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工序成本的多元过程能力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的多元过程能力指数在反映企业制造多元质量特性产品能力时存在缺陷,无法反映由于各工序成本的差异而造成的工序能力重要性的差别.基于此,从企业工序质量控制和工序成本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构建了基于工序成本修正的多元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最后,通过修正得到的多元过程能力指数,一方面优选企业的质量改进或控制方案,另一方面判定企业在同类产品制造中的实际质量控制能力和过程成本损失差异.  相似文献   

2.
周驰  邓富民 《工业工程》2011,14(4):78-81
多元质量特性过程能力指数的求解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简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利用粗糙集与四分位法,给出了计算多元质量特性过程能力指数的一种新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产品特性过程能力波动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美国波音公司“先进质量体系”(AQS)中对产品过程能力波动研究的新方法,提出能力指数Cpk的新概念,它能更合理、更全面地反映系统、随机因素对过程能力的影响,还给出了各种特定情况下的Cpk值的计算方法,进而引伸出满足产品关键特性过程能力指数Cpk值的最低界限,为实施产品过程控制,推进连续质量改进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过程能力指数是过程能力大小的一种定量描述,通过对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和判断,就能够定量的对卷包在线质量控制系统进行评定,从而判断卷包在线质量控制系统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非正态过程能力指数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志友  田澎  王浣尘 《工业工程》2005,8(1):29-32,44
非正态分布条件下过程能力指数的研究是目前关于过程能力分析中的热点之一。针对该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正态性假设的重要性,指出导致质量特性呈现非正态分布的原因及其后果,以及如何进行质量特性分布的一维和多维正态性检验。对非正态过程能力指数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类,简要指出在非正态过程能力指数研究中需要继续深入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林强  王轶杰 《工业工程》2010,13(3):99-104
提出通过分析供应商过程能力,对其潜在质量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针对特定的质量特性,计算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根据关键指标和相关资料计算供应商的真实风险系数,确定供应商风险程度划分的依据,并通过建立供应商来料质量的风险预警系统,判断供应商的风险水平,确定相应措施。实例证明所提方法可行且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过程能力指数在单个实验室能力验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个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验证结果评价为主要目的,尝试过程能力指数和有偏移情况下的过程能力指数在单个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的实际使用,解决测量审核缺乏综合评价指标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加工过程产出合格率的过程能力指数Cpc,并推导了Cpc指数与过程合格率之间的弹性系数。指出:相对于传统过程能力指数来说,Cpc计算简单,含义明确,不受过程分布特性的影响,可适用于双边或单边规格限情况,尤其是Cpc指数相对产出合格率非常富于弹性,可以有效反映过程质量的波动情况。为了获得Cpc,指数的概率分布及相关统计推断,利用Bootstrap抽样技术,对Cpc样本估计量的分布情况进行仿真处理,得到Cpc的经验分布及其置信下限,为更有效的使用该指数提供了概率依据。最后对Cpc指数的具体应用给出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Taguchi过程能力指数Cpm和Cpmk不同于传统的指数Cp和Cpk,指出Taguchi指数反映的是过程输出满足质量损失要求而非合格率的能力;提出均值和标准差变化对不同指数有着不同的影响,指数Cpk比Cpm对标准差的变化更敏感,指数Cpmk对均值的变化最敏感;分析了指数Cpk与合格率的近似对应关系,Taguchi指数与合格率没有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但存在对应区间.通过讨论认为,实践中选用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组织的不同质量目标--短期合同要求还是长期"卓越质量".  相似文献   

10.
非正态过程能力指数估计及抽样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稳定的加工过程不一定满足正态性假设,使得传统的过程能力指数度量失准。为此介绍总结了若干种数据转换方式,将质量特性的分布映射为正态形式,在此基础上再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讨论了过程能力指数置信下限与抽样容量、批量产品不合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了非正态分布条件下加工过程抽样方案的设计流程。以某曲轴加工过程为例给出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晋  彭华  游春华 《工程力学》2012,29(11):272-276,301
通过理论分析证明曲率模态差指标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曲率模态节点处损伤不够敏感,二是不能有效反映损伤程度。对曲率模态差指标进行改进,提出叠加曲率模态改变率指标,理论上克服了原指标的不足。采用连续梁算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指标能够同时反映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较曲率模态差指标更加优越。最后提出了基于新指标的单元损伤因子估算方法并验证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忠献  杨晓明  丁阳 《工程力学》2007,24(9):1-7,42
提出一种采用结构动态响应的统计特征作为损伤指标的神经网络损伤识别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首先,通过敏感性分析,分析了采用结构动力响应的统计特征作为损伤指标的可行性;然后数值模拟了一三跨连续梁采用结构位移方差作为损伤指标的神经网络损伤识别过程,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准确的识别出单损伤和多损伤工况中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最后进行一组两端固定的简支梁模型实验来验证所提出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损伤工况,神经网络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结构中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对于双损伤工况,神经网络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损伤位置,而损伤程度识别略有偏差。最后得出结论,采用结构动力响应的统计特征作为损伤指标的神经网络损伤识别方法是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计算结构可靠度指标的修正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次二阶矩法可靠度指标分析中验算点的计算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修正迭代算法。基于对文献已有迭代算法无法收敛原因的认识和讨论,提出一个迭代迂回振荡的判据,并在检测到迭代迂回振荡后,在经典的HL-RF迭代算法的基础上采用插值技术引入验算点的校正解。数值算例表明:该修正迭代算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迭代过程迂回振荡的问题,与经典的HL-RF算法以及文献已有算法相比,在迭代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大跨斜拉桥扁平钢箱梁的多尺度损伤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幼亮  李爱群  缪长青 《工程力学》2007,24(7):99-103,121
以润扬大桥斜拉桥为分析对象,提出了扁平钢箱梁结构的多尺度损伤分析方法。采用子结构方法将钢箱梁结构全尺度动力响应和细节尺度构件损伤相互衔接实现多尺度损伤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模态曲率、模态应变能、模态柔度和斜拉索索力指标的损伤识别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无噪声情况下,除了模态柔度指标不能够正确识别钢箱梁腹板损伤以外,各损伤指标均能正确识别其余所有损伤工况。(2)对大多数情况,柔度指标的抗噪性最好,曲率指标和应变能指标次之,索力指标最差;(3)应变能指标和柔度指标在钢箱梁结构损伤定位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定性立体模型的包装机械可装配/拆卸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包装机械可装配/拆卸性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以定性的位置和形状为基本信息,通过分析零件的可移动性和移动方向,进行零件的装配/拆卸性分析.研究表明,使用该方法有利于推广应用高水平的包装机械可装配/拆卸性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丰  李宏男 《工程力学》2018,35(12):194-202
将等效单自由度(SDOF)体系假设与Pushover分析方法相结合,建议了一种简化的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给出损伤指数R与结构反应限值和抗震三水准的对应关系。根据结构抗震失效概率公式给出结构地震损伤概率计算方法,进一步得到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损伤指数期望值Re,用以评估结构的地震损伤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简化IDA的结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方法,按照不同场地设计了三幢结构模型,选取了典型地震动记录作为结构的水平地震动激励,对结构模型进行了IDA、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损伤评估。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基于简化IDA的结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计算量小,易于操作,但得到的结构损伤值较大,抗震评估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截尾概率分布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福友  陈艾荣 《工程力学》2006,23(11):52-57
基于概率分布理论,建立了截尾概率分布分析模型;为便于截尾概率分布可靠性分析,提出了计算可靠指标的新优化模型,该模型无需对概率分布进行当量正态化,也无需知道概率分布类型信息;给出了截尾概率分布在给定子区间内产生随机数的方法,使得MonteCarlo抽样成为可能。算例结果表明,截尾概率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会使可靠指标提高,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The model correction factor method (MCFM)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irst-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FORM) to solv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problems involving integrals of non-Gaussian random fields. The approach replaces the limit-state function with an idealized one, in which the integrals are considered to be Gaussian. Conventional FORM analysis yields the linearization point of the idealized limit-state surface. A model correction factor is then introduced to push the idealized limit-state surface onto the actual limit-state surface. A few iterations yield a good approxim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index for the original problem. This method has application to many civil engineering problems that involve random fields of material properties or loads. An application to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foundation piles illustrates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准确而高效地求解结构体系中多个构件的可靠度水准对结构维护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学者将蒙特卡洛法和响应面法用于此类可靠度分析。然而,蒙特卡洛法所需结构分析次数取决于失效概率的量级,通常计算成本较高。而响应面法的所需结构分析次数取决于杆件数量,当其数量较多时同样有较高的成本。鉴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点估计和最大熵原理的结构体系多构件可靠度分析方法,其所需的结构重分析次数上限与杆件数量无关,计算过程简便无需迭代。首先,通过引入自适应交叉项判定和双变量降维近似模型求解各杆件的前四阶矩;然后,根据各杆件的前四阶矩,采用最大熵原理求解各杆件的可靠度指标;最后,通过多个算例对比了蒙特卡洛法、响应面法和建议方法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建议方法所需的结构重分析次数远少于蒙特卡洛法和响应面法,实现过程简便,且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的阻尼建模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淡丹辉  孙利民 《振动与冲击》2007,26(2):121-123,137
提出一种统一的阻尼模型的定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设计一套用于评价各种阻尼模型的标准测试案例。分析工程结构动力学建模过程中几种已有的阻尼模型和一种新的阻尼模型——单元化阻尼比法,给出其各自的程序实现。通过标准测试案例的数值测试,比较这些阻尼建模法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阻尼特性单元化比总体考虑的阻尼特性更趋合理,而单元化阻尼比法则在控制结构总体模态阻尼比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