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表面处理钢丝圈的纺纱实践目前,各纺纱企业使用的钢丝圈,基本上属于镀镍钢丝圈.近年来的纺纱实践证明,使用镀镍钢丝圈有如下不足:1)钢丝圈耐磨性差,导致钢丝圈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一般为3~6天),因更换钢丝圈而关机台时多,开机断头多,导致设备效率及...  相似文献   

2.
镀层钢丝圈的生产使用效果我们厂长期使用的纺纱钢丝圈,基本上是镀镍钢丝圈。多年来的纺纱实践证明,镀镍钢丝圈虽然光亮,不易生锈,但耐磨性差,运行稳定性也差,使用寿命短,更换周期频繁(一般周期为3~6天),且纱线断头多,导致因更换钢丝圈关机次数多,设备效率...  相似文献   

3.
钢丝圈的工作温度高于回火温度,导致其组织和性能变化;实践已证明钢丝圈镀镍层早期剥落。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论证钢丝圈的回火和镀镍最终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国产钢丝圈使用寿命短的原因,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国产主流产品电镀镍钢丝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产镀镍钢丝圈早期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镀镍层薄过早剥落,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减磨效能;而表面粗糙使走熟期偏长、稳定期极短是毛羽纱多的主要原因.通过工艺试验提出了改进镀前抛光工艺、降低钢丝圈镀前表面粗糙度、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是提高钢丝圈耐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精纺机钢丝圈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工作时间的钢丝圈工作表面形貌,同时用能谱分析仪对钢丝圈工作表面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钢丝圈主要失效方式是镀镍层早期剥落、磨损、接触疲劳、热疲劳,并研究了钢丝圈失效特征及机理。  相似文献   

6.
一、起因 Ni—P型钢丝圈原来是为化学镀镍磷钢领配套设计的经多次在化学镀镍磷钢领上试用,取得一定的效果。后来,在化抛钢领鉴定前,为扩大化抛钢领的适用范围,又在化抛钢领上配用了Ni—P型钢丝圈。结果发现亦具有良好的效果(见《纺织器材》1987年第3期)。进而又将Ni—P型钢丝圈分别在水磨钢领和擦光钢  相似文献   

7.
为稳定成纱质量,用好钢领、钢丝圈,以纺CJ 9.7tex纱为例,通过大量试验对钢丝圈的圈型、镀层和质(重)量号数进行优选,将中弓型蓝宝石(国外)9/0型钢丝圈更换为低弓型镀镍7/0型钢丝圈;阐述新钢领、新钢丝圈、纱号翻改时的钢丝圈、纺特细号纱时的钢领等磨合方法;结合钢领、钢丝圈保养方法,使钢丝圈使用寿命延长约4d,千锭时断头降低约5%,生产效率提高约2%。指出:优选钢丝圈后,可降低钢丝圈总成本约3%,减少更换钢丝圈频次,节省人工,改善车间生产状况,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苏联研制出一种1—5—C 型新式通用钢丝圈,用于纺制棉纱和纤维长度为40毫米的化纤纱。这种钢丝圈具有矩形圈形和弓形截面,在开时可保证纱线使钢丝圈在钢领上具有良好的运转条件和较好的自调作用。钢丝圈圈形和截面尺寸的选配保证了钢丝圈与钢领的接触面积大,钢丝圈磨损最小。为改善钢丝圈与钢领和纱线的接触条件,钢丝圈表面镀镍。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我国钢领、钢丝圈的制造与使用水平,总结影响高速钢领、钢丝圈质量和使用效果的五大技术要素,即截面几何形状、加工精度、材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从量化指标、原材料选择、加工设备升级、表面处理升级及性能特点等方面,系统介绍国产新型高耐磨JD、GHJ、TC系列钢领和TP、RF系列高速耐磨钢丝圈.通过技术分析及试纺案例指出:新型高耐磨钢领、钢丝圈综合性能优良,纺纱质量大幅提升,高耐磨钢丝圈使用寿命达到15 d~20 d,高耐磨钢领使用寿命达到3 a~5 a,能够满足我国集聚纺纱、赛络纺纱、包芯纺纱和色纺纱等新型纺纱技术和高速纺纱需要,性价比优势明显,可替代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0.
钢领钢丝圈的技术经济性能,是其几何性能、材质、机加工、热处理、钢丝圈的钢丝截面积和棉纺厂的技术管理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几何形状是其他因素的基础。由中国纺织大学发明设计的国家专利耐用节电钢领钢丝圈(因钢丝圈形状似电阻符号Ω,故又叫欧米加钢  相似文献   

11.
关于改善钢丝圈组织性能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产钢丝圈与国外同类产品在热处理、表面处理技术等方面存在差距的现状,通过对国产与日本产钢丝圈的表面处理、组织和硬度对比,分析了其在金相组织及耐磨性上的差异,提出应从材质、表面处理方法和热处理工艺改进方面提高钢丝圈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环锭细纱机钢领、钢丝圈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贞俊 《纺织器材》2003,30(1):10-13,23
详细介绍了国内普遍使用的钢领、钢丝圈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国产新型钢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针对国外几大专业生产钢领、钢丝圈公司产品的优良使用性能及滚动钢丝圈新技术的出现,指出国产钢领,钢丝圈应在材质,加工工艺及热处理等方面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力争使我国环锭细纱加捻卷绕技术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镀覆钢丝圈及表面镀覆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昕 《纺织器材》1996,23(6):52-52
镀覆钢丝圈及表面镀覆技术应用钢丝圈是重要的纺纱器材。钢丝圈在纺纱过程中,对纱线的质量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无论是钢丝圈生产厂家,还是使用钢丝圈的纺织企业.以及纺织行业的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为钢丝圈的材质选择,圈形设计,热处理工艺及其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分析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钢丝圈纺纱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钢丝圈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向镀液中添加纳米碳化硅(SiC)和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钢丝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环锭纺纱机等对钢丝圈及镀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Ni-P 化学镀钢丝圈,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的镀层晶粒细化,厚度均匀,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镀层厚度增加1倍,镀层硬度提高24.5%;采用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试纺后,纱线的细节、粗节和棉结分别降低40%、18.8%、10.3%,且钢丝圈挂花引起的断头率降低50%,纺纱性能优于Ni-P化学镀钢丝圈;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上机后的磨损量减少了31.6%,耐磨性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钢丝圈热处理是钢丝圈生产关键工序之(?) ,又是消耗电能的巨大单元。其设备的技术状况,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电能消耗等经济技术指标影响极大。现就节能与技术改造几个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纺钢领是细纱机上用量很大的一个重要零件,常规普通钢领是将20号钢冲制、车削成毛坯,然后于炉中在860℃左右碳氮共渗,再经淬火回火处理而得成品。由于纺纱时钢丝圈在钢领上高速回转,线速度达35~40米/秒,  相似文献   

17.
从第十届纺机展看国产钢丝圈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第十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的钢丝圈产品,分析了国内外的差距,指出国内钢丝圈新品开发应集中考虑材质、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钢丝圈虽小,但在环锭纺中的卷捻作用不可替代,尽管有人设计出了滚动钢丝圈,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喷气纺、转杯纺均已成熟,其纺纱速度比环锭纺快得多,但纱结构不同,不能完全取代环锭纺.因此,研发、改进钢丝圈设计和加工制造技术仍很必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钢丝圈的制造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敏 《纺织器材》2008,35(1):63-65
从仿制、初创、赶超、创新4个阶段回顾了我国钢丝圈的开发、研制历史,通过对钢丝圈圈型、截面及其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的阐述,指出钢丝圈的研发仍应走协作道路,并以材质、热处理及表面处理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静 《纺织器材》2000,27(2):31-34
针对钢丝圈热处理后存在的“软硬混杂”现象,对有关工序进行多次反复试验,并采用钢丝圈开口拉伸测量仪精确测量其开口距离,重点在淬火工序采取了诸项改进措施,使钢丝圈的淬火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软硬混杂”现象基本得以控制,开口拉伸变形率合格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王可平 《纺织器材》2014,41(5):19-23
为了提高纱线品质及纺纱生产效率,分析了纤维生产中钢领、钢丝圈这对重要摩擦副的发展趋势;从原材料选择到热处理成型加工详细说明了钢领、钢丝圈制造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回顾了计划经济时期,钢领、钢丝圈制造中的实际困难,分析了钢领、钢丝圈配套研发的优势及必要性,提出了其常用配套使用方案并比较了在细号集聚纺和高速环锭纺纱配套选用的纺纱质量。指出:纯棉纤维将减少,仿棉纤维比例将上升;无走熟期,寿命长,节能,能适应高速集聚纺和高速环锭纺纱需要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钢领、钢丝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