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喷砂预处理与离子氮碳氧硫复合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厉  杨再强  韩西 《金属热处理》2013,38(2):112-115
按照不同共渗工艺参数,分别对38CrMoAl钢试样进行喷砂预处理离子氮碳氧硫共渗复合处理和离子氮碳氧硫共渗处理.结果表明,喷砂预处理离子氮碳氧硫共渗复合工艺有利于缩短共渗时间和降低共渗温度;在相同的共渗介质与共渗参数下,喷砂预处理离子氮碳氧硫共渗复合处理的表面硬度可达913 HV0.2,渗层厚度大约为0.33 mm,比离子氮碳氧硫共渗分别增加了35%和43%;经喷砂预处理离子氮碳氧硫共渗复合处理后耐腐蚀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林峰  腾清泉  刘洪涛  梅坚 《热处理》2005,20(1):35-39
开发了一种新的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使用温度为460℃~520℃。对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所获渗层的金相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570℃盐浴氮碳共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以35钢为材料,研究了添加直流电场盐浴碳氮共渗技术。该技术在碳氮共渗盐浴中通过在被渗样品间施加合适参数的直流电场予以实现。分析了渗层的显微组织及白亮层厚度,测量了渗层硬度沿层深的分布,并进行了物相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场可以显著提高碳氮共渗速度;在碳氮共渗温度575℃,保温50 min,添加强度为7.5 V的直流电场时,白亮层厚度可以达到18.4μm,约是常规盐浴碳氮共渗获得白亮层厚度的两倍;电场快速盐浴碳氮共渗后试样表面硬度达到730 HV0.01;同时对电场快速盐浴碳氮共渗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高耐蚀盐浴氮碳共渗加后氧化及低温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耐中性盐雾试验600 h,大批量生产的工件耐盐雾试验150 h以上的盐浴氮碳共渗加后氧化新技术.研究了一种使用温度为460~520℃的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分析了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所获渗层的金相组织及硬度.与传统的570℃处理的盐浴氮碳共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为广大热处理企业提供了两种新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Q235钢的离子氮碳共渗-低温盐浴渗铬工艺,。试验表明,Q235钢经离子氮碳共渗-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后,表层可获得氮碳铬化合物和氮碳为化合物的复合渗层。该复合渗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明显提高Q235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对粮机压辊在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方面进行了改进,并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电子天平等设备对共渗层进行了组织、硬度、耐腐蚀性分析。与38CrMoAl钢氮化处理相比,20CrMnTi钢碳氮共渗处理得到了硬度与层深的适当配合.取得了模具成本降低50%、经济效益提高7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比了球墨铸铁曲轴经正火加气体氮碳共渗及正火后盐浴硫氮碳共渗的抗疲劳性及耐磨性。曲轴的平面弯曲疲劳及台架耐久试验表明:两种低温化学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曲轴比正火加中频淬火曲轴耐磨性及耐疲劳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气体氮碳共渗曲轴略优于盐浴硫氮碳共渗曲轴。  相似文献   

8.
对9CrWMn钢进行复合TD盐浴渗铬处理,即先固体氮碳共渗预处理,再盐浴渗铬.对比了复合渗和单一盐浴渗铬的渗层微观形貌,分析了渗层的相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研究表明,氮碳共渗顸处理对TD盐浴渗铬的催渗效果明显,复合渗的渗层在厚度、截面硬度分布及耐磨性等方面均优于单一盐浴渗铬的渗层.该复合TD盐浴渗铬工艺可降低TD渗铬...  相似文献   

9.
Cr12MoV钢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研究Cr12MoV钢低温复合盐浴渗铬处理后复合渗铬层的金相组织、相结构、渗层厚度、渗层硬度、铬浓度分布和氮碳浓度分布,并进行渗层的耐磨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r12MoV钢经氮碳共渗加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渗铬层及优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0.
用氩离子对35CrMo钢离子硫氮在碳共渗层进行了阴极溅射,通过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定,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电子探针氮碳硫分布,分析了阴极溅射对离子硫碳共渗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溅使共渗层中ε相和γ′相减少,白亮层呈典型粒状晶形貌,沿渗层深度氮碳的分布变化,峰值下降,次表层氮碳含量增加,离子硫氮碳共渗与阴极溅射良好的匹配,可使共渗硬化效果显著,渗层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0 IntroductionSurfaceEngineeringisnowgenerallyacknowledgedasoneofthemostimportanttechnologiesforthefuture.Electricbrushplatingisavariationofelectroplatingwhichallowsmetaldepositionontoselectedareas.Thecharacteristicsoftheprocessmakeitsuitableformanyap…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经电刷镀Ni-W合金与氮碳共渗复合工艺处理的38CrMoAl钢表面层的性能、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并进行了磨损试验,探讨了电刷镀层厚度、氮碳共渗时间对表面硬化层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碳共渗后使38CrMoAl钢表面的电刷镀层与基体的结合由原来的机械结合转变为冶金结合。复合工艺处理后的表面层组织为Ni基体上分布着少量的WC和WN质点,其表面耐磨性较只进行电刷镀处理或氮碳共渗处理的提高了5倍以上。最佳的电刷镀层厚度为20um,最佳的氮碳共渗保温时间为80min。  相似文献   

13.
38CrMoAlA、40Cr钢经不同渗氮工艺处理后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38CrMoAlA和40Cr钢经气体渗氮、气体氮碳共渗、离子渗氮处理后渗氮层的组织、硬度、摩擦磨损和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8CrMoAlA钢渗氮层的硬度及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高于40Cr钢,但抗摩擦磨损性能不如40Cr钢。依气体渗氮、气体氮碳共渗到离子渗氮的顺序,渗氮层的抗磨损性能逐次提高,但抗腐蚀能力逐次降低。从钢的化学成分、渗氮层的硬度和韧性出发,对38CrMoAlA和40Cr钢渗氮层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NaCl溶液和甲酰胺组成的电解液中,应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氮碳共渗技术对调质态40Cr钢进行处理,表面得到氮碳共渗层,研究了其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经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氮碳共渗处理后,试样表面为多孔形貌,处理10 min后渗层厚度可达38μm,渗层由两层白亮层和过渡层组成。XRD分析表明外白亮层由ε-Fe2-3N、Fe5C2、Fe3C和α-Fe(N)马氏体组成,SAED分析证明内白亮层为α-Fe(N)马氏体。渗层的显微硬度最高可达650 HV0.05,经氮碳共渗处理后试样的腐蚀速率远小于40Cr钢基体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W18Cr4V高速钢在无公害液体S、N、C共渗过程中,CNO^-浓度高低对渗层深度、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NO^-浓度在26%~37%范围内时,共渗速度随CNO^-浓度的增加而加快,渗层硬度随CNO^-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渗层组织为氮的扩散层,而没有氮的化合物层;将共渗与回火复合为一道工序后,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零件的表面硬度,使用寿命比原来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6.
脉冲工艺参数对气体氮碳共渗层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气加少量CO2进行脉冲气体氮碳共渗,探讨在固定温度、时间下脉冲幅度、保压时间对氮碳共渗渗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渗温度、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化合物层(白亮层)逐渐减少;随着脉冲幅度的不断增加,化合物层先增加后减少,且保压时间的变化比脉冲幅度的变化对氮碳共渗化合物层影响更大。因此通过调整脉冲工艺参数有效控制化合物层的厚度,可以满足不同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Plasma nitrocarburiz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 hard chromium coating deposited on SM45C mild carbon steel substrate by electroplating. After plasma nitrocarburizing at 720 °C for 20 h, a 6–7-μm-thick nitride layer consisting of CrN and Cr2N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Cr coating with the microhardness of about 950–1100 HV0.1. Due to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caused by plasma nitrocarburizing process at higher temperature and the Cr being a strong carbide-forming element, the carbon in steel substrate diffused outward into the Cr coating and reacted with Cr forming Cr carbide interface layer between the Cr electroplating and substrate. The nitrogen going into the microcracks and the volume increase accompanied by Cr nitride and carbide formation would cause the microcracks inherent to hard chromium plating disappear and improve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microstructures of nitride and carbide layers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cross-section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AerMet100钢渗氮层和氮碳共渗层的显微组织、表面硬度、渗层截面硬度梯度以及耐磨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渗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氮碳共渗层相较于渗氮层表面生成的化合物更加细小,表面更加平整光滑;离子渗氮、离子氮碳共渗处理都可显著提高AerMet100钢的表面硬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共渗层厚度也明显增加;氮碳共渗层比渗氮层具有更低的摩擦因数,在共渗温度为480 ℃时氮碳共渗试样具有最低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表现出最佳的耐磨性。渗氮层的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氮碳共渗层的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磨粒磨损以及表面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19.
在渗剂中添加稀土,在42CrMo钢表面进行了等离子体氮碳共渗试验,并对渗层的组织形貌、显微硬度及接触疲劳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稀土对等离子体氮碳共渗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在短时间内的催渗效果优于长时间,本次试验以低于8 h的效果最为明显;稀土有细化晶粒,使渗层组织结合得更加致密的效果,还可提高次表层的显微硬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Ni-W-SiC复合镀层与氮碳共渗复合强化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氮碳共渗后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远高于未氮碳共渗的复合镀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共渗处理中,复合镀层存在硬度梯度,且基体中的换向复合镀层扩散,形成“钉扎效应”,显著提高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X射线衍射表明,复合镀层经氮碳共渗后,产生很多新相,这些相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