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以共价键结合的氮化硅(Si_3N_4)晶体,因为具有许多优异性能而在高温工程材料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普遍认为它是代替耐热金属材料的最理想和最有希望的耐热非金属材料。例如,用Si_3N_4制造热机——陶瓷发动机,不仅结构简单,重量轻,而且可以取消冷却系统,热效率提高45%以上,  相似文献   

3.
SiO_2-C-N_2-O_2系统合成SiC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使用工业原料石英砂和无烟煤 ,于 135 0 ,14 5 0 ,15 5 0℃合成了 β-SiC。通过X射线衍射法并结合热力学理论计算 ,研究温度在 160 0℃以下SiO2 -C -N2 -O2 系统的主要化学反应过程。认为该系统合成SiC的反应机理是 :反应过程主要分 3个阶段 ,反应初期以气相反应为主 ,主要反应式为SiO 2C =SiC CO ;反应中、后期以固相反应为主 ,主要反应式为SiO2 3C =SiC 2CO ,其反应中间过程为 :Si2 N2 O O2 =SiO2 SiO N2 和 3SiO 3C 2N2 =Si3N4 3CO。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SiO2微粉、SiO2微粉分别与铝酸钙水泥、p-Al2O3、MgO的混合粉体在350℃-1200℃之间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SiO2微粉及其与其它水化物形成的网状键是高技术浇注料中温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三台油田的高压欠注问题,提出了改性纳米Si O2助剂降压增注技术,用SEM对纳米Si O2改性前后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用岩心驱替实验对其降压增注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纳米Si O2改善低渗透油藏增注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SiO_2微粉的低温结合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三种SiO2微粉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岩相分析结果表明,硅微粉在水中分散后,80℃以前逐步形成以氢健为主,杂有硅氧烷链的链状结构;80℃以后则通过硅醇基脱水形成硅氧烷链的网状结构并保持到较高的温度。解释了无水泥浇注料干燥后的高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溴联苯醚毒害性强、难以降解的特点,研究以十溴联苯醚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亚硫酸钠还原法进行了降解实验。考察了pH值、还原剂浓度、紫外光强、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Na2SO3还原法对十溴联苯醚具有较好的去处效果,在最佳条件pH值为10、Na_2SO_3的投加量为1 mmol/L、选取紫外光强度为350 uW/cm~2、反应60 min时,降解率可达到86.87%。结合动力学分析表明,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通过脱溴实验证实,反应过程发生了溴离子的部分脱除。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耐火材料中由于固体碳的存在使SiO2还原的机理,而且还研究了温度、氧化物添加剂以及其它变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SiO2浓度是影响SiO2还原的主要参数之一。耐火材料中SiO2的含量越高,产生的CO量就越多。通过改变气相中CO的浓度,控制气体流量会影响SiO2的还原速度。X-射线衍射证明,SiC是该系统中稳定的还原产物。新的研究发现表明,含有添加剂导致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将会影响还原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硅偶联剂对SiO2进行改性,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与SiO2表面的大部分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经改性后的SiO2,活化指数大大提高,且偶联剂占SiO2的最佳用量为7%。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和偶联剂分子结构,推断出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偶联剂改性SiO2化学反应机理;结合改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建立改性SiO2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PMMA/SiO_2共混体系的研究 Ⅰ纳米级SiO_2填充PMMA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纳米级SiO2填充PMMA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经不同偶联剂处理的SiO2填充PMMA的最大扭矩和最终平衡扭矩呈现如下规律,未处理SiO2填充PMMA体系>A151处理SiO2填充PMMA体系>A1100处理SiO2填充PMMA>A174处理SiO2填充PMMA体系,偶联剂用量在3%时,体系的拉伸强度呈现峰值。纳米级SiO2采用普通的分散方法进行混合时不能达到有效分散,随SiO2用量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都下降,透光率降低,损耗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B,D,F,H 4种不同理化性质的二氧化硅微球作为Cu/Si O2催化剂的载体,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Si O2催化剂,并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和活性评价。通过BET法、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对所得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仲丁醇脱氢作为探针反应,介绍了不同载体、不同理化性质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这些理化性质会影响催化剂在仲丁醇脱氢反应中的活性,F型载体为较好的负载纳米铜颗粒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硫酸铵体系氢还原生产镍复合材料的流程,探讨了金属杂质在体系中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生产循环过程中,体系中杂质含量的积累存在一极限值,控制还原料液的纯度及还原尾液的利用率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文中提出的杂质离子积累模式为类似的氢还原流程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产中常常通过控制生料中的 CaO和 Fe2O3,间接地控制生料三率值。我厂生产控制组在检测生料中的 Fe2O3时,使用的是 TiCl3还原-重铬酸钾容量法,消除了汞盐还原法中有毒元素汞的排放,并有效地控制和稳定入窑生料浆的 Fe2O3含量,给回转窑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1测定原理 1)加入适量的硫-磷混合酸 (1 1 2),在电热炉上加热,磷酸分解生料试样,同时硫酸氧化除去生料中微量的有机物及含碳物质,以便于观察终点。 Fe3 2PO43-→〔 Fe(PO4)2〕 3-2H2SO4 C→ CO2↑ 2SO2↑ 2H2O2)加入浓盐酸使无色的〔 Fe(PO…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_2和ZrO_2共同作用硅酸盐水泥水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RD和SEM表征了纳米S iO2和ZrO2对硅酸盐水泥砂浆改性后的试样。研究发现,在固定水灰比为0.5时,复掺2%纳米S iO2和0.25%ZrO2共同发挥纳米诱导水化作用,生成更多的C—S—H凝胶并向着针柱状形貌生长,细化了Ca(OH)2,使其镶嵌在C—S—H凝胶和钙钒石中,使得C—S—H与凝胶与钙矾石紧密交织,减少水泥石中总孔隙率,水泥石的结构更加细化密实,使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同龄期标准试样。  相似文献   

15.
蓝兴权 《水泥》2001,(9):43-44
生产中常常通过控制生料中的CaO和Fe2O3,间接地控制生料三率值。我厂生产控制组在检测生料中的Fe2O3时,使用的是TiCl3还原-重铬酸钾容量法,消除了汞盐还原法中有毒元素汞的排放,并有效地控制和稳定入窑生料浆的Fe2O3含量,给回转窑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将复合粒子添加到醇酸清漆中,制备出自清洁涂层。研究表明:少量SiO2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O2的晶型转变和晶粒长大,改善了复合涂层的亲水性。利用荧光光谱对亲水性机理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CTBN结合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及增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CTBN)结合纳米SiO2(n-SiO2)对环氧树脂(ER)增韧,采用正交法制备了室温固化双组分环氧胶粘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红外、示差扫描量热及电镜分析对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双增韧剂质量比为8∶1,CTBN与n-SiO2质量比为2∶1,甲组分在180℃下反应2.5 h条件下制得的胶粘剂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冲击强度分别达到33.85 MPa、5.92 kN/m、18.24 kJ/m2。CTBN和n-SiO2都与ER发生了作用,且双增韧剂增韧的固化产物热稳定性较好。CTBN、n-SiO2、双增韧剂增韧ER的机理分别为颗粒铆钉所诱发的剪切变形机理、银纹钝化机理、剪切变形与银纹钝化相结合形成的韧窝机理。  相似文献   

18.
泡沫驱油技术已经在油田三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泡沫的稳定性一直受其自身热力学不稳定性和遇油消泡等因素制约,因此,泡沫的稳定性是值得研究讨论的重点。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SiO_2固相颗粒不但可以与起泡剂溶液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而且纳米SiO_2颗粒本身也具有耐高温性质,可应用于高温条件下的稳泡剂。实验室通过Warning Blender方法对泡沫体系进行评价并通过接触角测量实验,最终优选出接触角为80.26°的H20型的SiO_2固相颗粒作为稳泡剂使用。通过对比SDS与SDS+SiO_2两种泡沫体系,发现SDS+SiO_2复合泡沫体系在耐温与驱油方面都强于单一SDS泡沫体系。并且最终确定出0.5%SDS+1.4%H_2O型SiO_2作为完整的泡沫驱油剂体系。  相似文献   

19.
硅钼兰分光光度法,由于具有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矿物原料中SiO_2的测定。但是,在磷矿石中,特别是在磷精矿的分析中,由于大量磷酸根的干扰,使此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对磷硅共存时,尤其是在高磷低硅时其分析特性进行了探讨,得出在用乙醇作为硅钼黄的稳定剂的情况下,采用加入有机酸,如酒石酸、柠檬酸,特别是草酸,能有效地消除磷的干扰的结论。同时,与加入硫酸相比,效果相同,且稳定时间长,可以在四小时内比色。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高品位磷矿中硅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铁酸盐的制备原理、方法以及在CO_2还原中的应用进展。铁酸盐作为催化CO_2还原的材料有着独特高效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