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4)
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长远目标和最终目标是数学精神品质的培养。这个目标是我们数学教学者应该追求的价值所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题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求真精神;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活动经验,进而培养数学严谨品质;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自我反思,进而培养自省品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2)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通过生动场景,激起学生想说;开放问题,让学生能说;经历体验,让学生善说;科学评价,让学生敢说。使他们在参与、交流与合作中能够顺畅高效地展开数学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8)
构建有"灵魂"的高中数学课堂要结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育数学理性精神,并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美学意义。有"灵魂"的数学教学应该深入数学的本质和核心,在数学思想、观念的指导和统领下,触及学生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共鸣。其核心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展示探究过程,提升思维品质,提高表达能力。对此,以"基本不等式"的新授课和习题课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
<正>数学抽象素养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它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于学习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才能从感性认识中获得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呢?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造抽象思维的思想基础,自觉实现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层次的相互转化,让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的各个抽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数学文化校本选修课,可以选择承载较多数学文化的知识内容(课题),与新授课同步,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数学史,体验数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从而理解相关内容在数学以及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通过相关人物事迹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数学发展的迂回曲折,感受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以及理性思维的重要价值。以《函数与数学文化》一课为例,呈现其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2)
素质教育中要求,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数学探究性活动模式下,学生会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形成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具有自主性,学生学习的方式具有探究性,学生学习的时空具有开放性。可以说,数学探究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妨让探究活动成为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进而使之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是推导数学定理和公式的逻辑基础。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数学概念的引入和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确概念的生活史和形成史,也要加强数学概念辨析,强化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梳理和巩固概念,提升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感受过程,从理性到感性,进而完善认知结构,就能达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目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校本课程"高中数学欣赏"的基本目标指向是,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寻求知识和方法的内在统一,实现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整合,希望能站在系统的高度,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让学生受到数学理性思维和精神的熏陶和洗礼,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数学素养。其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是:谋求数学概念的本质统一;挖掘数理方法的内在联系;注重文史内容的数学解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3)
针对促进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策略,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转变评价观念,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6)
积极的内心体验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要点与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体验性教学,让学生经历新知生成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度领会知识,更能促进学生融入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彰显数学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