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生产的稳定,通常将焙解与一次还原工艺参数设定不变,利用二次还原工艺参数的调整生产出不同粒度的钼粉。本文使用一种电热全自动16管推舟炉生产钼粉,探讨生产实践过程中二次还原的工艺控制方法对钼粉粒度的影响;对比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物理特性钼酸铵原料对钼粉粒度的影响。最终得到钼粉费氏粒度3.0~4.0μm、4.0~5.0μm、5.0~6.0μm范围的钼粉。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新发明的双层舟皿和传统单层舟皿对二氧化钼进行还原制备钼粉,利用扫描电镜对二氧化钼粉以及钼粉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采用费氏粒度仪和激光粒度仪测定了还原后钼粉的平均费氏粒度和粒度分布,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双层舟皿还原制备的钼粉粒度更细,粒度分布更窄。在制备相同费氏粒度钼粉时,采用双层舟皿还原生产的钼粉粒度分布更窄,粒度分布曲线略为左移。因此采用双层舟皿进行还原,生产效率高,有利于钼制品的成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细颗粒钼粉的低温连续烧结工艺可行性,所制备钼坯的品质、压力加工性能及轧制成0.5 mm厚钼薄板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费氏粒度小于2.0μm的钼粉,利用低温连续烧结工艺可实现钼坯的烧结进程,钼坯烧结密度高、晶粒细小均匀,轧制获得的0.5 mm厚钼薄板的力学性能与对比样品相当。  相似文献   

4.
温度变化趋势对还原钼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不同费氏粒度的二氧化钼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变化趋势下对其进行了氢气还原,分析讨论了温度变化趋势对二氧化钼氢还原钼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钼还原钼粉的过程中,粒度具有"遗传性"。还原过程中温度变化趋势对还原钼粉的微观组织形貌及理化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先高温后低温还原工艺所得样品的颗粒形貌和分散性要优于先低温后高温的还原工艺,粒度和氧含量也要小(低)于先低温后高温的还原工艺。  相似文献   

5.
钠还原钽粉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钠还原氟钽酸钾制得的钽粉的微观结构,其特征是:不同的钠还原方式生产的钽粉有相似的微观结构;同一钠还原工艺,不同工艺参数生产的钽粉,其原生粒子粒径从小于0.2μm到数μm;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不同粒度的钽粉,其原生粒子大小一样。钽粉的原生粒子大小反映了比表面积的大小即比容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钼粉的费氏粒度和K含量是钼粉的两个重要物化指标。文章研究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不同粒度、不同K含量的Mo O3原料对还原产品Mo O2、Mo粉粒度及K含量之间的影响,采用平均粒度测定仪测定了Mo O2、Mo粉粒度,采用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K含量。结果表明,粒度较大的Mo O3对应Mo粉的粒度也相对较大;纯Mo O3原料中K含量越高,经相同工艺还原所得Mo粉的粒度越大;随着一段还原温度的升高,对应Mo O2、Mo粉中K含量都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规律;提高一段还原氢气露点,中间Mo O2、Mo粉粒度、K含量都呈增长趋势;增加一段还原的料层厚度,对应Mo O2、Mo粉中K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稀土掺杂钼粉的粒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小俊 《稀有金属》2003,27(1):202-204
通过对稀土掺杂钼粉的费氏平均粒度,松比,粒度分布等的测试分析,研究了稀土掺杂剂对钼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抑制了钼粉颗粒的长大,改变还原温度对颗粒长大的效果不理想,面采用K含量高的钼酸铵生产的稀土掺杂钼粉,颗粒较大且其粒度分布较好,其在掺杂棒的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给出了提高稀土掺杂钼粉粒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钼粉粒度、氧含量与还原工艺参数间关系的经验数学模型,绘制了单工艺参数及双工艺参数与钼粉粒度、氧含量间关系的函数图象,得出了制备钼粉的最佳工艺,为钼粉的工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钨粉和碳黑粉粒度对超细WC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不同粒度的超细钨粉 (费氏粒度 :0 38、0 41、0 43、0 80、3 6 0、4 5 0、4 5 0 μm)与多种不同粒度的碳黑粉 (费氏粒度 :0 1、0 3、0 5、0 8、4 3、5 3μm)混合 ,在常规碳化工艺 (W +C =WC)条件下 ,( 830~ 1 5 6 0℃ )较宽碳化温度区间内 ,研究了钨粉粒度、碳黑粉粒度对所制备的WC粉的化合碳含量、粒度的影响。在试验中通过化学分析法 ,XRD分析测定WC粉的化合碳、游离碳含量及产物的物相组成 ,并用BET和费氏法测量WC粉的粒度。结果表明 :当采用超细碳黑 (粒度≤ 0 1 μm)时 ,随着W粉粒度变粗 (费氏粒度 0 38~ 4 5 μm)所得WC粉粒度由 0 5 7μm增大到 4 75 μm。碳黑粉粒度对WC粉粒度没有明显影响 ,但碳黑粉粒度对碳化温度、WC粉的化合碳含量、物相组成 ,即WC粉的整体质量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
钼细晶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善原料活性,降低还原温度,制备出粒度小于1.0μm的钼粉。由于超细钼粉具有低温活化烧结的特性,由其压制的坯料在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生产成本低,且烧结钼板坯的晶粒细小均匀。  相似文献   

11.
选取6种Mo-La粉,考察费氏粒度、粒度分布、形貌以及不同烧结温度对Mo-La合金棒烧结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烧结工艺下,随着钼粉费氏粒度的增大,Mo-La合金棒的烧结密度在减小;费氏粒度相同,粒度曲线偏左的钼粉,Mo-La合金棒烧结密度高;颗粒大小均匀的钼粉,Mo-La合金棒烧结密度接近理论密度,而颗粒大小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以3种不同的钼酸铵为原料,采用煅烧、两步还原的工艺制备出钼粉,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粉末费氏粒度、松装密度测试等试验手段,重点研究了钼粉制粉过程中粉末形貌的演变规律及其对粉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钼酸铵粉末团聚组织的均匀性随结晶条件和烘干工艺的改变而变化;钼酸铵、三氧化钼、二氧化钼和钼粉在形貌上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通过调整煅烧工艺可有效改变这种遗传现象;通过选择优质原料和严格控制中间产品形貌,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钼粉。  相似文献   

13.
通过H2-CO共还原法对Fe-18Cr-9W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还原,控制还原工艺的参数制得纳米级Fe-18Cr-9W复合粉末。采用XRD对粉末进行物相分析,并计算晶粒尺寸;采用高倍SEM观察粉末形貌;对复合粉末的费氏粒度、比表面面积、氧含量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粉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高于650℃时制得的复合粉末由Fe和Fe-(Cr,W)两相组成;粉末颗粒呈球形或近球形: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都对Fe-18Cr-9复合粉末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还原温度为700℃,还原时间为90min时。制备的颗粒为平均费氏粒度低于0.58μm。平均BET粒度小于80nm,晶粒粒径小于50nm,粉末氧含量小于0.14%的纳米级Fe-18Cr-9复合粉末。  相似文献   

14.
钼丝抗拉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钼粉粒度、形貌、加工方式对钼丝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选用4种不同费氏粒度、不同形貌的钼粉,经过压制、烧结制成棒坯,随后用轧制、旋锻2种开坯方式加工出钼杆,最后拉成0.18 mm的钼丝。对钼丝力学性能的检测,认为钼粉的费氏粒度小、颗粒分散性好,且采用轧制开坯方式加工出的钼丝具有高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5.
武洲  李晶 《中国钼业》2010,34(6):40-44
利生物学中遗传的概念,针对以钼酸铵为原料经2段还原生产制备钼粉的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还原过程中钼酸铵、二氧化钼、钼粉颗粒形貌、费氏粒度以及杂质元素含量等关键特点的演变过程和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团聚体的形貌演变具有明显的遗传现象,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对于单颗粒形貌,每一代均具有自己本征特点,变异占主导地位,基本不存在遗传现象;费氏粒度的遗传特点是原料钼酸铵颗粒较粗对应产物颗粒较粗,原料颗粒较细对应产物颗粒也较细。杂质元素的遗传也具有明显的特点,易挥发元素、易受污染元素在还原过程中以变异为主;而其他不易挥发、不存在污染的杂质元素以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6.
钼粉的形貌及大小对钼端帽的压制成型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对原料钼粉进行造粒,研究喷雾造粒过程中原料钼粉粒度、粘结剂含量和撒料盘转速等参数对造粒钼粉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钼粉原料粒度Fsss3. 2~3. 4μm,粘结剂含量2. 1%、撒料盘转速11 500 r/min时制备出的造粒钼粉性能最好,将之模压成型并烧结,制备出合格的钼端帽产品,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  相似文献   

17.
钼粉质量控制的回归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O_2氢还原过程所得的数据,经微型计算机处理,获得了钼粉平均粒度、钼粉含氧量与还原工艺参数关系的回归方程,经F检验及t检验,表明该方程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8.
钼粉的粒度对钼制品性能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而与钼粉粒度分级技术对钼制品深加工性能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研究选用了3种不同粒度的钼粉按照Ⅰ级(FSSS≥3.5μm)、Ⅱ级(FSSS:2.5~3.5μm)、Ⅲ级(FSSS≤2.5μm)3个级别进行分级,并将分级钼粉按Ⅰ级钼粉10%,Ⅱ级钼粉80%,Ⅲ级钼粉10%的比例进行配比。通过压型和烧结将原料钼粉、分级钼粉和配比钼粉分别加工成钼板坯,并将钼板坯轧制和冲压成钼箔、钼圆片。检测了钼箔的抗拉强度和杯突值,并统计分析了钼圆片的成品率。试验证明,在钼制品抗拉强度、胀形成形性能以及成品率方面,配比钼粉均优于单一粒度组成的钼粉和未分级的普通钼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钼业》2013,(3):42
专利申请号:CN201110334975.4公开号:CN102337418A申请日:2011.10.29公开日:2012.02.01申请人: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溅射靶材用钼铌合金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1)将铌粉和费氏平均粒度为3~8μm的钼粉按照1∶9的质量比置于混料机中混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可以量化钼粉团聚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即研磨前后费氏粒度比值法,同时探讨了钼粉粒度分布测试中的D90指标能从一定程度反映钼粉的团聚度。当D90较大时,钼粉团聚度相对较高;当D90较小时,钼粉团聚度相对较低。同时使用四钼酸铵、二钼酸铵衍生钼粉做电镜分析,研究钼粉的团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