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两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但能源供需形势和贸易形势却各有不同。综观全球能源市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消费趋于稳定甚至下降,能源消费中心继续"东扩",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动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驱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石油供应严重短缺,同时天然气需求强劲,供需缺口也在逐年扩大,油气资源供应保障程度不容乐观。反观美国,其能源消费已基本稳定,且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特征明显,煤炭呈供应过剩局面;页岩气革命助力美国成为油气生产大国,石油进口量大幅下降,距离"石油独立"目标越来越近,而"天然气独立"目标已实现。中美能源结构互补性强,美国能源产品具备价格优势,但中美能源贸易量受贸易争端影响骤然下降。未来中长期内,中美两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明显不同,但中国作为能源进口大国,美国作为能源出口大国,两国能源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应当破除能源产品关税壁垒,加强与美国的能源合作,这既有利于缓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美国能源政策的转变与国际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化石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就业增加。在鼓励化石能源发展的能源战略下,得益于页岩油气革命,美国在2019年已经实现了石油贸易顺差,其能源政策的重心也逐渐从"能源独立"转向"能源主导"。而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虽然对煤炭产业有所促进,但仍无法改变其日渐衰落的趋势。美国页岩油产量的迅猛增长将造成世界能源市场供应过剩,同时也将加速改变现有的国际能源格局和能源地缘政治,能源已然成为美国一项强有力的政策工具。无论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其"能源主导"发展战略的实施。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对我国的油气市场、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面对挑战,我国应正视自身能源需求,弱化美国能源政策变迁带来的风险。中美两国就能源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应该是可以预期的,而中美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应仅限于能源进出口,在能源技术、企业交流方面也应加大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和不断升级,中美能源合作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合作不断减少,博弈不断加剧,中美能源关系面临全面恶化的风险。从根源上看,中美能源博弈的加剧是因为两国在能源安全观和能源利益方面存在难以弥合的分歧,而特朗普政府"能源主导"政策和对华发动贸易战则分别是中美能源博弈加剧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目前,中美能源博弈加剧,但合作的基础仍存,尤其在能源贸易和清洁煤炭技术方面的合作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正>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成果,推动中美能源合作,11月15日,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商务部在浙江宁波联合举办第十七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此次论坛紧扣两国合作进展,以天然气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以及政策对接为主题,来自两国业界和政府的150余位专家和代表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和交流,推动已有成果落地,探索新的合作可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美国能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是全球油气生产大国,与日本的经济互补性强,但双方的能源合作尚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俄对日石油出口仅占日本石油进口总量的4%,在日本进口的LNG中来自俄罗斯的气源仅占9%,两国在油气合作方面应该大有潜力可挖。中日两国一直在寻求通过油气进口多元化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日俄能源合作对中俄能源合作会带来冲击和影响。对于与中日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所持态度一直比较中立。俄罗斯采取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出口多元化的对外能源合作策略,而且其油气出口重心不在亚太地区,再加上日本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意图,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中日在与俄能源合作中的竞争不可避免,且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日本一直在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上排挤和提防中国,争取与俄罗斯开展长期稳定的油气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中日两国在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中的竞争关系,树立竞争意识,力争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行业结构变革的机遇。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6.
于宏源 《能源》2013,(2):82-83
随着美国油气自给率的增加,中美两国因能源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正在降低,能源安全正在向其市场属性回归。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及东南亚第一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巨大的能源需求潜力及良好的经济活力,使其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印尼拥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然而相比化石能源,印尼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国际能源转型、环境保护等因素的不断刺激,印尼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为了优化能源结构、获得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印尼政府正在着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并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和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包括制定和颁布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优惠的电价政策、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激励计划等。此外,印尼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等环境较为稳定,具备良好的投资与合作潜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在积极寻求国际机遇。近年来,中国和印尼在油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已经开展了部分合作,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未来中印两国在可再生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合作空间十分巨大,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和项目合作有望成为该领域今后的合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两个国家,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采用1990~2019年相关数据,对中美经济、碳排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美经济总量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差距仍较大。中国碳排放总量始终处于增长态势,但人均碳排放量水平不高,碳排放强度较高,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弱脱钩性;而美国近期碳排放量呈减少态势,人均碳排放量较大,碳排放强度较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强脱钩性。散点图分析结果证明,中美经济与碳排放量的相互关系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通过对中美经济、人口、电力能源消费占比及碳排放等数据的整理分析,搭建STIPRAT评估模型,研究论证中美碳排放与电力消费的相互关系。线性回归模型数据表明,中国电力能源消费占比的提高有利于碳减排工作的开展;而美国由于电力能源消费占比长期保持在较平稳水平,线性回归模型数据拟合优度(R-squared)偏低,拟合可信度不高。根据模型拟合参数,建议我国要采取加大电力在能源消费终端利用率,提高电力能源的发电效率,增强清洁能源在电力供应侧比重等措施,以促进中国碳达峰的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国能源的思考》文章中提出了能源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我国石油勘探尚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天然气勘探仍处于大发现时期,资源有较大潜力。油气勘探开发的新技术将有力保障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前陆冲断带、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和成熟盆地精细勘探和海域等领域将成为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针对加快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文中提出了4点建议:(1)以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为主体,加快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2)加快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3)加快我国低品位(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4)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海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快"走出去"步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连年升高,在积极寻求海外油气资源的同时也很注重进口来源多元化。加拿大油气资源丰富,政治稳定,为了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油气出口格局,也在努力实现油气资源出口的多元化,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中加两国已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加拿大对华石油出口量达到2.98×10^4bbl/d,两国油气合作发展迅速.并购交易活跃。但在中加油气合作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加拿大油气合作项目大都为油砂和页岩气资源,项目投资大、风险高;加拿大是自由党和保守党两党轮流执政,使得对外油气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美国会利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影响力,对加拿大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进行干涉;同时中国石油企业也存在自身发展不足、对加拿大市场重视不够等问题。为促进中加油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应加强两国政府层面的长效协调沟通机制,构建良好的政府间互动关系,拓展油气合作领域范围,建立中美油气合作互信交流机制;中国石油企业要做好长期规划,准确定位加拿大油气市场,认真评估潜在风险,加强油气合作项目评价,探索“最佳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是世界第五大能源生产国,是重要的油气生产国,也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美加两国能源供需高度依赖,地理优势不言而喻,因此两国油气合作十分紧密.但近年来美国“能源独立”的形势锐不可当,基于政治和经济考量,加拿大正在考虑油气出口贸易渠道多元化,重视扩大与亚洲新兴市场的合作.中国企业如何在这一轮合作中寻找既符合国家利益又适应他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合作之道,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该文是2009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论坛"的综述。文章提出中美两国清洁能源合作的基本框架,对两国未来在此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了一些地区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清洁能源战略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2010,(11)
<正>综合类中美合作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成果发布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美合作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咨询项目成果发布会11月8日在京举行。报告对两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技术能力以及政策、经济性和市场规模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同时对未来能源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中美两国在这个领域合作的作用、模式和经验等进行了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是美国乐意参与的,但中美能源行业的合作并没有那么乐观,挑战依然存在。中美两国共同签署《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5个月后,4月15日,美国商务部长潘妮·普利兹克和能源部长欧内斯特·莫尼兹率领的"总统贸易代表团"开始寻求中美能源环境合作的机会。普利兹克表示,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水电上具备了竞争优势,而美国公  相似文献   

15.
中印两国能源需求增长迅速,保障电力供应成为改善能源服务的重要手段.两国在发电与输配电的设备和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良好的合作基础,经历了从设备贸易到项目承包的快速发展.但是印度方面对我国电力企业仍存有顾虑,近几年调整了政策法规收紧市场环境.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增进同印度官方的沟通,帮助我国企业了解当地情况,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同时电力企业自身也需加强成本控制,调整经营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报道     
两年内中国有望成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表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使用能源,是中国能源发展最根本的途径。他透露,按照初步估计,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能源投资市场将形成10万亿元以上的规模,未来两年内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许永盛指出,保证能源供应必须掌握四项要点:首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使用能源,是保证能源长期稳定供应的最根本途径。第二,就是立足于国内。目前我国拥有一定的资源潜力,煤炭资源丰富,天然气还处在勘探的早期阶段,大约还有37万亿m3的石油天然气储量,风能、水能、太阳…  相似文献   

17.
《能源工程》2011,(1):34-34
美国行业专家理查德·沃特里奇最近表示,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加强合作符合双方最佳利益。沃特里奇是投资银行家,拥有近30年国际金融投资经验,尤其是在能源行业颇有建树。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以其丰富的油气等资源储量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中哈能源合作具备很好的现实基础,两国在能源供需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能源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但中哈能源关系不仅受到双边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各大国极力谋取哈萨克斯坦能源的战略行为,为中哈能源合作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以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为代表。研究结果表明,两国能源合作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多方面的助力与阻力并存:地理位置相邻、政策对接顺利、全球能源形势有利以及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等条件,助力中哈深化能源合作关系;而哈萨克斯坦国内社会矛盾与中亚国家间矛盾突出、国际能源竞争激烈以及"中国威胁论"等阻力则阻碍了两国能源合作的推进。因此,应该加快建设中亚能源走廊以挖掘里海周边地区的能源潜力,坚持"走出去"战略,多元化能源合作方式,完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联合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应对风险,妥善处理好相关利益国的竞合关系,以促进两国能源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升温。  相似文献   

19.
能源安全是大国安全和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对"能源安全"的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美国政界与学界关于能源安全都强调美国利益和美国霸权,确保石油美元机制的稳定运行。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核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对本国需求的满足和安全的保障能力,面向世界构建安全共同体。中美同为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深度依赖煤炭,美国倾向于石油和天然气。整体上中美的常规能源储量存在客观差距,未来中国的常规能源储量不容乐观。近年来美国国内石油生产能力正在迅速提升,一次能源消费处于小幅波动、总体趋稳的状态;而中国在2008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一次能源消费国,且中美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美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压力明显低于中国,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更为紧迫、形势更为严峻。中美都高度重视且都在切实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预见,中美在未来能源革命竞争中,重点在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和能源网络布局。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合作需要超越资源性合作,走向综合技术研发合作。中美需要将能源与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紧密结合,共同引领世界能源合作与能源治理。  相似文献   

20.
<正>伊朗油气产能和出口量的释放,将对全球油气供需形势产生深远影响。2016年年初至年中,欧美制裁或将撤销,预计将有大量浮仓释放。伊朗原油日产量有望提高30×104~50×104bbl,出口量有望提高50×104bbl/d左右。2016年年中至年底,伊朗逐步加大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上游投资逐步加大,部分关闭油井重启,其日产量将比当前提高80×104~100×104bbl。同时,近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增长缓慢。美国"页岩油气革命"使得北美油气进口大幅度萎缩;欧洲能源消费触顶,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石油进口的增长也因此被大幅度抵消。在全球油气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