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拱支网壳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拱支网壳结构体系是在综合了网壳(网架)及拱结构等优点的基础上,构思出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杂交结构形式.为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本文制作了以K6-4型(Kiewitt型)单层网壳结构为基础所构成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拱支网壳结构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同时还采用一个同尺寸的纯单层网壳模型作对比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拱结构的参与,该杂交结构的受力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由索穹顶与单层网壳组合的空间结构形式,该结构不仅充分利用了索穹顶的受力特性,而且发挥了单层网壳便于铺设刚性屋面板的优势。给出了葵花型、肋环型、Kiewitt型、鸟巢型4种索穹顶结构与相应网格布置的单层网壳的组合结构形式,结构顶部可采用封闭和开口两种形式。定义了索穹顶与单层网壳之间连接杆的荷载传递系数、索穹顶和单层网壳的支座竖向反力分配系数。以葵花型索穹顶与单层网壳的组合结构为例,探讨了结构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及结构的矢跨比、预应力水平、网壳杆件截面等参数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外荷载越小、矢跨比越小、预应力水平越大和网壳杆件截面越小,索穹顶承担的外荷载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3.
周边双层中间单层球面网壳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任雅岚 《钢结构》2009,24(6):28-31
目前,对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稳定性相关的研究工作不是很多,对于不同形式的Kiewitt(凯威特)型局部球面网壳的稳定性已经有一定研究,但缺乏对Kiewitt型与Schwedler(联方型)型这两种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的局部双层网壳进行结构非线性稳定性屈曲分析的比较。基于离散化假定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理论,通过对Kiewitt型与Schwedler型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局部双层球面网壳进行屈曲荷载分析,对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的静力稳定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将弧长法与Newton-Raphson方法结合,对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屈曲稳定性的全过程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考虑了初始缺陷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这两种常用结构形式的网壳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它们的受力特点,并给出合理的构造建议。  相似文献   

4.
单层脊线式叉筒网壳与膜型网壳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叉筒网壳是由柱面网壳交贯而成的新型网壳结构 ,根据相贯线的特点可分为谷线式和脊线式两种基本形式 ;膜型网壳是参照膜型扁壳的成型方式设计的。脊线式叉筒网壳在造型上最明显的特点是光滑的圆柱面交贯形成脊线 ,曲面在脊线处发生突变 ;而膜型网壳曲面则是完全光滑的。为了探讨脊线的造型特征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将覆盖平面同为正方形的单层脊线式叉筒网壳与膜型网壳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扬子石化50万t/a醋酸配套工程公用工程两台直径39m罐顶钢网壳结构的计算分析对比,提出了在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划分形式上采用空间三角形网格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比空间四边形网格(子午线型网壳)更为合理,并指出了子午线型网壳在国内大型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应用中存在的强度及稳定等安全性问题,同时对两种网格形式的网壳进行了工程应用上的特点归纳。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扬子石化50×104t年醋酸配套工程公用工程两台直径39m罐顶钢网壳结构的计算分析对比,提出了在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划分形式上采用空间三角形网格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比空间四边形网格(子午线型网壳)更为合理,并指出了子午线型网壳在国内大型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应用中存在的强度及稳定等安全性问题,同时对两种网格形式的网壳进行了工程应用上的特点归纳。  相似文献   

7.
何艳丽  杨宏林  王肇民 《工业建筑》1999,29(6):30-32,44
板锥网壳结构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通过一算例对此结构进行了静动力性能分析,并与普通的网壳结构加以比较。该结构无论是在外观、选材,还是受力性能方面,它都较普通的网壳结构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司炳君  董伟 《钢结构》2005,20(6):8-11,32
索承网壳结构是由单层球面网壳和去掉上层索的张拉整体结构组成的一种合理的新型空间结构。以某45 m跨度的体系为算例,对相同跨度下的肋环型和凯威特型索承网壳的承载力性能做一比较,分别讨论了两种结构形式的拉索预应力取值、矢跨比大小、半跨荷载的影响。通过分析其构件内力、节点位移及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这一跨度下两种体系的优缺点,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TMD系统在单层柱壳振动控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单层圆柱面网壳结构动力性能的特点 ,本文对于这种结构采用TMD系统减震是否合适进行了分析。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对两种形式的单层圆柱面网壳进行了控制效果的比较 ,并得出了一些工程设计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板锥网壳结构是一种受力性能合理 ,技术经济效益良好的新型空间结构形式。本文提出板锥网壳结构的合理结构形式和分类 ,对其锥体单元进行形体分析 ,并对板锥网壳结构的选型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保温砌模带缝剪力墙和普通剪力墙两层有限元模型.对两种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时程分析.研究表明:保温砌模形成的带缝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弹性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刚度降低较小,具有与普通剪力墙良好的抗剪承载力.地震设防烈度范围的时程分析表明,保温砌模结构的层间位移和位移角都较小,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考虑盾尾壳体的初始几何缺陷及中空层合板构造,对超大直径(D14.0 m)盾构的盾尾在大深度水土压力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建模分析。分别建立理想圆壳、缺陷圆壳、理想层合板和缺陷层合板4种结构分析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对4种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缺陷层合板模型在极限承载情况下最大变形为18.8 mm,最大等效应力达304 MPa,远超过理想圆壳模型的最大变形(3.6 mm)和最大等效应力(71.6 MPa),说明盾尾局部区域已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在超大直径盾构的盾尾设计时应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和中空层合板构造对盾尾变形和应力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带缝剪力墙和普通剪力墙两种有限元模型,对两种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时程分析。研究表明:带缝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刚度降低较小,具有与普通剪力墙良好的抗剪承载力。地震设防烈度范围的时程分析表明,受力更集中,使剪力墙更加容易破坏,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不影响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前提下,对双曲冷却塔塔筒下部半径和下支柱斜率进行微调,并分析了其对结构动力特性、承载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塔筒下部子午线形对结构的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结果影响甚微,下支柱斜率等于或略小于塔筒下缘斜率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基频,提高其抗风性能。塔筒下部区域斜率的突然下降或持续快速下降均会使附近环向膜应力及环向位移发生突变,也因此可能使局部稳定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在设计中应保证塔筒下部区域的子午向斜率与上部斜率一致缓慢下降,使应力分布连续平缓,同时又可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满足局部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常玉珍  吴敏哲  邹君 《工业建筑》2006,36(Z1):602-606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施工时需搭设拆除临时模板,而纯钢网壳使得工程造价偏高,所以能够克服这两方面不利因素的新型组合壳体结构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并研究了7类新型组合壳体结构,对这些壳体的结构特点、截面形式、受力性能以及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组合壳体结构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残余应力对等截面H型钢梁屈曲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工作平台,基于非线性板壳有限元理论,采用壳单元对等截面H型钢梁考虑双重非线性的全过程分析,从而对其屈曲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变化构件腹板、翼缘的残余应力峰值,从荷载一位移曲线、承载力、变形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残余应力对等截面H型钢梁屈曲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沥青松弛试验和显微结构观测为基础 ,分别对由几种典型改性剂和几种典型沥青材料按相同改性配置工艺组成的不同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和结构测试分析 ,探讨改性沥青组成结构与沥青低温松弛特性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车建仁 《山西建筑》2011,37(14):200-202
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产权管理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地下空间产权调查信息化管理的思想与方法,从而创造性地搞好地下空间的地籍与房产测绘,以便更好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产权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介绍半整体式桥台桥梁合成梁式结点的构造、所用材料和施工顺序。用ANSYS有限元通用程序建立该结点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模型的受力性能及不同参数对其的影响;同时还与其它结点构造的受力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供该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velops a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approach to municipal governance, infrastructure, and property institu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dense matrices of institutions in cities are co-evolutionary and path dependent. Property, infra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regulating capital investment in cities, structure urban change, protect and structure property’s meaning and value, and demonstrate enduringly different approaches between jurisdictions. The institutions in place when land is urbanized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forms of urban property and the accompanying infrastructure created. The primary positive feedback that contributes to path dependence in cities flows from existing sets of property in any given jurisdiction. Citi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are path dependent landscapes of property that are differentiated primarily by the enduring imprint of the institutions that produce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