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用不同牌号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作为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的流动改性剂,通过对共混物流变转矩、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及力学性能的分析;探讨了配比对UHMWPE/PE共混物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中等摩尔质量的PE改善UHMWPE的加工流动性效果较好,流动性越好的中等摩尔质量PE对UHMWPE的流动性改善效果也越显著;但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茂金属聚乙烯的共混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港  陈晓媛  黄锐 《塑料科技》2002,(3):1-3,11
对三种茂金属聚乙烯 (mPE)做了DSC研究。将茂金属聚乙烯同传统聚烯烃 (HDPE ,PP ,LDPE)进行了共混研究 ,结果表明mPE的加入提高了LDPE的拉伸性能 ,使HDPE和PP的拉伸强度下降 ,但mPE含量在 2 0 %~2 5 %的范围内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很小。mPE的加入大大提高了PP和HDPE的冲击性能。对mPE/LDPE共混物吹膜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 ,探索了吹膜的工艺条件 ,以及薄膜的拉伸性能、撕裂性能与共混组成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得到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研究了共混时间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流变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时间的增加,UHMWPE和LDPE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但UHMWPE/LDPE(50/50)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逐渐升高,流动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通过添加聚丙烯(PP)和交联聚丙烯(PP-X)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改性,研究了UHMWPE及其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200 r/min滑动速度下,当PP或PP-X的质量分数为30%时,UHMWPE/PP的摩擦因数降至0.13,降幅达38.1%,磨痕宽度降至5.05 mm;UHMWPE/PP-X的摩擦因数降到0.12,降幅达42.9%,磨痕宽度则降至4.50 mm,UHMWPE/PP-X具有更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负载增大,UHMWPE及其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降低.磨损时间小于60 min,UHMWPE及其共混物的摩擦因数和磨痕宽度变化不大;超过60 min,摩擦因数和磨痕宽度均增大,UHMWPE/PP-X的增幅最小.高速滑动下UHMWPE/PP-X的摩擦磨损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5.
选用三种不同表观黏度的聚丙烯(PP)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PP复合材料。通过调控PP摩尔质量、共混时间以及共混物组成比,分别研究其对UHMWPE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P可以有效改善UHMWPE的流动性。PP摩尔质量的降低、共混时间的增加和PP含量增加,均会降低UHMWPE/PP共混物的表观黏度,提升材料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拉伸流动支配的叶片挤出机的结构及其熔融塑化过程,利用该设备制备了碳纤维(CF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研究了CFs和UHMWPE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图像表明,拉伸流动支配的叶片挤出机对CFs和UHMWPE有很好的分散混合效果;DSC分析结果表明,低含量的CFs和UHMWPE可以协同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度;加入适量的CFs和UHMWPE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明显提升,当UHMWPE含量为8%、CF含量为12%时,CFs/UHMWPE/HDPE共混物拉伸强度与HDPE纯料相比,提高了23.4%;与CFs/HDPE共混物相比,加入UHMWPE可以有效缓解共混物冲击强度的降低,当UHMWPE含量为12%时,CFs/UHMWPE/HDPE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与CFs/HDPE共混物相比,提高了29.7%。  相似文献   

7.
PP/UHMW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炳海  陈勇  安峰 《塑料工业》2003,31(7):9-13
采用不同结构的聚丙烯(PP)分别与不同流动性能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共混,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PP和UHMWPE类型的适当匹配对共混物性能的提高非常重要。流动性较好的UHMWPE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较小的嵌段共聚型PP(PPB)增韧增强效果突出,常温缺口冲击强度可达74.2kJ/m^2,断裂伸长率大于700%;同时共混物的强度和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PPB/UHMWPE二元共混物中加入适当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能够起到“减粘”和“增容”作用,有利于共混物性能,尤其是抗冲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将一定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引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构成共混体系,通过对共混体系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拉伸屈服强度、弯曲性能、冲击强度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UHMWPE对UHMWPE/HDPE共混体系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添加PP和自制交联聚丙烯(PP-X),使用双辊开炼和Haake密炼的方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改性,并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熔体流动速率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系统研究了UHMWPE、UHMWPE/PP、UHMWPE/PP-X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变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等.结果表明,当PP和PP-X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30%时,UHMWPE的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熔体流动性能增加,摩擦磨损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将均聚型聚丙烯(PP)、耐磨助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共混,制备了PE-UHMW/PP共混物,研究了PP含量及耐磨助剂对PE-UHMW/PP共混物流动、力学与耐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能有效地改善PE-UHMW的流动性能,PE-UHMW/PP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和热变形温度均随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耐磨助剂后,当PP的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但断裂伸长率最小,且随PP含量的增加,PE-UHMW/PP共混物的冲击性能降低;PP降低了PE-UHMW的耐磨损性能,加入耐磨助剂后保持了PE-UHMW的高耐磨损性能且对共混物的流动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耐磨型尼龙6合金的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M-200试验机测试了PA6/PE合金及PA6的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A6/PE合金的磨损量显著低于PA6,而承载能力明显高于PA6,通过SEM对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和磨屑形貌进行观察发现,PA6/PE的磨屑呈片状,PA6的磨屑呈卷条状。磨屑形貌与材料性质、磨损量大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UHMWPE共混改性HDPE薄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等摩尔质量聚乙烯(MMWPE)首先对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改性,然后通过两步共混法制备了HDPE/UHMWPE共混吹塑薄膜,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流变性能以及MMWPE对UHMWPE力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改性UHMWPE中的MMWPE的质量分数为40%时,改性UHMWPE的力学性能下降不大,而流变性能大大改善。两步法制得的HDPE/UHMWPE薄膜表面的晶点明显减少,比一步法得到的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20%和12%,比纯HDPE的分别提高45%和21%。  相似文献   

13.
通过DSC、SEM和动态流变法分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UHMWPE/HDPE)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UHMWPE和HDPE具有良好的相容性。UHMWPE/HDPE共混物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当HDPE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共混物的复数黏度明显减小,其流动性变好。UHMWPE能够显著提高共混物的低温冲击性能,当UHMWPE含量超过40%,共混物在-60℃的缺口冲击强度在70 kJ/m2以上。当UHMWPE含量为50%,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2 g/10min,-60℃缺口冲击强度达到77 kJ/m2,使加工性和低温冲击性能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4.
PESU—C/UHMWPE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PESU-C/UHMWPE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其组成及相态结构的关系。实验表明,在PESU-C中加入少量UHMWPE不仅极大地改善了PESU-C的冲击性能,而且对拉伸性能和加工流动性也有明显的改善,而UHMWPE含量超过2%时,共混体系的性能有不同程度降低。相态结构分析表明,UHMWPE作为分散相在低含量时以细微的粒子形态均匀分布于PESU-C基体之中,相态结构稳定,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随着UHMWPE含量的增加,分散相逐渐聚集为微纤状结构,并最终发展为双连续相结构,相态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共混体系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UHMWPE/HDPE共混物的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MFR的HDPE与UHMWPE进行熔体共混。结果表明UHMWPE/HDPE共混物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受体系组成、熔体粘度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HDPE的MFR过高、过低或用量过多,均不利于共混物流动性及综合力学性能的改善。当HDPE作为分散相时,易于实现向UHMWPE高粘弹粒子的渗透、分散及结合,共混物的.MFR及拉伸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比UHMWPE有提高,共混物表现出协同效应;当UHMWPE为分散相或二者熔体粘度比差异过大时,混合效果变差,共混物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在某些中间配比下,二者表现出增链缠结效应,共混物MFR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MMWPE与UHMWPE共混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分别以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作为流动改性剂对分子量不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掺混,探讨了两者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体系中加入成核剂及润滑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在哈克流变仪中将炭黑(CB)与聚苯乙烯(PS)、尼龙6(PA6)共混,研究了CB在PS/PA6/CB共混体系中的分散情况及CB含量和PS与PA6的质量比对PS/PA6/CB共混体系导电性能、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CB在PS/PA6/CB共混体系中只分散在PA6中;PS/PA6/CB共混体系的导电性能随着CB含量的增加而增强,CB的体积分数在20%~40%时,PS/PA6/CB共混体系的电导率增幅明显;PS、PA6两相的微观尺寸随CB含量增加而变小;PS/PA6/CB共混体系中PS与PA6质量比约为80/20时,PS/PA6/CB共混体系的导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UHMWPE对有机PTC复合材料的稳定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传统的熔融-混合方法制备碳黑填充的聚丙烯(PP)/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当P/UHMWPE质量比大于3/7时,碳黑填充PP/UHMWPE复合物的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类似于碳黑填充的纯PP聚合物,但当质量比等于或小于3/7时,复合物所表现的PTC效应非常相似于碳黑填充充的纯UHMWPE聚合物,在复合物中采用粘度非常高的聚合物作为一种组分可以有效消除NTC效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体环氧树脂(EP)反应增容聚酰胺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A6/PBT)共混物。结果表明:E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界面张力,使分散相粒径明显细化;当PA6/PBT=80/20,EP含量为1~1.5份时,共混物的改性效果较好;当PA6用量少于30份或超过70份时,EP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随着EP的加入,共混物的流动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