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有效解决QD选煤厂煤泥水中微细粒含量多、自然沉降,压滤处理困难的问题,采用接枝共聚反应,在淀粉骨架上引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单体制备的阳离子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剂,能使煤泥水中的细泥颗粒形成较大的絮团而快速沉降,固液分离效果好.试验结果表明,选用此接枝物用量5~15 g/m3,辅以凝聚剂30~50 g/m3进行煤泥水絮凝试验,压滤效果最佳,给煤处理能力达300~350 t/h,滤饼水分的质量分数可控制在26%,滤液浓度低于65 g/L,压滤时间比原来缩短了2/3,与非离子型PAM相比,具有价廉、无毒、絮凝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应用实验室制备的壳聚糖絮凝剂进行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考察其絮凝作用效果,并研究了pH值影响煤泥水絮凝效果的规律,探讨了壳聚糖对煤泥水的絮凝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常规絮凝剂和新合成絮凝剂絮凝对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选择性絮凝试验,得出不同选择性絮凝剂对微细粒赤铁矿-石英体系的絮凝效果优劣顺序为: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磺化聚丙烯酰胺>苛化玉米淀粉,综合考虑品位和回收率指标,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效果最佳。当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接枝聚合物加入量为3mg/L时,沉降物铁品位为42%,铁回收率为91.42%,当用量为1mg/l时,絮凝沉降物最高品位为45%,相比原矿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为采用常规选矿方法进一步分选絮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UV合成及絮凝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UV(紫外光)聚合法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t-PAM)。通过实验研究了UV法合成St-PAM 的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对合成物进行了检测和絮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UV法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是可行的, 其合成物用作絮凝剂时, 具有相当于或优于PAM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煤泥水中煤泥性质及矿物组成,研究了该煤泥水的自然沉降特性,并采用絮凝沉降试验方法研究了沉降药剂种类、药剂用量、药剂比例和煤泥水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沉降条件下,五虎山选煤厂煤泥水沉降速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沉降;在絮凝沉降条件下,常规聚丙烯酰胺对煤泥的沉降效果受pH值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沉降效果较差;采用新型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絮凝剂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凝聚剂复合药剂作为煤泥水的沉降药剂,可优化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环境,改善沉降效果,且该复合药剂最佳用量为184.67 g/t,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最佳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6.
超细粒级浸出渣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超细粒级浸出渣的沉降规律, 获取浸出渣最佳絮凝沉降条件, 首先对超细粒级浸出渣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 然后以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 对质量浓度为15%的浸出渣浆液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通过均匀设计试验, 探究尾砂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浓度对浸出渣絮凝沉降的影响。在约束条件下, 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超细粒级浸出渣沉降缓慢, 沉降速度与尾砂浓度成反比; 当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质量为1200万时, 絮凝沉降速度最快; 各因素影响絮凝沉降效果的强弱顺序为:尾砂浓度>絮凝剂浓度>絮凝剂单耗; 当尾砂浓度5%、絮凝剂浓度0.30%、絮凝剂单耗35 g/t时, 絮凝沉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淀粉为原料,制备了丙烯酰胺接枝淀粉、淀粉磷酸酯、阳离子淀粉醚3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淀粉絮凝剂,分别用其处理某铜矿附近河水,以固体悬浮物浓度、COD去除率、除铜率为指标,研究絮凝剂用量、pH值和温度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用量为6mg/L、体系pH值为7~9、温度为25℃,淀粉磷酸酯用量为12mg/L、体系pH=7、温度为25~35℃,阳离子淀粉醚用量为14mg/L、体系pH=7、温度为25~35℃时,处理效果最佳;丙烯酰胺接枝淀粉能够起到更好的絮凝效果,阳离子淀粉醚次之,淀粉磷酸酯最弱。  相似文献   

8.
为更高效、更环保地处理煤泥水,制备交联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开展了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性能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的淀粉、阳离子淀粉和交联阳离子淀粉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以煤泥水为测试对象,考察了絮凝剂添加量、煤泥水浓度、离子浓度、煤泥水pH对煤泥水絮凝性能的影响。SEM、XRD以及FT-IR结果表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醚化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成功合成在淀粉骨架上,阳离子淀粉交联成功。将合成的交联阳离子淀粉与市售的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交联阳离子淀粉在处理煤泥水后,浊度低、絮体压缩率高、pH适用范围广,且滤饼水分含量低。EDLVO理论分析表明,交联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添加明显降低了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促进微细颗粒聚集沉降。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聚季胺盐接枝共聚物对细粒煤脱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阳离子聚季铵盐接枝共聚物对细粒煤脱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絮凝剂用量,分子量大小,真空度和PH值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阳离子絮凝剂子能够明显地提高细粒煤过滤脱水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球红假单胞菌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球红假单胞菌对细粒级含量高的煤泥水的絮凝效果显著,絮凝试验的煤泥水絮凝率达到90.3%;絮凝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菌种培养时间为2 d,助凝剂用量为1 mL,菌液用量为4 mL,絮凝剂的类型为菌体破碎液,pH值为6。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球红假单胞菌生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酸性多糖等具有絮凝作用的组分,其絮凝物结构致密,由大量的类球状物质组成,并具有较多的吸附位点等;生物大分子和煤泥水颗粒之间主要是通过"吸附"和"架桥"发生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物絮凝剂处理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白腐真菌的生物学培养特性研究,获得最佳培养条件为转速160r/min,温度30℃,稻壳浸出液90mL,葡萄糖质量浓度35g/L,pH值3.5;同时分析了煤水中煤泥颗粒组成,发现其粒度小于0.045mm的含量占55.93%,而大于0.25mm的含量仅占3.75%,说明煤泥水中细粒含量较多,靠自身重力难以沉降;探讨了pH值、生物絮凝剂用量、搅拌方式和金属离子等单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该菌所产絮凝剂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条件,结果表明:当煤泥水质量浓度27.42g/L、助凝剂(CaCl2)质量浓度5.0g/L、采用二段式搅拌(第一段搅拌速度60r/min,搅拌时间180s;第二段搅拌速度180r/min,搅拌时间60s)、pH值11和絮凝剂体积浓度15mL/L时,其絮凝活性最佳,可达98.71%;进一步实验表明,絮凝活性物质绝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产生的胞外分泌物。该絮凝剂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多种阳离子对该絮凝剂都有助凝作用,并且二价阳离子Ca2+对白腐真菌产生的絮凝剂助凝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张进  张芹  龙伟  曾睿  潘登 《金属矿山》2016,45(10):97-102
细粒铁精矿在浓缩过滤环节存在沉降速率慢,溢流固体悬浮物浓度高,精矿滤饼含水率高等问题。通过添加絮凝剂产生凝聚、桥连等作用使矿物颗粒形成絮团,可以促进细粒铁精矿沉降。以某赤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通过沉降试验及赤铁矿表面ζ电位测定来考察聚丙烯酰胺对赤铁矿絮凝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铁矿颗粒与絮凝药剂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主要包括静电力、氢键、范德华力、化学吸附等,而ζ电位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起主要作用以及对这一过程是起促进或者弱化作用主要取决于絮凝剂使用种类、用量和矿浆pH值。试验结果为选择合适絮凝剂更好促进细粒铁精矿沉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煤泥水的絮凝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煤泥水有很好的絮凝效果,絮凝试验最优工艺组合为:培养时间为2 d,助凝剂量为2 mL,菌液量为2 mL,絮凝剂种类为破碎液,pH值为6。红外光谱测试分析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酸性多糖等具有絮凝作用的组分,其生物絮凝剂分子和煤泥水颗粒之间能够通过"吸附架桥"起到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粉煤灰基无机絮凝剂不同影响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程度,以自制絮凝剂为研究对象,通过絮凝沉降试验分析煤泥水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p H值、絮凝剂用量对其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试验条件下,搅拌速度为50 r/min、搅拌时间为2 min、煤泥水温度为30℃、p H值为9、絮凝剂用量为1 000 mg/L时,煤泥水絮凝效果最好,浊度为150 NTU。  相似文献   

15.
张去非 《矿冶工程》2007,27(2):25-29
选择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明矾、糊精、高岭土、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明胶为絮凝剂, 分别对山东金岭铁矿选矿厂尾矿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 遴选最佳絮凝剂及其最佳用量, 并进行了混合絮凝剂试验。结果表明,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能显著提高尾矿絮凝沉降速度, 效果最佳。考察了以非离子型聚酰烯酰胺为絮凝剂时, 尾矿酸碱度、矿浆温度对尾矿絮凝沉降的影响, 研究表明, 在中性或弱碱性状态下尾矿更容易絮凝沉降; 而矿浆温度对尾矿絮凝沉降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解决邢台选煤厂煤泥水中微细粒含量多、自然沉降和脱水困难的问题,研究采用实验室研制的阳离子改性淀粉絮凝剂(SDA)对邢台选煤厂煤泥水进行沉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在吨干煤泥用量为0.37kg时,辅以凝聚剂明矾(吨干煤泥用量为6.25kg)进行煤泥水絮凝试验,在滤饼水分相近的情况下,过滤时间比现场原用药剂缩短了1/3,且该药剂价格低廉、无毒、无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新型的阳离子聚2-羟基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对细粒煤泥脱水的研究,讨论了絮凝剂性能,用量大小,分子量以及PH值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岳双凌 《煤炭技术》2018,(4):320-322
以选煤厂高灰细泥型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和氯化镁、氯化铝和氯化钙无机凝聚剂对其进行絮凝沉降试验,考察沉降速度、上清液浊度等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该煤泥水沉降的影响因素关系,并确定了适合该煤泥水沉降的较优药剂制度。  相似文献   

19.
文献才 《煤炭工程》2019,51(10):148-151
针对平顶山天宏选煤厂煤泥水泥化程度高、难处理的问题,采用传统絮凝剂#1和#2与新型絮凝剂AL9020作对比,进行煤泥水沉降试验并分析其效果。首先对煤泥进行筛分试验和X射线衍射,并同时对絮凝剂AL9020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煤泥水进行实验室絮凝剂沉降试验和工业级絮凝沉降试验,并探讨了三种絮凝剂对煤泥水的沉降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该煤泥水粒度细,粘土矿物含量高,属于典型的高泥化难沉煤泥水,AL9020获得了最佳的沉降效果,实验室试验在用量6mL时,6min后的澄清区高度为18.4cm,上清液透光率为73.2%|工业试验中,AL9020用量为14g/t时,溢流水浓度为1.5g/L。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煤泥水的沉降性能,研究了在氧化还原体系下,将酸活化凹凸棒石粘土(ATP)与丙烯酰胺单体混合发生接枝聚合反应,生成凹凸棒石粘土/聚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ATP/PAM),并对煤泥水进行了絮凝处理,同时考察了絮凝剂浓度对絮状物沉降速率、压缩层压实程度以及上层清液透光率等的影响,探讨了ATP/PAM的絮凝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特性粘数接近的ATP/PAM在很宽的添加量范围比普通PAM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ATP/PAM处理后获得的絮状物体积更小,压缩层的压实程度更好,且在絮凝剂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其上层清液的透光率更高.这是由于ATP/PAM降低了分散体系的ξ电位并且具有不同于普通PAM的高分子结构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