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经过加工重组的动物源性食品,其物种的原有形态已被破坏,感官鉴定很难辨别真伪。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定义、分类、掺假类型,说明了掺假的潜在危害,主要总结了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动物源性食品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欧盟动物源性食品法规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于动物源性食品的保护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本文在欧盟食品法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从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动物福利、动物营养、动物健康、污染物及包装标签等方面梳理了欧盟动物源性食品相关法规,并总结其特点,以期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霉素因显著的促生长、抗菌等优势曾被广泛应用于水产、畜禽养殖业,但长期食用黄霉素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影响骨骼发育,大量摄入甚至会产生造血功能障碍。我国已经全面禁用黄霉素饲料添加剂,但仍有不法分子存在,因此建立高效、准确、全面的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对实现药物残留有效监管、倒逼源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身体危害.分析动物源性安全问题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管控提供借鉴,以减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我国目前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现状,报道了我国兽药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分析了我国兽药管理体系和法律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增多,公众对此类食品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该文主要探讨电子标识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谈笑  王娉  李睿  陈颖 《食品科学》2017,38(19):285-293
动物源性食品中病原菌的耐药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病原菌的耐药现状进行了阐述,系统地分析了动物源性食品中耐药病原菌产生机制及因素。同时,探讨了动物源性食品中耐药病原菌预防和监控的新方法或技术。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应用在动物源性食品生产中。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也因其滥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氟喹诺酮抗生素残留的监管力度。开展更加快速、高效、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残留的方法已成为对检测机构的新要求。本文就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监测、监管以及检测标准方法制定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量日益增大,关于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所需样品量小、多组分同时测定,且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等优点.本文对NIR分析技术进行了简介,并列举了常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综述了该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品质评价和安全评价;并对该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表明NIR分析技术适合评价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PCR技术在食品动物源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PCR技术检测食品动物源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近年来国内外专门用来检测食品动物源性的PCR技术作了简介,主要包括常规PCR、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竞争PCR和RAPD-PCR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动物养殖、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法商家通过在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获取巨额利润,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全面监管、建立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生素在动物饲养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普遍, 造成动物源性食品(牛奶、肉类、水产品、鸡蛋、蜂蜜等)中抗生素的残留, 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是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 抗生素残留的种类及检测方法作了阐述, 并对抗生素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有关部门在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的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保证我国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动物源性食品种类繁多、基质效应强,痕量抗生素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取决于样品前处理效果。该文以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多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主线,重点综述近年来新型吸附剂、新前处理方法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多残留超灵敏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多残留的快速筛查和精准定量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我国与南共市动物源性食品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异同。方法根据GB 276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及南共市在2013年8月29日第42号合议理事会决议中制定的南方共同市场关于食品中无机污染物最大限量的技术法规,分析2个标准重金属检测项目、涉及动物源性食品种类和主要动物源性食品限量指标的异同。结果我国在动物源性食品重金属检测项目和涉及动物源性食品种类上均比南共市规定的多。在限量指标方面,南共市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的砷限量、肉及肉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蛋及蛋制品中铅限量、畜禽肾脏中的镉限量均比中国规定宽松。结论我国监管部门应对南共市规定较为宽松的检测项目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动物性食品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而非法使用药物残留也一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药物残留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潜在危害,残留毒性和耐药性也会对食物和环境有显著影响。故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动物源性食品中非法使用药物残留的原因、危害和药物种类,介绍了药物残留的常用检测方法,以期为加大动物源性食品中非法使用药物残留检测的力度和精度,以及从源头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动物源性食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开发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检测方法十分必要。然而,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前处理复杂,耗时较长,故开发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各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抗生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广佛地区销售食品的动物源性成分和氯霉素残留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根据现行标准分析市场中60份牛肉、猪肉、鸡肉及其制品中牛、猪、鸡、鸭源性成分和氯霉素残留。 结果 共检出14份掺假样品,总掺假率为23.33% 。掺假情况主要 集中在牛肉和肉糜制品中。有一份样品检出氯霉素,残留量为0.556 μg/kg。按采样场所来看,产品质量和购买场所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动物源性食品掺假现象在广佛地区较为严重,氯霉素残留也存在一定程度非法添加。进一步开展动物源性食品源性成分和兽药残留检验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性抗菌剂,由于其价格低廉、性质稳定,被广泛用于治疗畜禽的感染性疾病.但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在动物机体中的富集,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及人体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引起人体内对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同时也成为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隐患.为全面了解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检测现状,本文就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1):272-279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智能包装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智能包装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多元营养因子的载体,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利用智能包装可以实时监测食品在供应链中不同阶段的质量,显示食品真实的货架期,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随着智能包装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智能包装在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量化产品质量,减少食物浪费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先茂  颜庭林 《食品安全导刊》2022,(10):116-118,124
本文应用DNA条码技术,研究通用引物,扩增动物源性加工食品中线粒体基因COI,开发检验快速、准确、低成本和高通量的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限为0.10 ng/μL,可以对未知、已知动物源性成分的食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