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金达煤业二采区10号、11号煤层埋藏情况,结合矿井现有的开拓系统及采区巷道情况,分析了二采区巷道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采区巷道布置原则,设计了2种二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经技术及经济比选最终决定:刷扩原南翼运输巷和南翼回风巷,由副井井底车场新掘二采区轨道大巷,并向南平行布置二采区南翼运输大巷、二采区南翼轨道大巷和二采区南翼回风大巷至井田南部边界;刷扩原二采区辅助运输下山和辅助回风下山,并在二采区东翼轨道大巷北侧平行布置二采区东翼运输大巷至井田东部边界。  相似文献   

2.
张春璞 《中州煤炭》2020,(12):20-23
为了做好小沟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在该矿1190B8综采面运输巷、回风巷掘进过程中以及回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应用钻屑法对该综采面运输巷掘进面、回风巷掘进面、回风巷地质构造变化带、回风巷煤柱应力集中区、回采工作面、运输巷支承压力区6个应力集中区进行了检测,使用钻屑量判定指标判定6个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危险性,确定小沟煤矿1190B8综采面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无冲击地压危险。根据1190B8综采面采掘工作面钻屑量测试结果,确定并分析该综采面6个应力集中区的应力集中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澳大利亚高产矿井的综采面装备、巷道系统、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与支护、井下运输、通风及除尘等方面一些有特色的技术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矿井主要运输、回风大巷布置浅析忻州地区煤炭地质勘测设计研究所张效实矿井开拓布置基本包括开拓方式的确定、井筒位置选择、水平划分、井底车场形式、大巷布置(运输及回风大巷)、采区划分与开采顺序,开采计划及水平延深等。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大巷布置,主要运输大巷是...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挖掘矿井有效资源,保证矿井的正常采掘接替,经研究,告成煤矿跨巷布置了1个炮采工作面,对2条大巷上方的护巷煤柱进行了回采。为减少巷道回采过程中对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的影响,针对巷道原有支护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矿井运输和回风大巷加固方案,同时对加固成本进行分析,确定了该工作面布置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6.
义煤集团跃进煤矿-200 m西大巷和西总回风巷是主力运输巷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巷道施工总长相对较大,巷道通风和运输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急需在西大巷和回风巷之间设计一联络车场来减少通风和运输上的压力,所以对-200 m西大巷与西总回风巷之间的联络车场进行了相对贯通。为了确保贯通精度,对贯通测量方案进行设计与选择,并对最终方案进行精度评定,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邢台矿综放面全煤巷道组合锚杆支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80年代以来,我国的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已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但在此项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是综放面运输巷、回风巷的维护问题。全面介绍了在邢台矿综放面回风巷试验成功的锚杆支护新技术,进而分析研究了全煤巷道锚杆支护机理及其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以及采用锚杆支护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矿井的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与安全保障系统各自独立的问题,研究设计了煤流分控中心协同控制系统,分析了协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介绍了协同控制系统组成和业务模型,详细阐述了协同控制系统运行流程。该协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井下综采工作面运输巷、主运大巷以及主斜井的带式输送机集控运行,并根据主运大巷胶带秤的产量计量自动调整采煤机割煤进度,防止主运大巷带式输送机超负荷运行出现故障,最大程度地提高井下煤流运输设备的利用率,为煤流运输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朝川矿戊组煤底板运输大巷下压煤问题,回采压煤要保证底板运输大巷正常使用这一技术难点,通过在回风巷建立岩移观测站,对回风巷围岩的移动变形进行实测,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反算获得了矿区的岩层移动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开采过程中运输大巷围岩的移动变形情况进行预计,分析了运输大巷变形破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下伏工作面开采会对上覆煤层底板运输大巷造成采动影响,原有的砌碹支护不能维持运输大巷的稳定性,在采取必要的加强支护措施后,确保了运输大巷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塞尔比矿井始建于1974年,1991年全部建成。设计年产1000万t,1993出商品煤800万t,估计1995年可以达到设计能力。塞尔比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主工业场地开凿2条胶带斜井,斜井与大巷实行同一长胶带一条龙提升、运输。主工业场地解决煤炭储、装、运。设立5处分区辅助工业场地,各设2个立井,解决人员、物料及设备升降,兼作分区进、回风之用。全矿共开凿立井10个。每分区装备2个综采工作面,全矿共10个回采工作面。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宜兴煤矿1202孤岛综采面在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回风巷瓦斯浓度易超限的问题,通过在1202运巷布置高位裂隙钻孔,在1202孤岛工作面的邻近采空区布置低位裂隙钻孔,喷浆堵漏等措施对其进行治理。现场实测数据表明:采用联合抽采技术措施后,采空区瓦斯涌出治理效果明显,回风巷及上隅角都未出现过瓦斯超限现象,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用线性规划确定锚杆最优下料方案西安矿业学院采矿系韩凤山晋城矿务局成在矿是年产400万t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井田开拓方式采用一对主、付斜井与一对排矸进风、回风立井。该矿在掘进3 ̄#煤层运输机大巷、北翼总回风巷及N_1盘区运输顺槽时,需用φ18的钢筋砂浆...  相似文献   

13.
崖头煤矿平面形状窄而长,原设计矿井通风方式、风井位置选择不适当,回风大巷、运输大巷占压资源巨大。东风井-、300mm水平上组煤运输大巷、-150mm水平上组煤总回风巷共占压煤炭资源333.6万t(气煤78.8万t,肥煤254.8万t)。  相似文献   

14.
三水平北翼皮带巷南段位于3010工作面中,为32采区煤炭运输巷。随着3010工作面回采,该巷将随之报废。为对32采区运输系统改造进行设计,保证32采区正常生产,通过多种方案比较,确定利用四水平北翼第一辅助回风巷作为32采区的运煤巷使用,技术和经济效果都达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受断层影响工作面布置及回采的难题,达到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资源,荣泰矿10202工作面回风巷采用沿空留巷无墙支护技术、运输巷沿断层掘进布置不规则综采工作面。随回采推进,工作面长度不断增加,通过两巷支护设计及工作面机头增加支架、溜槽的方法延长工作面进行回采,创新的解决了荣泰矿综采工作面不规则块段回采的技术难题。对于类似地质条件下不规则工作面回采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鹏  马卫波  郭红强 《煤》2020,29(2):25-27
针对古城煤矿南翼西1号回风大巷穿越顶板上部主要运输巷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采用“锚网索+工字钢矩形棚+浇筑墙体”的过立交施工新方法。即通过加密锚网索提高支护强度,架设25号工字钢矩形棚以及绑扎钢筋、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墙体等方法使南翼西1号回风大巷在过立交期间能够达到足够的强度要求,进而确保上部主要运输巷(即南翼辅运大巷)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为同类条件下的过立交施工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龙峰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矿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4号瓦斯影响是导致瓦斯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设计了增加工作面风量、通风机抽采、正压稀释及总排负压法,对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浓度进行抽排,从现场试验的情况来看,总排负压法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优势,可有效提升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老石旦煤矿031601工作面开采工艺以及煤层高硫煤的特点,对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集中运输大巷3个措施孔灌注氮气,031601工作面进、回风巷防火密闭措施孔灌注液氮,封闭区域内气体组分及浓度、温度等指标均满足工作面启封条件,可以启封复产。考虑到031601工作面封闭前过断层的特殊情况,制定了工作面实施均压通风方式,以采空区自然发火监测监控为主,建立帷幕注氮系统、灌注液态CO_2应急系统,措施孔注胶,采空区喷洒阻化剂,回风巷施工补巷,封堵漏风通道等综合技术措施来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复产,从而实现了031601工作面顺利回采结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南湖一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种优化方案,借助VSE软件对四种方案优化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将三煤胶运大巷改造成回风巷,增加总进风量,可以解决回风大巷风速偏高、矿井局部微风等存在的问题,使得三煤胶运大巷完全定性,较好地满足了现场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斜沟煤矿18201工作面采动对+700 m水平南翼3条大巷破坏严重。因此,对18201工作面材料巷实施了切顶卸压技术,根据材料巷顶底板岩性,确定了合理的切顶卸压孔长度及钻孔间距;并利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对比了切顶及不切顶条件下,辅运大巷的应力分布情况,对+700 m南翼辅运大巷两帮移近量的观测结果表明,该切顶卸压护巷方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