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尾矿堆坝的不利因素分析,探讨了安全管理、干滩面长度、堆坝坡度、渗透反滤以及浸润线高度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主控因数,制定了相应提高尾矿堆积坝体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泉水沟尾矿坝三维渗流分析及渗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中国锰业》2013,(4):37-39
针对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了4种干滩长度运行工况下的尾矿库渗流场分布情况以及坝体浸润线埋深规律,为尾矿坝的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渗流场渗流量预测计算,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模型和本尾矿坝各部分的渗流计算参数,对坝体设计、排渗设施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游法尾矿水力冲填筑坝的不断加高,库内水位持续上升,逐步形成高势能尾矿坝,库内水位逐渐升高导致尾矿坝内浸润线也逐渐升高,浸润线埋深是影响坝体稳定的关键因素,用三维模拟分析方法对高势能尾矿坝的渗流场情况进行分析是确定坝体稳定性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
司悦彤  侯克鹏  梁强 《黄金》2013,34(3):64-68
针对某尾矿库的现状,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尾矿初期坝和堆积坝坝体的组成结构,开展了尾矿工程特性研究和不同情况下的坝体稳定性研究,并探讨了坝体的灾害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从放矿口至库内尾矿粒径由大变小,堆积尾矿由东向西整体上有西粗东细的特征;选取瑞典圆弧法、毕肖普法等对上游法尾矿库堆积坝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各种情况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25。为了保证坝体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坝体排渗设施安全有效运行,及时降低坝体浸润线高度。基于安全考虑,可依靠增加坝体自重和降低库内水位来减小坝体的滑坡风险。该研究成果能为尾矿库的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温庄尾矿库尾矿坝为研究对象,采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考虑了尾矿坝饱和与非饱和情况下,对现状坝高(+2 310 m)在两种工况下(正常、洪水)的渗流场进行二维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尾矿坝的浸润线埋深、地下水的流速矢量云图、总水头云图和孔隙水压力分布云图等。根据计算结果,对温庄尾矿库尾矿坝的渗流稳定性作出评价,并提出了改善坝体渗流的措施,研究成果可为该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栗西尾矿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勘察、试验的大量数据出发,深入分析了堆积坝体尾矿砂土性状、堆积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研究了栗西尾矿砂土分布规律、物理力学性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高堆尾矿坝深部抗剪指标要显著高于浅部;堆积坝体同一空间位置,同样埋深下干容重指标具有随时间明显增长、渗透系数明显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马进强 《黄金》2021,42(3):76-78
果郎沟尾矿库为甲玛铜多金属矿二期工程配套尾矿库,采用初期坝+膏体上游法堆坝形式,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尾砂渗透系数低、不固结,且坝体浸润线埋深仅10 m左右等问题。华泰龙矿业公司采用气驱排渗技术,在坝体均匀布设特殊结构的竖直和水平排渗管,采用高压气驱和重力自流的联合排渗方式,大大提高了坝体排渗效率,浸润线埋深快速降低至20 m左右,提高了坝体稳定性。气驱排渗技术有效解决了果郎沟尾矿库子坝排渗固结程度低的难题,同时为膏体尾矿筑坝方式及排渗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某钨矿尾矿库坝体渗水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尾矿库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土层渗透性、坝体渗流计算分析以及初期坝坝坡渗水原因分析,提出在初期坝坝面和排渗棱体顶部各增设一排水平排渗管,将坝体内尾矿渗透水及时引至坝坡排水沟后再排往下游,降低坝体内浸润线,以增强坝体稳定性。治理后初期坝坝面水平排渗管日最大排渗量696 m3,排渗棱体顶部水平排渗管日最大排渗量1 326 m3,解决了坝坡渗水问题,标高200 m浸润线比治理前降低了0.99 m,保证了坝体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强降雨作用下铀尾矿库地下渗流流态及坝体的渗流稳定性,以中国南方某铀尾矿库为研究对象,结合尾矿坝实际运行情况,根据相似原理建立坝体物理模型,并利用GEO-studio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验证和预测。结果表明:在2种降雨量的降水压力作用下,各位移监测点的沉降处于整体下降的趋势;浸润线上升高度并不明显,各水位监测点水位先增大后减小,水位监测点1、点4、点5坝体内部已经出现渗透破坏,水位监测点2、点3未发生渗透破坏; 4个位移传感器监测处均出现大幅度的横向位移和沉降,即该铀尾矿坝在2种强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数值模拟浸润线略低于物理模型试验,位移数值模拟值与物理模型试验值相近,说明模拟效果良好,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模拟强降雨条件下铀尾矿坝地下渗流流态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李宗伟 《黄金》2012,(8):46-49
某矿山尾矿库三期扩建设计方案中,堆积高程为734 m时洪水运行的最小干滩长度不能满足要求。为了确定此堆积高程坝体逸出点位置及浸润线情况,进行了三组电模拟试验,即设计方案、管式排渗方案和铺设土工膜方案。试验结果表明,管式排渗和铺设土工膜均可有效地降低坝体浸润线,有利于尾矿库坝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对某尾矿坝的实际工况如不良地质体、干滩面长度、日最大降雨量、排洪系统和爆破振动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可拓学模型,综合全面地判定出对坝体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结果表明:日最大降雨量、不良地质体和排洪系统对坝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经可拓模型综合计算得出,尾矿坝稳定性综合安全评价等级为IV级即(不稳定).该研究结果可为矿山有针对性的对尾矿坝进行监测与防治提供指导,并可节约成本,提高安全防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个经济合理、成本可控的工艺流程是尾矿库回采锂资源项目可行的前提条件。以宜春市某个已经闭库的尾矿库为例,探讨了尾矿库回采锂资源,获取碳酸锂、钽铌精矿等主产品的采选冶工艺技术流程,分析了尾矿库调排洪能力、堆积坝干滩长度、边坡稳定性、排洪系统设施等几个影响实现安全回采尾矿库锂资源的关键因素。分析认为:尾矿回采必须保证尾矿库的调排洪能力和尾矿堆积坝的干滩长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安全作业保障尾矿坝边坡的稳定和排洪系统设施的有效性,同时还须加强安全监测,做好回采过程中的尾矿库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山整合,打造绿色、和谐矿山的需求日益趋烈。矿山为极限利用矿石的可选性,就需进一步将尾矿粒度变细,将其有用成分最大化选别出来。湖南郴州某矿山主要生产钨、钼、铋和萤石等多金属矿,该矿山一在用尾矿库尾矿平均粒级dcp=0.038 mm,尾矿粒度-0.074 mm占82%,加之入库入量多,导致该尾矿库浸润线偏高、主坝和副坝坝坡面出现部分沼泽化现象。文章对该尾矿库浸润线偏高的原因进行探析和研究,提出清污分流、增设大口辐射井、排津盲井、垂直加水平联合排渗、初期坝实施水平排渗管、采用分级尾砂模袋法堆筑子坝等综合治理措施,将尾矿库浸润线有效降至控制浸润线埋深以下,坝体安全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进而保障了尾矿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尾矿库是矿山生产中的重要设施,尾矿库的运行状况不仅关系到矿山能否顺利进行生产建设,还关系到尾矿库下游的周边环境安全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结合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取得坝体不同岩土体成分的一系列物理力学参数,对某钨尾矿库进行研究,对堆积坝的在当前状况以及设计标高状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库容和坝高增加的情况下尾矿库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2)堆高至2043m和2090m时,坝体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坝体水平向变形主要向着坝体下游,竖向变形自上往下逐渐降低,最大竖向变形出现坝坡顶部;(3)随坝体增高,坝体变形逐渐增大,同时,干滩面长度减小也会使坝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有所增大;(4)坝体内大部分区域剪应力不大,但在初期坝内坡脚出现剪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5.
尾矿库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联海  张阳 《黄金》2008,29(5):49-52
通过对尾矿库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尾矿库安全管理中应该重点防范的危险因素有:尾矿堆积坝边坡过陡,浸润线逸出,裂缝,渗漏,滑坡,坝外坡裸露拉沟,排洪构筑物排洪能力不足,排洪构筑物堵塞,排洪构筑物错动、断裂、垮塌,干滩长度不够,安全超高不足,抗震能力不足,库区渗漏、崩岸和泥石流,地震,淹溺,雷击等;有害因素有:废水超标排放,坝面扬尘,尾矿输送管道破裂泄漏等。同时,对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上游式尾矿坝浸润线位置普遍较高,易在坝体内形成渗流,传统的尾矿坝稳定性计算方法为极限平衡法,一般不考虑渗流影响,稳定性计算与实际工况不符。以云南某上游式尾矿坝为例,采用考虑渗流作用与不考虑渗流作用的极限平衡法和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与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法对该尾矿坝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渗流作用是上游式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渗流作用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一致;不考虑渗流作用的计算结果偏安全,留下安全隐患。本研究给出了考虑渗流作用的极限平衡法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法的分析实例,可为上游式尾矿坝稳定性计算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桓仁尾矿坝。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沿坝体主轴剖面对其进行了合理地概化和延伸,并且建立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处于地震条件下的坝体运用拟静力稳定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处于地震条件时的稳定性,实现了对尾矿坝处于地震条件下稳定性的定量分析,从而可以有效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而提高尾矿坝的稳定性,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尚青 《黄金》2016,(7):76-79
为确保申家峪尾矿库坝体的安全稳定,根据尾矿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对申家峪尾矿库的渗流条件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并建立了反映主要坝体结构和周边岩体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MIDAS/GTS NX计算软件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尾矿坝终期标高340 m时正常工况下坝体的渗流特性和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渗流情形;评价分析了尾矿库在终期堆积标高时的渗流稳定性,并为坝体抗滑稳定验算提供了准确的浸润面位置。通过工程分析证明,利用MIDAS/GTS NX计算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尾矿库的渗流特性,对尾矿库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嵩县柿树底金矿小南沟尾矿库属山谷型尾矿库,为了确保尾矿库安全,在收集场地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堆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尾矿堆积坝排渗、排洪状况、堆积坝体渗流特征,选择代表性的断面开展浸润曲线分析和稳定性验算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堆积坝坝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坝体无沉降、塌陷迹象,坝体无纵横向裂缝、变形现象,无明显位移,未见渗水,坝区排渗及防洪设施完善。现状情况下,正常运行时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897,稳定性较好;洪水运行时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841,亦处于稳定状态;满足三等库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的要求,尾矿库运行符合安全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20.
胡恩盛 《江苏冶金》1991,19(6):42-44,53
1.概述 1986年8月,冶山铁矿尾矿坝第一期子坝顶部(91m)标高南端出现管涌后,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武汉勘察研究设计院提供该库的险情调查报告及地质勘探资料,经过专家们综合分析,结论如下: 1.1 尾矿堆积坝稳定性不足坝体各土层的成层规律不强,从地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