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开始向新的方向过渡。这种政治、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必然影响到建筑业。俄罗斯今日的城市与建筑发展如何?有哪些新的变化与趋势?首都莫斯科的新建筑情况又怎样呢?应莫斯科建筑学院的邀请,本刊责编在恰逢莫斯科庆祝建城850周年纪念日前夕,带着这些疑问对莫斯科作了短期的访问。 《世界建筑导报》为了把莫斯科新建筑与建筑教育的情况详尽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访俄期间,特邀了多位俄罗斯著名建筑专家和学者为本刊撰文,并邀请留俄博士研究生韩林飞担任客座编辑。经过近半年努力汇编成这本专辑。 如何看待俄罗斯新时期的现代建筑?有两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前苏联时期由于经济框架的失衡,过于强化军事工业,在轻工业、食品、商业等方面缺空很大。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强烈作用,首都莫斯科迅速出现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商业建筑。莫斯科的商贸活动急剧发展;二是俄罗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信仰危机,官方政府极力支持重建了一大批被毁的宗教建筑,莫斯科市内重修古迹之风甚为强劲。联系这样两个大背景,也许可以使我们大家更好地理解今日的莫斯科新建筑。 在专辑出版发行之际,感谢莫斯科第二建筑设计院为本期杂志提供的宝贵资料,感谢莫斯科建筑学院副校长I·G·烈什瓦院士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至今已经20余年,在此期间,俄罗斯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筑领域,俄罗斯的建筑设计也从苏联时期单一的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苏式风格进入了多种风格、多元建筑思潮与多种建筑理论共存的新时期。本文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建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建筑历史知识,通过对苏联时期与当代俄罗斯建筑领域的对比研究及对当代建筑设计与研究典型案例的分析鉴赏,旨在探讨建筑设计思路、方法与实践层面上的当代俄罗斯建筑新现象。  相似文献   

3.
钟夏 《中外建筑》2014,(5):37-39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名胜古迹闻名遐迩。为保护和发展历史人文环境,他们的做法是以钢架框架结构代替木结构;保持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外立面一致:重视环境改造并保持环境风格与历史建筑一致:顺应城市发展要求,适当拓展历史建筑的功能,增强历史建筑的活力等。解读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世界建筑》的读者们:你们好!首先我祝贺《世界建筑》杂志出版俄罗斯新建筑专辑。祝愿《世界建筑》编辑部的工作;顺利成功。俄罗斯建筑如同俄罗斯悠久的历史一样,印记着我国发展的历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建筑物是世界建筑之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希望,中国的读者们,包括艺术家、建筑师能通过《世界建筑》杂志了解俄罗斯现代建筑师的创作,这将对加强中俄两国建筑同行们的合作有很大的帮助。感谢《世界建筑》杂志社的同志们为此专辑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为俄中两国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俄罗斯联邦驻…  相似文献   

5.
别斯.  EN 《世界建筑》1999,(1):49-50
S.G.波波夫(S.G.Popov)该银行建筑坐落在下诺夫哥罗德市古老的历史城区中心。相对于周围1~2层的历史建筑而言,该建筑可谓是城市尺度级的建筑,是下诺夫哥罗德市在俄罗斯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此类风格建筑的一个代表。在现代俄罗斯新建筑中,有人将此风格建筑称为下诺夫哥罗德建筑流派。该建筑既使人联想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又让人想起二三十年代在俄罗斯风起云涌的前卫建筑运动。这种风格的建筑为何在20世纪末又再次出现了呢?原因十分复杂。在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况下,以下3个原因可能是此类…  相似文献   

6.
库捷.  L 《世界建筑》1999,(1):38-38
萨马拉剧院广场上的"飞翔"之屋建于1996年,是一幢多功能的商业办公及居住建筑综合体。该建筑位于俄罗斯历史古城萨马拉市市中心剧院广场北侧,其东西两侧是建于19世纪的萨马拉市剧院及古老的市政厅,紧邻该建筑的是建于70年代的办公楼。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建筑师的设计体现了今日俄罗斯对历史的重新思考与理解,表达了民众的审美品位,具有很强的新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印迹。在当今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在这个转轨的过渡时期里,"飞翔"之屋的建成与俄罗斯近期建成的类似风格的建筑一起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源于本…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建筑已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莫斯科的建筑经历了对现代建筑追求与实验的前卫派时代,斯大林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倾向时代,七、八十年代的实用主义多元化建筑倾向时代。莫斯科建筑至今已成为区别于欧美建筑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两大建筑流派的杰出代表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筑创作亦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莫斯科城新建了不少建筑,其建筑风格五花八门,呈多元化、实用化趋势。 如何看待苏联解体以来六年中莫斯科建筑的发展呢?本刊特邀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前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建筑学院D·O·什维德科夫斯基教授撰文,对近年来莫斯科建筑在转轨与变化中的态势作了小结。认识和研究莫斯科新建筑的发展历程,对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我国建设事业,也许会引发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以"新俄罗斯:城市与人"为主题的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的根。塔楼的白色和金色塑造了俄罗斯建筑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4)
俄罗斯建筑艺术多数是以宗教形式存在,建筑艺术是历史的见证,体现当时的生活、文化、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发展。作为一个发端于内陆的游牧民族,俄罗斯民族的早期建筑主要是以可以抵御严寒的垒木民居和栟檬(帐篷)式为主,在不断向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了中亚建筑的一些特点。厚重的外形、精细的线条,在建筑上凸显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建筑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可以体现国家的兴衰。俄罗斯建筑艺术通过不同时期的变革也在不断演变建筑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韩林飞 《砖瓦世界》1999,(10):64-68
俄罗斯新政府成立以来,上层为迅速树立新政府的形象,弥补因苏联解体而造成的信仰危机,在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中的确下了一些功夫。为重塑昔日俄罗斯的辉煌,政府在首都莫斯科重建了许多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多为东正教教堂,特别是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的重建使“重建历史古迹”之风达到顶峰。这股风气迅速影响地方各州、区,地方政府也重建或新建了一批宗教建筑。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这成为俄罗斯新建筑中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园林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迪 《中国园林》2007,23(3):79-84
以历史发展和时代背景为线索,结合城市建设、建筑风格、雕塑艺术等内容,系统阐述俄罗斯园林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通观俄罗斯园林的历史,地域文化中的宗教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十分突出;再加之近现代战争的洗礼,城市、建筑和园林广泛体现着政治和权力的意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俄罗斯联邦独特的风貌正逐步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宗文 《古建园林技术》1984,(3):25-30转20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都市建筑风格之多样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宣 《山西建筑》2008,34(12):61-63
针对当代都市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从健全建筑制度、态度上宽容接纳新事物、建筑要具有适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指出对于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11-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影响了城市园林、私家花园和修道院庭园的发展。沙皇彼得大帝(1682-1725)将源自西方的法国规则式园林设计手法以一种巨大的尺度移植到俄罗斯帝国的“大地”上。新的风景倾向(英国特点的风景园)与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有关。在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俄罗斯风景园林受到社会和政治的强烈影响。文化与休憩公园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形成的。在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中,有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1710座城镇被摧毁,于是出现了胜利公园、综合性纪念公园和纪念陵园等其他苏维埃风景园林形式。在20世纪60-80年代的“发达社会主义”时期,又有了纪念苏维埃政府和苏维埃领导人特别纪念日的苏维埃公园的新类型。苏维埃风景园林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最优秀的历史园林修复流派的发展。“为新俄罗斯人”兴建私家别墅之风的盛行是后苏维埃时代(1991年至今)的特征。风景园林职业此时也在俄罗斯兴盛起来,风景园林的全球化和西方化进程非常迅速。同时,在俄罗斯媒体和业界有很多关于风景园林发展趋势的讨论。俄罗斯风景园林的未来何在,怎样才能保持俄罗斯特点以及俄罗斯古典园林和苏维埃公园的传统,是需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永春 《新建筑》2011,(5):118-121
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自发地对超自然力量的神灵信奉与崇拜。它是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民间信仰建筑是乡土建筑中特殊的类型。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释基础上,探讨了民间信仰建筑基本构成要素的源流。并以福州近代民间信仰建筑为例,探讨民间信仰建筑的组成要素和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刘文豹 《建筑师》2014,(2):99-103
伊利亚·戈洛索夫是一位苏俄时期的建筑师。1925~1931年间,他成为构成主义建筑的领袖之一。后来。伊利亚·戈洛索夫发展了他的个人风格——早期“斯大林主义建筑风格”,亦称“后构成主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北京建筑新的形式主义流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勃 《新建筑》1998,(3):53-55
当前建筑风格的多元化归根到底是经济的繁荣带来的。多元化当中有一股强大的潮流正在兴起,可称之为“洋风”建筑,它也许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成为建筑发展的主流。现在到了对它进行研究和评判的时候了。笔者反对“洋风”建筑所带来的新一轮形式主义的建筑风格取向。  相似文献   

20.
王河 《华中建筑》2011,29(12):82-85
帽峰沁苑酒店的设计运用禅宗的美学思想,把禅宗的快意、飘逸、休闲引入“厅”、“亭”结合的建筑空间,同时又运用现代材料与工艺,把岭南建筑文化的传统符号解构、重组、再生,创造出岭南韵味的新型建筑,恰当地体现了岭南建筑新时期生态环保、顺其自然、与历史文化沟通的设计思想,以及自然、明快、畅朗轻盈的岭南园林式空间的设计手法,“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