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风味的探讨程仲芳,白广联;(天津调味品研究所,天津光荣酱油厂)天津调味品,1981.4(1—18) 论述了现行的制曲工艺对酱油风味的影响及“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存在的问题,建议重视对酱油香气成份的分析研究;不断研制出质高价廉、风味优良的酱油新品种:着手提高酱油风味的新的生产工艺的探索和实验,近期内应对低盐固态发酵工  相似文献   

2.
酱油是一种传统的发酵调味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酱油的风味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对酱油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在食品及调味品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酱油中风味物质的来源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酱油香气及滋味物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其风味物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酱油作为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是由豆粕和麸皮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成,不仅色泽红润,而且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味道鲜美。通常在烹调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酱油可以改善菜肴的色泽,促进人们的食欲。作为调味品,酱油的风味也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酱油的发酵工艺,并进一步对改善酱油风味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酱油专用酵母味素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0年,GB18186-2000《酿造酱油》和SB 10336-2000《配制酱油》等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国这相关部,局及中国调味品协会极其重视酱油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本文通过对酵母味素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将生物酶解技术,美拉德反应技术与生物膜超滤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酵母味素的氨基氨,红色指数,溶解性及风味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酱油专用味。  相似文献   

5.
21世纪酱油调味品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了我国目前酱油调味品的生产工艺现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消费者对酱油调味品的品质,品种有着新的需要和选择。为提高酱油质量,将多采用高盐稀醪发酵、添加风味剂、应用生物工程等方法;调味品趋向多样化、复合方便化、高档化、营养保健化;研究开发调味品添加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6.
酱油是我国人民佐餐的主要调味品,它的风味包含着色、香、味、体,具有促进食欲的功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消费者习惯大不相同,对酱油中添加着色剂——焦糖色的问题的问题意见不一。自《人民日报》刊登了《浓色酱油为何多年不见了?》的来信后,引起全国同业界的注意。认为“生产酱油能否添加适量酱色,应按科学态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为此,我们对酱油中色素形成的机理;焦糖色取消前后的酱油质量对比;酱油增色对质量的影响;国际上对焦糖色的评价与国内调查研究的结果等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供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7.
褐蘑菇风味酱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鲜褐蘑菇为原料,在酱油酿造过程中添加褐蘑菇风味提取液,研究了褐蘑菇风味酱油的新工艺.该工艺制成的酱油营养丰富,风味鲜美.不仅丰富了调味品市场酱油的花色品种,也为褐蘑菇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浅谈酱油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酱油是一种富于东方特色的调味品,在我国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工艺改革,酱油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消费者仍为一些问题所困扰,如酱油的染菌变质问题、酱油色泽的控制问题,以致于酱油的风味变化及产生混浊沉淀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归纳起来无非就是酱油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酱油作为一种传统餐桌饮食的调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多种微生物群落及其酶系相互作用,独特的发酵工艺使酱油色、香、味俱全。文章对酿造酱油微生物多样性及风味物质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酿造酱油菌株的选择、筛选和酱油风味的改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调味品成千上万,酱油堪称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东西方调味品风味迥然不同,而酱油则是东方调味品的一面旗帜,故有"西方的沙司、东方的酱油"之说。如今市场上的调味品成千上万,而酱油仍然是中国人厨房里的主角。"儿子"胜过酱"老子"我国酱油历史悠久,一查其"历史档案",酱油是从酱衍生和嬗变而来的,先有酱后有酱油,却"出于酱胜于酱"。大约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国已经发明了发酵调味品——酱。后来人们在制酱的同时,发现酱的汁液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味道更加鲜美。当时,制酱主要是以动物  相似文献   

11.
<正> 酱油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调味品,一般大中城市每人每月平均需要1公斤左右。而且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在吃的方面越来越要求美味,调味料就更起着重要的作用,酱油的需要量必将与日俱增。现在数量上保证能满足供应,但质量风味上,未能把传统调味品的风味保持下来。酱油酿造的方法,解放以来无论原料、菌种、工艺  相似文献   

12.
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因为它是液体,包装和携带均不方便。为了边远山区群众生活和地质、边防的特别需求,固体酱油的生产也确属需要。固体酱油和酿造酱油质量及风味大致相同,它滋味鲜美,食用方便、价格经济、用温开水溶化就能溶成酱油,是日常生活中烹调的方便调味品。固体酱油亦称酱油膏,北京市唯一由酿造三厂生产,在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实际操作技术方面曾摸  相似文献   

13.
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其风味要求五味调和,而乳酸在风味中起着重要作用,使酱油的强烈成味变得柔和,同时酒精和有机酸作用生成酯类,赋予酱油香气。但乳酸菌的种类不同,生成的乳酸风味也各异,在低温的条件下生成的乳酸风味较好,而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乳酸风味较差,甚至形成异味。除乳酸外,还有0.1%琥珀酸,使酱油在味觉上显得味长而柔和,而且具有芳香昧。  相似文献   

14.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此工艺虽然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出品率高等优点,但是产品的风味欠佳,酱香味不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酱油的色、香、味。因此,改善酱油风味是酿造...  相似文献   

15.
酱油、酱、酱菜为我国人民一日三餐所不可缺少的调味副食品。酱油每年产量在40亿斤以上,约为解放前的三倍。我们祖先传下来的酱油酿造方法,其中蕴藏着极其高深、极其奥妙的原理,必须深入研究。我们对酱油酿造做了不少工作,尤其在全国酿造学会成立以后,《中国酿造》,《中国调味品》、《上海调味品》等刊载了许多有关酱油的科研与综述文章,对酱油工业起了促进作用。今后还要加倍努力,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努力研究。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6):293-298
酱油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调味品,其中的挥发性成分对酱油的香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在调研了国内外关于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提取方法、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每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指出了目前国内研究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定性方面主要采用质谱一种方法进行尝试性定性,在定量方面多数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所得分析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后指出应该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两种优势互补的方法来提取酱油中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嗅闻联用仪对提取物进行分析,通过分子感官科学的方法确定酱油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为提高国内酱油质量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酱油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与此同时,酱油酿造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升级,以期提升酱油品质,缩短工艺周期。对此,笔者从酱油酿造工艺现状出发,就其技术发展和改进方向作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酱油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伹我区酱油品种单调、风味欠佳,不能满足人们不同食用需要。为进一步提高蛋白利用率,改善酱油风味,1985年在我市酱制品二厂完成了采用多菌种发酵工艺酿制鲜、香酱油的小型试验。1986年该项目正式列入银川市科委的研究课题,前期进行了中试前的准备工作,自1988  相似文献   

19.
酱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调味品,与人们的饮食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改进酿制酱油的工艺,改良酱油的天然风味,并创制出具有保健功能的酱油产品系列。阐述酱油酿制工艺的创新和改良历史,结合广东省中山市酱油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酱油新产品也不断得到开发,以丰富品种,改善风味,促进健康为宗旨,改变过去酱油品种较单调的局面,丰富了调味品市场。现将近年来国内开发的新型酱油生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