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牡丹江电业局职工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之下,在技术革命高潮的鼓舞之下,鼓足干劲,破除迷信,试制成功了一种管型避雷器。这种避雷器的管子材料既不是纤维胶木,也不是聚氯乙烯,而是用棉花纤维做成的纸管。现在已经试制成功的额定电压为3千伏的有两种型式:一种是上限电流7千安,下限电流1.2千安;一种是上限电流1.5千安,下限电流0.3千安。根据初步试验鉴定,这种卫星牌管型避雷器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消弧性能。而体积却比一般采用纤维胶木管和采用聚氯乙烯管的管型避雷器小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带尖端的棒电极在工频电压下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分析,发现它的性能优于IEC推荐的端部为半圆球的棒电极,从而设想在工频测量系统用带尖端的棒—棒间隙作为一种测量装置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带电作业在高压线路上广泛开展,要特别注意安全。在带电作业时,如遇电网内进行操作或出了事故,就可能产生过电压,这种过电压的幅值高达相电压的3倍上下,它有可能危及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为了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特加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即圆弧型保护间隙)。一、圆弧型保护间隙的保护原理在电网的过电压保护中,使用的保护设备是保护间隙、管型和阀型避雷器。就是说当内外过电压超过了电气设备绝缘的耐压值,并联在保护设备处的避雷器就动作放电,因为它的  相似文献   

4.
开关柜内部短路燃弧故障时有发生,其短时间释放巨大能量引起隔室内部压力迅速上升,严重威胁设备、建筑物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由于实际开关柜内部电弧试验周期长、耗费大,模拟封闭容器内部短路燃弧试验成为研究该问题的主要手段。利用L-C振荡回路开展了封闭容器内部棒–棒、板–板间隙短路燃弧试验,分析了不同电极类型对封闭容器内部短路燃弧特性和压力升(相对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封闭容器中弧压受压强、气流和电极类型等因素影响,数值与开放环境差异较大。棒–棒和板–板间隙燃弧对应的电弧电位梯度范围分别为18.8~23.8 V/cm和15.9~19.6 V/cm,其中板–板间隙的弧压数据波动较为剧烈,分散性更大,且数值小于棒–棒间隙。相同间隙距离和电弧能量下,板–板间隙短路燃弧引起的压力升大于棒–棒间隙。  相似文献   

5.
《大众用电》2010,(9):52-52
问:避雷器有哪些类型? 答:避雷器是保护变电站设备免遭雷电冲击波袭击的设备。避雷器按其发展的先后可分为:(1)保护间隙——是最简单形式的避雷器。(2)管型避雷器——也是一个保护间隙,但它能在放电后自行灭弧。,(3)阀型避雷器——是将单个放电间隙分成许多短的串联间隙,同时增加了非线性电阻,提高了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110 kV系统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普遍采用避雷器并联间隙的保护方式,但其并不能实现可靠的过电压保护,因此需进一步研究更加可靠的变压器中性点保护装置。对中性点普遍采用的棒-棒空气间隙进行了放电特性试验研究,总结规律并分析了棒-棒空气间隙的优劣性。在棒-棒保护间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中性点保护间隙,即弹射型组合间隙,通过理论分析说明新型保护间隙的可行性,并将新型保护间隙原理与避雷器参数进行配合总结出最合适的间隙距离。  相似文献   

7.
针对110 kV变压器中性点棒-棒间隙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联的保护方式中,间隙与避雷器配合困难而产生的间隙"误动"和"拒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棒-板-棒保护间隙,并通过工频放电试验与雷电冲击放电试验比较棒-板-棒间隙和棒-棒间隙。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棒-棒间隙相比,棒-板-棒间隙工频放电电压的平均值降低了8.03%,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平均值提高了16.39%;相比110 mm棒-棒间隙,有同样工频放电电压的125 mm棒-板-棒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提高了28.91%。因此新型棒-板-棒间隙能够更好地和避雷器进行绝缘配合,且具有可靠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基于非接触法的相对介电常数测量的准确性,利用电场有限元分析建立对应的模型并获得了电极及其附近的电场和电位分布.分析了电极系统存在的边缘效应,给出了其对相对介电常数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了潜在因素对非接触法测量误差的影响,确定了修正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为电极间隙距离、试样厚度与电极间隙距离之比和试样的相对介电常数.根据电极间隙距离、距离比、相对介电常数测量值到相对介电常数真实值的关系,采用三维插值法和匹配法修正测得的相对介电常数.采用仿真对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针对实测高温硫化硅橡胶相对介电常数使用了该方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随着电极间隙距离和试样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加误差幅值增大,随距离比的增加误差存在减小的趋势.对电极间隙距离、距离比和相对介电常数分别在0.2~5 mm、0.5~1和1~20内建模获得2 380组相对介电常数的真实值和计算值,发现相对误差在-0.37%~-41.72%内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西电网110kV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改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与棒型间隙并联附加过流保护方式后,其中性点的并联间隙出现误动的情况,通过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水平的计算,对各种保护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MOA与棒型间隙并联保护的配合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需要大量的管型避雷器,若全部需向国外提出订货,不仅不经济,而且在时间上和数量上亦实难满足我电力系统急迫的需要。因此我局便与橡胶四厂签订了试制管型避雷器之合同。 试刷成品之型号为DF-35/0.2-2和DF-35/0.5-8。其主要尺寸内径分别为5及7.5公厘,内部火花间隙为170及140公厘。  相似文献   

11.
比较MOV避雷器与碳化硅避雷器,说明MOV避雷器的优点;介绍MOV避雷器的应用导则,包括额定电压的选择,波前、冲击和操作三种保护裕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阐述特别适用于有并联电容器,用空气开关操作、以及环境污秽的变电站的理由。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用变电站设备的过电压保护的避雷器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从简单的球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以至最新的无间隙的MOV避雷器。本文比较 MOV与碳化硅避雷器并介绍MOV避雷器的应用导则。  相似文献   

12.
彩色显像管是彩电的重要部件,价格昂贵。当使用年久之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下面介绍用万用表档测彩色显像管的方法。第一,判断彩色显像管的好坏:用万用表R×1kΩ档测量显像管灯丝(七脚管型的灯丝脚为脚;八脚管型的为脚),测得此两脚之间的直流电阻约为1.2~1.5Ω左右。若偏小,是内部有短路现象;若阻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起110 kV变压器跳闸事故进行短路计算,查询了110 kV变压器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与放电间隙的配置原则,以及湖北电网雷电信息查询系统,经综合分析发现,当110 kV线路遭受雷击,雷电波从线路侵入110 kV变电站到达变压器中性点,产生较高雷电过电压时,避雷器没有达到动作条件,靠间隙击穿来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同时分析了氧化锌避雷器的动作条件,以及间隙被击穿的条件,表明主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与棒间隙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  相似文献   

1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变电站内的阀型避雷器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都要进行常规试验,以保证雨季中避雷器的安全运行。由于一般不再安排第二次停电试验,雷雨季节中,避雷器若出现受潮缺陷,要等到来年的试验中才能发现,从而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危害。在线测量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及时检查出避雷器缺陷,为消除避雷器的缺陷提供了方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变电站内的阀型避雷器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都要进行常规预防性试验,以保证雷雨季节中避雷器的安全运行,一般不再安排第二次停电预验。避雷器缺陷会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危害,在线测量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及时检查出避雷器缺陷,提供了方便的检测方法。 1普阀式避雷器的在线监测 1. 1测量电导电流的原理   FZ型避雷器的测量原理如图 1所示。在图 1中,非线性电阻固定在长 1.5m,直径 40mm的绝缘管内 (宜选用透明有机玻璃绝缘管 )。管内电阻选用 FZ型阀型避雷器的非线性并联…  相似文献   

16.
110kV变压器中性点(分级绝缘)的过电压保护问题,《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认为棒间隙(半圆头)间隙距离为110±5mm、并联FZ-45(F2-40)避雷器,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湖北电力试研所1984年11日《对110kV变压器中性点采用棒—棒间隙保护的意见》的结论是:采用棒间隙110mm≤L≤115mm,对不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进行保护时,原来的FZ-40避雷器将不起任何作用。因此希进一步研究试验并总结运行经验,对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的完善保护作出定论。  相似文献   

17.
王文生 《电气时代》2005,(6):128-128,131
避雷器是高压电气装置免受雷电危害的重要保护电器。就我国电网而言,防雷技术经历了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和阀型避雷器三个阶段。应用中的问题探讨避雷器技术的进步,对变电站设备的雷电冲击耐受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避雷器从Sic加火花间隙走向无间隙的ZnO避雷器,这是技术上的一次突破。我厂4座35kV降压变电站2000~2002年进行防雷技术改造,将原Sic避雷器逐步更换为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但是,运行至今在6kV系统上共计发生了避雷器爆炸事故4次,并且事故发生当时天气晴朗,无系统接地故障存在,因此可以完全排除雷击和接地的影响。通过对…  相似文献   

18.
330kV线路避雷器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30 kV线路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以及通过避雷器电位分布的实际测量,优化避雷器的均压结构;对安装在杆塔上的330 kV线路避雷器,采用在避雷器高压端加装直径为1m的均压环,在第一节和第二节避雷器元件间安装均压环的均压措施,使得避雷器的最大电位分布不均匀系数小于或等于13.56%,保证了避雷器的可靠运行;提出了避雷器在不同类型的杆塔上的两种安装及避雷器安装点的选取原则.开发的避雷器已在陕西省多条330 kV线路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自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制定和实施以来,3~66kV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瓷外套和有机外套的电站、配电和并联补偿电容器避雷器,以下简记为MOA)的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以下简记为U_r和U_c)的规定就存在争议,其焦点主要表现在: a.U_r是沿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额定电压的数值,还是按照U_r的定义规定一个合适的数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空气间隙放电路径发展的分散性和随机性,分别对棒–棒间隙、棒–双棒组合间隙击穿特性,放电路径选择特性及放电路径发展随机特性开展研究。试验中考虑了下棒电极头部形状和下棒电极布置方式的影响,并通过静电场仿真计算分析间隙电场不均匀系数对50%放电电压的影响,以及下棒电极头部周围静电场强度对放电路径选择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计算了电极表面放电初始发展角θ,以表征高压棒电极表面放电发展随机特性。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间隙距离为0.4~1.2 m时,间隙电场不均匀系数越大,间隙50%放电电压越低。间隙距离相同情况下,下棒电极头部曲率越大,头部周围场强越大,越容易产生迎面流注,则被击中的概率越大;间隙距离对放电路径选择性有影响,下棒电极头部形状相同的情况下,间隙距离越小,该间隙下棒电极头部周围电场强度越大,越容易产生上行流注,则被击中的概率越大。空气间隙距离增大会减少下棒电极对高压棒电极放电初始发展方向的约束力,高压棒电极头部表面下行流注的发展方向随机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