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金元素对烧结Nd—Fe—B永磁材料断裂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含Co和不含Co的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并采用微观分析方法对它们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静变断裂主要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2.
郭绍义  郦剑 《材料工程》1997,(11):3-5,22
对于钴包覆陶瓷粉末热压烧结的Al2O3-TiC-Co新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在基体中以金属相存在,分布于晶界的金属钴的存在能有效地改善Al2O3-TiC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其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3.
SiC晶须强韧化MoSi2复合材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湿法混合和热压方法制备了SiCw/MoSi2复合材料,并测定了它们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入20v-%SiCw后,SiCw/MoSi2复合材料与MoSi2基体相比,室温抗弯强度可提高一倍,断裂韧性提高33%,冲击断裂功提高62%,电阻率提高了2-3倍。可见用SiCw来改善MoSi2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发展新型的高温结构用复合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古田  金建军 《材料工程》1994,(10):18-21
16NiCo是可焊接超高强度钢,主要成分是0.16C-2Cr-10Ni-1Mo-14Co。靠二次硬化获得所需强度。使用状态下的基体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主要强化相是沿位错线分布的M_2C。力学性能的典型值为抗拉强度σ_b1740MPa,断裂韧度K_(IC)值为153MPa,K_(ISCC)值为82MPa。工艺性能良好,可用于制造受力接头、平尾大轴、着陆钩和起落架零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在3Cr2W8V钢表面上沉积Co-Cr2O3-,Co-Al2O3及Co-CaF2复合镀层对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2o3及Co-AlO3复合镀层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钢的热疲劳抗力,而Co-CaF2则降低钢的热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6.
Co—Cr—Mo合金的微生物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玲  刘效方 《材料工程》1997,(8):47-48,F003
Co-Cr-Mo合金是一种耐腐蚀性能很好的植入人体金属材料,在它在人体中保持钝化状态,正常情况下终身勿更换。对于从人体中取出的一支Co-Cr-Mo合金 人关节做了失效分析,并进行了细菌对Co-Cr-Mo合金关节试块腐蚀的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三元系相平衡规律为理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中有关Co-Sm-Cu系,Co—Cu系和Co-Sm系相图的实验数据,预测在Co-Sm-Cu系方Co区,约低于温度600℃处.存在一个三元四相包共析转变:Sm_2(Co、Cu)_17十Sm(Co、Cu)5 α—Co(Cu、Sm)+Sm2(Co、Cu)7这个转变可能会导致相应的钴钐永磁材料的硬田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耐热钛合金的微动损伤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室温和500℃温度下,火焰喷涂Cu涂层,等离子喷涂Cu-Ni-In涂层,爆炸喷涂WC/Co-I涂层、等离子喷涂WC/Co-Ⅱ涂层对TC-11钛合金微疲劳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牙科铸造用Co-Cr合金在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配,浇成小铸锭。用高频高心铸造机进行合金二次重熔,铸成假牙修复体。本文系统地研究了Al、Si、Cr、C、Ni等合金元素对Co-Cr合金机械性能、铸造性能和化学稳定的作用,对筛选出的综合性能优良的CW-H型Co-Cr合金进行了动物试验,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SiC/Al复合材料断裂机制的声发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iC单纤维Al基模型复合材料使断裂源单一化,测定这些断裂源的声发射特征,成功地用声发射特征区分知识复合材料中的纤维断裂,纤维-Al基体间的界面断裂、基体断裂,结合金相观察,分析了这些断裂产生不同声发射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沈波  武明堂 《功能材料》1998,29(6):588-591
较详细地研究了Co-Mn-O,Co-Mn-Ni-O,Mn-NiCu-Fe-O,Co-Mn-Ni-Ru-O四种厚膜热敏电阻材料的烧结过程,确定了各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较全面地测试了文中各材料系列厚膜热敏电阻的特性参数,给出了元件的热老化特性,电阻-温度特性,伏安特性,时间常数,耗散系数等。  相似文献   

12.
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5种合金镀层对A3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Co-W镀层的冷-热疲劳抗力最高,Ni-P、Ni-W镀层的冷-热疲劳抗力最低,而N_i-Co-P、Co-W-P居中。  相似文献   

13.
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5种合金镀层对A3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Co-W镀层的冷-热疲劳抗力最高,N1-P,N1-W镀层的冷-热疲劳抗力最低,而N1-Co-P,Co-W-P居中。  相似文献   

14.
液相法制备碳—碳Si—Mo防氧化涂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液相法制备出Si-Mo涂层防氧化C/C,并对Si-Mo涂层的防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i-Mo是一种性能优良的C/C防氧化涂层,可在以1650℃下工作10小时以上。同时对氧化前后涂层的裂纹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熔甩Cu—Co合金薄带的结构,磁性及巨磁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熔甩法制备的CoxCu1-x(0〈x〈0.20)颗粒合金的结构、磁性以及输运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动热分析(DCS)以及磁性测量,发现造成Co-Cu合金磁性及输运性质变化的Co相分离过程,当0〈x〈0.15时,在450℃退火火30min的CoCu合金中Co颗粒的直径为3.5-4.5nm。并呈现最大的巨磁阻效应,磁性随析出Co颗粒浓度及尺寸的变化与双通道模型的预示一致,粒子界面引起  相似文献   

16.
利用蒸发-气体-聚集(EGA)共沉积方法,在有方华膜的电镜载网上制备了Fe-Ag及Co-Ag系列纳米磁性包埋团簇,通过控制蒸发电流等沉积条件,获得了不同团簇大小的样品。TEM/ED分析表明,当样品中Fe(Co)团簇尺寸较小时(分别为10nm和20nm),样品形貌表现为Fe(Co)团簇弥散地分布在Ag膜基质中,形成了Ag膜对Fe(Co)团簇的分隔与包埋;其结构分别为Fe、Ag多晶和Co、Ag多晶共存的形态。而当Fe(Co)团簇尺寸较大时(分别为90nm和50nm),样品中Ag原子也相对聚集,Ag膜没有形成对Fe(Co)团簇的完全包裹,在形貌上Fe-Ag样品呈现为“串状”,Co-Ag样品呈现为“花瓣状”;而在结构上则都表现为非晶形态  相似文献   

17.
电沉积Co—Ni合金的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位置敏感原子探针场离子的显微镜(PoSAP)、TEM、SEM等方法研究了电沉积工艺参数对Co-Ni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脉冲直流电沉积的Co-Ni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70nm,恒稳直流电沉积的晶粒尺寸为100nm。Co原子在沉积层中呈均匀分布,且Co含量随电解中Co离子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当电解液中CoSO4含量为17.5g/L时,沉积层由εCo和αCo两相组成,PoSAP数据的三维  相似文献   

18.
液相法制备碳-碳Si-Mo防氧化涂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液相法制备出Si-Mo涂层防氧化C/C,并对Si-Mo涂层的防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t-Mo是一种性能优良的C/C防氧化涂层,可以在1650℃下工作10小时以上。同时对氧化前后涂层的裂纹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经热处理后出现淬裂的42CrMo柱塞泵泵头体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源附近的淬裂断口为沿晶断裂,其主要原因是材质中存在混晶结构及粗大晶粒所致。  相似文献   

20.
QUANTITATIVE X-RAY DETERMINATION OF η-PHASE IN WC-Co CEMENTED CARBID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烧结过程中W元素的质量守恒,推导出WC-Co硬质合金中WC相和η相(W3Co3C)含量间的关系式,进而导出了WC相和ηl相间的相对K值表达式,从而建立了一种用X射线衍射方法宣测定WC-Co合金中η相含量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