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夹层全息于涉法首先是由Nils Abramson提出的,并且研究了在特殊情况下,物体的面内、离面位移情况。本文给出了夹层全息干涉法测试面内位移所引起的应变和应力的一般计算公式,并提出用位移等值线的二阶导数,及条纹的二阶导数来计算由面内位移产生的应力,利用夹层全息于涉法测试物体的位移及应变与其它全息术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漫反射的方法,在安静和噪声2种不同环境下,考虑物光与参考光之间夹角、曝光时间、显影时间等各种不同情况对规则和不规则的2种物体分别进行拍照,得到全息摄影技术的最佳实验条件,即物光与参考光夹角介于30°~50°;曝光时间在10~20 s;显影时间在30 s之内,要视显影液配置的时间长短,最好不要超过1 min.不规则物体拍摄时,物体与全息底片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一般在2~3 cm;规则物体与底片间距离可在8~10 cm.该实验为全息光栅的制作、全息干涉测量等实验提供较有力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以全息透镜为主要器件、能够消除光学系统象差的全息光学干涉量度法,并对其干涉原理作了理论分析,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光学测试和全息干涉量度。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双曝光散斑干涉计量中,引入多通道全息记录,可以在一张负片上得到连续变化的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各种状态之间两两相对面内位移的情况。此种记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可行的多通道散斑干涉计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全息的三维面形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面形测量一直是质量检测和逆向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双曝光数字全息干涉术的原理,设计了数字全息记录测试装置,实现了三维面形的非接触测量;基于双光源法,在物光路采用垂直光轴方向移动透镜的方法,代替了直接倾斜反射镜改变照明光束倾角的方法,实现了对物体面形的不同灵敏度测量。基于相移干涉术的原理,实现了四步数字相移法,省去了压电位移器、位相控制器等硬件,简化了装置,从而实现了数字全息三维面形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并且简化了测试光学系统,其在照明光束角度改变量Δβ=0.0382°时的精度可以达到2μm。  相似文献   

6.
二次曝光全息干涉计量技术研究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了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阐述全息技术的现行状况和相关的发展。从两个方面论述二次曝光全息技术研究应力场实验所需要的理论基础,第一个方面是论述全息照相技术的理论基础,第二个方面是论述了全息干涉计量学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二次曝光全息计量和漫射体全息干涉计量的基本理论。该论文用二次曝光全息干涉技术研究漫射体受力所产生的应力场,即将物体受力前后的两次全息信息记录在全息干板上,干板上形成漫射体的干涉条纹图,通过分析干涉条纹可以知道漫射体应力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数字像面全息双曝光法测量物体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字像面全息图与双曝光干涉法相结合测量物体位移,有效地增强了物光强度.提高了干涉图像的对比度,得到了清晰的干涉图像;并将面阵CCD与电寻址液晶EALCD相结合用于全息再现,成功地避免了传统的全息记录材料显影、定影、全息图复位过程以及材料非线性记录等缺点,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岩石爆破作用的激光全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爆炸加载全息干涉实验系统,阐述了三维模型动态位移场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全息干涉法记录了大理石模型中爆炸应力波所引起的表面位移的直观全场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集中药包在岩石表面爆破时,R波是起决定作用的波系,表面位移的主要分量是离面位移和径向位移;切槽孔爆破时,切槽尖端产生拉应力集中,有利于裂纹的定向产生  相似文献   

9.
三维形变和三维应力测量一直是结构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数字全息原理,设计了数字全息记录测试装置,实现了三维物体变形的测量;基于四个干涉图法和Matlab软件编程,提出并实现了数字相移,省去了压电位移器、位相控制器等硬件,简化了装置;基于数字全息测得的变形量与有限元理论,利用Ansys软件编程,获得变形物体的三维应力的大小及分布,从而实现了数字全息三维应力测试。大量实验表明,此方法实验装置简单、测量精度高,变形测量可容易达到1/10波长,应力测量精度可达到1.535×10^5Pa。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激光全息干涉计量技术在岩石裂隙实验测量中的应用,完整地获得了板岩试样裂隙开起、扩展、破坏全过程的实时全息干涉图谱。形象、直观、高精度地显示出板岩试样内部裂隙的变化规律,这是常规实验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压剪应力作用下岩石变形破裂全程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实时激光全息干涉测量系统与岩石力学压剪加载系统相结合,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实时动态捕获了压剪应力作用下板岩岩样压剪破坏过程的实时全息图.定量计算和描述了岩石裂纹扩展速率、演化路径和破坏形态.为岩石损伤断裂力学的实验测量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MnS+TiN夹杂物对超高强度钢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强度钢中常见的两类夹杂物为MnS和TiN,它们共同对韧性的影响迄今尚未系统研究过。本文以D_6AC钢为基体,分别改变硫和氮的含量,使钢中含有8种不同含量的MnS+TiN夹杂物。通过板状试样拉伸实验,观察裂纹在夹杂物上形核和扩展的准动态过程,并测定了试样的常规机械性能和断型韧性。试验结果表明,夹杂物总体积分数fv和平均间距dT是影响K_1c和a_K值的两个重要参数。结果还表明,随着夹杂物尺寸的增加,裂纹临界形核应变降低。在相同尺寸情况下,裂纹在TiN上形核的临界应变比在MnS上形核小,因而MnS对韧性的影响低于TiN。  相似文献   

13.
体全息存储因其存储容量大,传输速率快,寻址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成为下一代存储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主要从控制系统和编码技术等方面对体全息存储技术进行了研究,所用的存储材料为单掺铁系列铌酸锂晶体.采用了一套实用的体全息存储控制系统.分析并比较了几种不同的编码方案,得出了适合全息存储系统的最佳编码方案.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存储光路.详细研究了模拟图像的存储和编码格图的存储,并对存储光路中的噪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全息生物学所贯穿的认识论原则,已经远远超越生物学范围,渗透到许多其它学科研究中.生物全息律是全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她所揭示的部分是整体缩影的全息现象,在宇宙里广泛存在.宇宙是一个具有自相似性的全息系统,客观世界常以‘全息方式’反映到我们主观世界里,我们又常以‘全息方法’认识客观世界.全息生物学从信息论和认识论角度加深了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为丰富唯物辩证法思想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此外,她还启示我们,哲学的活力在于研究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全息理论的基础上,用一对反射式全息透镜来提高夜视仪光学特性,全息透镜的象差分布经过实验得到证实,并可以与传统的对称球面系统取得补偿。给出了整个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全息技术以全息防伪标识的形式在包装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均以塑料薄膜作为成像基材。全息技术在包装上的应用更应关注使用最为广泛的纸包装制品。提出了一种直接在印后纸张上制作全息图的工艺方法,分析了全息成像的机理和方法,阐述了进行全息图模压复制的工艺原理和独特的工艺特点及其在产品防伪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用实时全息法分析多层陶瓷复合传感器的表面法向位移量当复合传感器在受激励后,表面上各点相对受激励前的状态会产生位移,从而形成干涉条纹用摄像机记录这个过程,利用像分离器把干涉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中,按像元的位置和强度以一定格式存储对存储图像的处理过程如下:数字化、滤波、二进制处理、筛选、定级后分成不同二维像矩阵库,从而进行数值和形象化处理最后的矩阵生成表面位移量的三维投影图本文所提供的两幅三维位移图,是同一复合材料的两个不同位置传感器受激励前后的位移变化所测得的最大法向位移为1329nm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透明平面全息显示屏。显示屏由全息像素组成,每一个像素都基于散斑的像面全息结构,其中基元光栅起到调制入射光并定向衍射成像的作用。分析了显示屏的视场特性,对不同的参物比对显示屏衍射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全息显示屏具有高亮度和消色散的优点,浮雕型结构便于进行大幅面的快速微纳米压印复制,使得所提出的显示屏具有低成本的工艺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