一些地标性的建筑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甚至不符合区域建筑的格局,在未来这个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地域性建筑必须要与世界接轨,使其兼容并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献殿是庙宇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庙宇内献享空间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影响,但在学界缺乏对献殿系统的研究。该文以山西庙宇建筑中献殿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究庙宇建筑中献殿这一特殊单体建筑的发展规律,分析了献殿在庙宇建筑中的空间布局规律以及对庙宇空间形态的影响,同时对理解传统祭祀建筑的演变过程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长沙城市的发展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历了数重波折后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影响城市发展变迁的众多因素当中,工业建筑对长沙城市格局的影响起到较大的作用。本文对长沙开埠前后至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建筑的发展进行调研,探索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格局的影响,为当前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龙卫飞 《广州建筑》2023,(5):129-132
建筑气候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适用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广州地区的建筑气候进行研究,通过建筑的遮阳、隔热、防排水等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尽可能提高广州地区建筑的舒适性。建筑气候适用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和实际案例研究等。建筑气候适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理环境、建筑热舒适性、建筑节能等方面。本文结合广州地区传统建筑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典型案例,加上新技术、新设备等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舒适性、降低了建筑的能耗,为广州地区建筑的现代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