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薄是近两年手机追求的时尚潮流方向之一,对每一台具有时尚外形的手机而言,其背后是对技术极限的一次次挑战。随着纪录一次次被刷新,三星标出了“铂锐”系列第一纪录——6.9毫米的X828,这款手机的最薄之处只有6.9毫米,再次创造奇迹。6.9毫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比你现在拿的这本  相似文献   

2.
三星SGH-D830     
《数字通信》2006,(14):27-27
三星在亚洲通信展所展示的D830是继推出6.9mm的全球最薄直板手机X820和最薄滑盖手机D900之后发布的全球最薄的折叠手机。D830厚度仅为9.9mm,却还内置200万像素摄像头,并且支持自动聚焦、数码变焦和视频录制等多种拍摄功能,的确令人叹服。这款手机还首次使用了一个OLED外屏,可提供时间、日期、电池用量及信号强度等实用信息。  相似文献   

3.
《数字通信》2006,(19):23-23
尽管在手机领域已是无可匹敌的超薄王者,但三星Ultra Edition系列最新三款3G手机“由内到外”.都可谓是三星家族中“锐铂”系列的延伸。其中.拥有8.4mm超薄机身的SGH-Z370虽然未能超越SGH-X828的世界最薄直板手机的记录,但在3G手机领域却无人比肩。  相似文献   

4.
<正> 技术无限发展,手机厂商早巳不屑于把手机越做越小,毕竟小型手机对于屏幕、键盘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硬伤。他们聪明地找到另一个突破口——超薄。超薄手机手感出色,造型新潮,还不会让你的牛仔裤鼓起大大的一块。最近,三星突破极限,推出了全球最薄的折叠手机D838,超薄手机三大定律终于浮出水面!定律一:没有最薄,只有更薄自从摩托罗拉 V3掀起超薄风潮之后,各大厂商不断刷新最薄手机记录,NEC、三星、LG 你追我赶。不知道未来的手机会有多薄,但 D838无疑是今天的全球折叠手机之最薄,9.9mm 的身躯薄若蝉翼(图1),而且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手感,握持舒适,单手翻盖毫无难度。为了保证纤薄的机身,三星不得已采用了  相似文献   

5.
E848是当今三星手机家族中当之无愧的明星手机,此超薄外形、极富质感材质的和高规格的配置,让三星迷一次次迷醉。这款E848,是目前E系列当中最高端的一款,E848的机身厚度仅为10.6mm,其以0.3mm的优势登上了“最薄滑盖手机”的宝座。不仅机身够  相似文献   

6.
薄无止境     
《家庭电子》2007,(5):31-31
三星Ultra5.9 ultra Edition系列超薄手机是三星去年主推的顶级手机,该系列不仅具备令人惊叹的超薄机身而且兼顾了手机的多媒体功能表现,不过三星似乎并不满足.继续在手机的厚度上做文章,最新直板手机“Ultra 5.9”以刷新世界纪录的5.9mm机身,超越了X828,成为了2007年新科薄机王。  相似文献   

7.
《通信世界》2012,(3):6-8
本刊讯1月9日,华为最新力作Ascend P1 S亮相CES。这是一款厚度仅为668mm的新一代智能手机.刷新了业界超薄手机记录,成为全球最薄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8.
三星SCH-V840     
《数字通信》2005,(24):20-20
誓将超薄进行到底。 三星为SKT推出的SCH-V840手机厚度不到16 毫米,是目前三星最薄的CDMA滑盖手机之一。尽 管如此,超薄设计并没有妨碍该机在功能上的出 色表现。V840具备强大的商务应用功能,内置 Picsel浏览器,33万字的电子词典,支持SKT的移  相似文献   

9.
《家庭电子》2007,(6):20-25
在过去的一年中,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围绕“超薄”概念做文章,但只有成功推出Ultra Edition系列并在直板、滑盖和翻盖三大阵营中都树立起各自极限纪录的三星才是其中最大的赢家。在目前最流行的滑盖手机中,厚度仅为11.9毫米的全球最薄滑盖手机D848以及屡获国际手机大奖的12.9毫米的D908都已经成为手机业界的里程碑——这些看似无法逾越的纪录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被打破?让三星再次实现自我超越的Anycall U608给出了让问题水落石出的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数码》2007,(8):108-109
外形,尽显时尚魅力 从2006年底开始.多普达就不断在超薄智能手机上做出努力.像P800.D802等PPC手机的厚度都得到了明显的缩减。而最新推出的S1则将超薄概念发挥到极致.其整机厚度仅有139毫米.除了三星的i7182之外(三星i718的厚度为135毫米).多普达S1可以算得上是目前最薄的PPC智能手机.由此可见多普达在外形设计上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1.
《新潮电子》2007,(10):96-97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三星(SAMSUNG),奥运手机SGH-P318Gold的体验,至今它高贵的形象还未在我们的脑海中抹去。现在,另一款奥运纪念版手机SGH-U308又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奥运卖点上又加入了“全球最薄”的称号。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三星的超薄手机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从首次站上世界最薄手机的宝座起,三星就从来没有让这个位置旁落,可见三星对制作工艺的极致态度。而这款奥运机型再次刷新了这一记录。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去体验它的“瘦身”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新品橱窗     
“小身材”三星手机,尽显独特魅力日前,三星电子推出了两款小身材手机SPH-N2000和 STH-N275 TDMA。超薄SPH-N2000手机三星SPH-N2000手机是目前业界最薄的上网手机,它的出现不但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还将引发各手机厂商在研发和生产更轻、更小手机上的激烈角逐。三星SPH-N2000超薄手机即使装上标准电池,厚度也仅为9.8毫米,这突破了业界目前公认的10mm的技术极限。它的液晶显示屏能够显示4种灰度和8行文字,拥有ME(微浏览器)和强大的无线上网功能。它的其它功能还包括:升级的短信息服务,更多的个性化动画界面选择,1000条电话号码存储功能等。在此之前,索尼及其他的日本厂商开发出了厚度为10mm的普通式手机,而三星电子是首家开发成功包括一块标准电池在内厚度仅为9.8mm翻盖式手机的厂商。在2001韩国通讯博览会上,消费者对首次亮相的三星SPH-N2000轻薄手机带在身边犹若无物的便携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将成为此款手机的最大卖点。 STH-N275 TDMA手机进入TDMA手机市场STH-N275 TDMA是三星公司在韩国GUMI工厂隆重举行的TDMA手机的首发货仪式上面市的。它的出...  相似文献   

13.
《数字通信》2007,(15):29-29
全金属机身设计的U308是三星顶级系更Ultra Edition Ⅱ超薄家族中的主力成员.以96mm的纤薄机身突破了三星D838过去创造的超薄记录.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翻盖手机。此次特别为北京奥运会推出的三星U308奥运版则通过在手机电池后盖铭刻中国移动一奥运Logo的专版印章来体现其与众不同的特别身份.并且与三星P318+等同步推出的奥运手机一样.  相似文献   

14.
即使一款直板手机将机身厚度保持在10.9mm已经实属不易,不过三星却有本事在滑盖产品上实现这个数字。当初华铂D908作为第一代Ultra Edition系列超薄机型,12.9mm的机身厚度已经算得上是惊世骇俗,而今天U608再进一步,把滑盖手机的极限推进至10.9mm,顺理成章地拿下了“世界最薄滑盖手机”的接力棒。  相似文献   

15.
《数字通信》2006,(4):40-40
索爱第一款M系列产品,M600型号中的M意指Messaging,体现其设计重点强调商务手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且在保持了商务手机内敛和简约风格的同时,M600还引入时下流行的超薄设计,其机身厚度仅为15mm,成为目前市场上最薄的商务手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三星SGH-D900     
《数字通信》2006,(13):26-26
机身仅13mm厚的三星滑盖手机SGH-D900不仅是目前全世界最薄的滑盖手机而且也是当前最薄的300万像素手机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谈资     
LG.Philips公布世界最薄1.3毫米手机LCD屏幕我们完全知道你们都希望自己的手机又轻薄又够坚硬,那么现在赶紧来看看这个LG.Philips刚刚公布的世界上最薄的TFT-LCD板。这个1.3毫米的LCD板足足比现在的TFT-LCD薄了32%,比超薄OLED也薄了0.2毫米。依靠它,手机制造商们有望将之前三星  相似文献   

18.
《数字通信》2006,(11):25-25
别出心裁的“SKIN”名称足以让这款白色手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官方的解释,这款SKIN手机的名字由“SILM+KEEN”组合而威。其含义不言而喻,代表了超薄和锋利的意思,主要突出SKIN仅13.8mm全球最薄滑盖手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继小巧、简洁的滑盖手机后,更接近“轻”、“薄”流行概念的滑键手机问世。日前,LG发布了一款厚度仅17mm,号称“全球最薄”的滑键手机C270。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商情》2005,(8):78-78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业内最薄的顶部发光三色表面封装LED(发光二极管).厚度仅为0.35mm,主要应用于多功能超薄手机和PDA中的背光和状态指示灯。新推出的顶部发光LED与安捷伦近期推出的侧发光LED相结合,可使手机和PDA设计人员任意组合红色、绿色和蓝色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