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克下组冲积扇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克下组油藏属于一套山前陆相盆地边缘冲积扇沉积。在充分认识克下组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将克下组冲积扇划分为扇顶、扇中与扇缘3个亚相和8个微相,详细阐述了各沉积微相的特征及在克下组各小层的展布规律。结合开发动态资料,分析了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石油地质储量及剩余油分布关系,为二次开发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岩心分析资料和大量的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各种沉积相标志的分析,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中三叠统克上组储集层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认为八区克上组为一套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早期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晚期过渡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作为储集层出现的主要是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和扇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其次为水下分流间滩地及席状砂砂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槽沉积物理模拟再现了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影响下冲积扇的沉积过程,并进一步切片观察,分析了伴生褶皱影响下片状砂砾体和辫状水道的分布特征.在水槽沉积模拟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岩心、露头、密井网和地震资料,在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活动强度研究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湖湾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下油组(克下组)冲积扇片状砂砾体和克上组...  相似文献   

4.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于单调的辫状河沉积.为了更好地探明八区八道湾组油气潜力,提供老井挖潜的有利区带,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充分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八区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从中识别出多种沉积相类型,特别是首次识别出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表明,辫状河三角洲以具较高的砂泥比、巨厚层的砂体叠加,极其发育的双向交错层理、浪成交错纹理,发育规则水平层理的暗色泥岩,典型的河口砂坝垂向层序和以纹层清晰的砂泥薄互层为标志的水下天然堤沉积为其特征,并与湖泊共生.共识别出3种相、7种亚相、13种微相.  相似文献   

5.
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Ⅳ油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沙港组三段Ⅳ油组(El43)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El43发育2个中期旋回MSC1和MSC2;MSC1沉积时期,研究区北部发育5个冲积扇体,南部发育3个冲积扇体,在中部扇间漫流沉积背景上零星分布一些非水道化砂质碎屑流沉积;MSC2沉积时期,研究区北部冲积扇体减少至3个,而南部仍发育有3个冲积扇体,但扇体总面积较MSC1沉积时期有所增加,在中部发育的非水道化砂质碎屑流不规则体也较MSC1沉积时期有所增加;区内扇中砂砾岩体是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6.
钻井揭示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二叠系沉积巨厚砂砾岩,为多期冲积—洪积扇沉积相互叠置形成。油藏开发表明,不同期扇体之间及同一扇体内部含油性差异较大,在探明含油面积外扇体构造高部位部署井位,试油结果为水层,说明油水关系比较复杂,控藏因素不清,制约了该区油藏的开发进程。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质、测井等资料,通过沉积相研究,采用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岩性、电性对比分析等技术方法,识别冲积扇优势相带发育区,刻画冲积扇体内部有利储层结构,明确冲积扇不同部位地震响应特征,以及岩性、电性的不同,再结合油藏开发资料,建立冲积扇厚层砂砾岩油藏模式,了解冲积扇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为八区二叠系油藏的滚动评价与开发建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冲积扇的类型受气候、构造和沉积等多方面因素控制,不同类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对于储层的有效开发影响程度不同。多数人认为,冲积扇可以划分为湿润扇和干旱扇两大类,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下组冲积扇属于干旱扇。但是,岩石学、沉积组分、沉积构造、结构成熟度、沉积旋回特征的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下组冲积扇属于湿润型向干旱型过渡的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阐明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并进行了有利区带的预测.结果表明,白垩纪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车排子地区发生沉降,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差异沉积明显.受湖平面变化、古地貌、物源供给和古气候的控制,古近纪紫泥泉子组沉积时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安集海河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增大,物源主要来自北方,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向北缩进,研究区南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地层发育受沉积特征的控制,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9.
柴北缘西段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沉积相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和岩心观察,钻井、录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柴北缘西段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下干柴沟组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沉积相。在鄂博梁-冷湖潜西地区发育了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马海-南八仙地区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相应地建立了下干柴沟组沉积相模式。由此更加清楚地展示了下干柴沟组沉积相分布规律,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上乌尔禾组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异大,砂体展布特征与早期认识有较大差异,需对沉积相及砂体连通性进行研究,明确储集层展布规律。运用沉积学原理,探讨碎屑流与辫状水道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各亚相4级构型要素特征及构型样式,分析各构型样式的沉积特征及其砂体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扇根片流带相邻井的电性及沉积旋回特征较一致时,砂体连通性较好;当漫流砂体或漫流细粒沉积发育时,砂体连通性差,不易形成有效储集层。落实了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1个Ⅰ类有利开发气藏区。  相似文献   

11.
克拉玛依油田六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及储层质量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六区11口取心井岩心描述的基础上,将该区克下组冲积扇岩石相划分为7种类型。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应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冲积扇内部储层质量差异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克下组储层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沉积组构对储层质量差异起控制作用;粗砂岩相和细砾岩相储层为研究区克下组冲积扇中最好的储层;各微相储层质量差异显著,辫流水道和流沟储层质量最好,砂砾坝次之,砾石坝和径流水道较差,漫洪砂体最差;流沟以窄条带状镶嵌于砾石坝和砂砾坝之中,为扇根和扇中内带储层中的高渗通道。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拉玛依组剩余油丰富,但分布规律复杂,具有“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精细刻画其沉积相特征,可对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帮助。 运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该区克拉玛依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特征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各种相组合、相配置及其测井响应模式等综合分析,识别了一东区克拉玛依组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和湖泊相。 讨论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和纵向演化,认为克拉玛依组经历了 2 次湖侵,纵向上可划分为 3 个向上变细的正旋回。 在物性较差的沉积相中讨论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油田的后期开发及剩余油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油田冲积扇构型及剩余油控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典型冲积扇沉积油藏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密闭取心岩心、测井及动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观察,应用Miall储层构型理论与层序地层学,对冲积扇砂砾岩体进行层次结构解剖,划分了7个级次的构型界面、4类亚相、7类5级构型单元、9类4级构型单元和10类3级构型单元;详细描述了不同构型单元的规模及物性特征,建立了砾岩储层冲积扇构型模式;分析了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本研究为冲积扇剩余油评价和挖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提高整个克拉玛依油田冲积扇砂砾岩油藏开发效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油田冲积扇岩石相特征及储层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冲积扇储层内部结构,为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为例,通过对密闭取心井岩心及野外露头的观察,将研究区岩石相划分为砾岩相、砂岩相及泥岩相三大类若干亚类,对不同岩石相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不同岩石相物性及孔隙微观特征,将冲积扇岩石相按储层质量归为三大类,其中,粗砂—细砾岩相以剩余粒间孔为主,物性好,孔喉分选较好,含油性好,为研究区一类储层;中砾岩和中砂岩物性相对较差,孔隙喉道相对较小,含油性较差,为研究区二类储层;细粒沉积物性最差,孔隙喉道窄,含油性差,为非储层。依据不同类储层地质渗流差异,结合实际开发状况,发现不同类储层剩余油分布形式是不同的。一类储层物性好,注入水推进速度快,容易形成水窜,剩余油相对较少,一般分布在储层的上部;二类储层物性较差,水淹程度低,剩余油相对富集。该方法不仅对研究区储层深入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类似油田储层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下克拉玛依组发育典型的干旱冲积扇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窜流通道,并控制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从冲积扇储层构型解剖入手,综合应用测井、岩心、现代沉积等资料建立了冲积扇储层构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静态数据分析研究区窜流通道的类型和分布样式,冲积扇储层内部发育有别于其他碎屑岩储层的窜流通道类型,根据窜流通道的物性特征可分为大孔高渗通道和相对低渗通道2类。不同沉积相带内部发育不同成因的窜流通道:扇根内带为流沟系统,扇根外带为片流朵体骨架,扇中为高能水道。不同类型窜流通道的分布样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特征的控制作用差异明显。流沟分布于单期槽流砾石体的上部,流沟之间相互交叉汇合形成"树状"组合,剩余油分布于槽流砾石体未被流沟切割的部位;片流朵体骨架在片流带内孔、渗性能最好,在三维空间内呈"发束状"发散,剩余油分布于单一片流朵体侧缘和上部;扇中高能水道为高孔、高渗的宽带状储集体,单一水道切割叠置频繁,剩余油富集在物性较差、规模较小的低能水道内;扇缘储层构型样式单一,径流水道规模小且多孤立分布,剩余油主要受控于开发井网与措施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克拉玛依油田下克拉玛依组为目的层,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对冲积扇储层内部构型进行深入解剖。以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为原型模型,通过对水平井、密井网及小井距的解剖,系统总结了不同相带、不同旋回内部砂砾岩体及隔夹层的展布特征,分析了不同井距条件下单一砂体的控制程度,并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新开-董家岗斜坡带冲积扇体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卉 《特种油气藏》2005,12(5):35-37
从斜坡带冲积扇体发育的构造、沉积背景、扇体展布及储集特征等几方面入手,对冲积扇体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了控制本区油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指出:古地貌形态、断裂活动期次、强度及坡折带的发育控制了扇体的数量、规模与迁移方向.扇体成藏主要取决于扇体与断层的组合、配置方式、有利相带的展布及砂砾体上倾方向上的有效遮挡.区内低位期冲积扇体尤其是位于坡折带下方的扇体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以来,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勘探发现了巨大的油气资源,但由于百口泉组砂砾岩内部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给油藏评价和高效开发带来了困难,需要对砂砾岩体的沉积成因和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建筑结构要素层次分析法,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的建筑结构进行了解剖。通过对82口取心井1 922 m岩心的详细描述,提出了以岩石粒度、沉积构造、颜色和颗粒支撑方式等4种属性为主的多属性岩石相命名方案,在百口泉组砂砾岩中识别出227种岩石相类型。依靠岩心、测井和地震信息,在研究层段划分了11级沉积界面。与11级沉积界面相对应,划分了11级建筑结构要素,重点对与岩石相和沉积微相对应的建筑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以第9级建筑结构要素为基本单元,通过地震资料约束下的连井对比,刻画了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认为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百口泉组皆为一套砂砾岩粗粒沉积,都以河流为主要搬运动力,但黄羊泉扇沉积体系较短,具有更多冲积扇和洪积扇的特征,夏子街扇沉积体系规模大,更具有河流扇的特征。从百一段到百三段,随着湖泊水位上升,沉积体系从冲积扇和河流扇,逐渐退缩演变为扇三角洲。杂基含量低的中细砾岩是良好的储集岩石相,季节性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有利的储集微相,百二段是油层最发育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