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短波通信盲区和短波车载通信使用的天线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一种可实现短波无盲区通信的短波车载天线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因具有以较低功率实现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输的特点,短波通信技术已成为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扩频通信、自适应通信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短波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短波自适应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可在短波通信中自动选频、自动设置信道的短波快速建链技术也由此兴起。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快速建链技术的设备设计及实现方法,可作为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备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1996,20(1):58-58
短波数字通信系统近年来,我国VHF/UHF常规通信、800MHz集群通信以及900MHz移动电话发展迅速,人们对短波通信有所淡忘。但短波通信是具有成本低、通信距离远等特点,加上近年来自适应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短波通信又从低谷走向另一个高峰。目前...  相似文献   

4.
短波接收机的数字化是当前短波通信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介绍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短波分集合成接收机的组成、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分集合成和数字解调的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5.
1更新短波广播天线的必要性以电离层反射为电波传输模式的短波远距离通讯与广播,在50年代还都是非常发达的,60年代以后,随着微波,尤其是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短波通讯的业务已日渐减少,但短波广播却日益发展。各国对频率的需求有增无减,有限的短波广播频率资源的分配愈加困难。因此,19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决定扩展短波广播的专用频段(包括新增一个13MHz频段),这就是很好的证明。在有了卫星电视直播技术的90年代,为什么还需要短波广播呢?这是因为短波广播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传输距离远,收听工具简单且已非常…  相似文献   

6.
徐进堂  李岳华 《信息技术》2001,(8):52-52,59
介绍目前短波通信中采用的几项高新技术,并简述了短波电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短波邮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波通信以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抗摧毁性强等特点成为重要的通信手段,而电子邮件也以其使用方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利用短波信道传输电子邮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论文提出了一种短波邮件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短波天线是短波通信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我们时刻加强对短波天线的防护,以保证短波天线的正常运转。文章对短波天线防护工作意义、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扼要阐述,并重点说明了电子围栏在防护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逐渐成为短波通信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无线网关传输电子邮件的短波电子邮件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和传输协议,并分析了短波电子邮件系统的传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对邮件用户屏蔽了短波特性,并且有效地提高了邮件在短波上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短波通讯的概念,并结合中石油管道局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国家长输石油管道施工中,采用自适应短波单边带电台的应用体会,阐述了短波通讯的特点和现代短波通讯中的新技术进展情况,并着重阐述了常用的实时选频技术,自适应技术,跳频技术,差错控制技术,最后展望了短波通讯未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High frequency(HF)transmission i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However,conven-tional point-to-point transmission can be easily destroyed,which limits its utilization in practice.HF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 has the capability against demolishment.The network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HF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In this paper,a novel analysis method of the network connectedness based on the eigenvalue is derived,and a multi-layer distributed HF radio network structure is proposed.Bo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HF radio communication can improve the anti-demolishment ability of the HF network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2.
短波网络的拓扑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短波网络的拓扑结构方面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给出了能够符合短波通信组网要求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王翔  唐光亮 《通信技术》2010,43(11):4-5
在分析第二代短波自动链路建立协议(2G-ALE)的链路建立过程和短波接入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2G-AL的自动链路建立为基础,针对短波接入网络进行集中链路控制的思路。该思路通过依托有线传输网络连接集中链路控制器与基站,利用一个集中链路控制器控制多个短波接入基站的自动链路建链过程,充分利用空间分集效果,提高短波机动站的接入链接概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短波自组织网比较典型的几类多址接入协议的特点。通过仿真研究了短波自组织网多址接人协议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短波TDMA协议、短波令牌环协议以及141B协议各有优势,都可以应用于短波自组织网络,但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网络应用需求、网络规划选择最恰当的短波多址接人协议。  相似文献   

15.
刘晓鹏  陈西宏  胡茂凯 《电讯技术》2012,52(6):1009-1013
结合地空导弹网络化作战对于通信网络的需求,分析了无线自组网在其中的应用.针对短波通信带宽小、时延大以及信道不稳定的缺点,将对流层散射通信引入到短波自组网中,设计了多信道的无线自组网.控制信道采用短波,数据业务信道采用散射通信,可以满足组网的灵活性和实时的业务传输.最后对短波控制网络在OPNET中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了不同路由协议的性能.所做工作可为地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的通信网络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红琛 《通信技术》2009,42(10):87-89
在短波网络通信中,需要各种呼叫建链请求、控制参数、用户的业务数据在本地通信设备之间,甚至通过短波信道在短波网络用户之间交互传递。如何将这些信息传输有序地组织起来,STANAG5066标准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以服务原语的方式,为所有访问短波网络的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口标准。通过对STANAG5066标准的研究,实现了相关协议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短波组网是提高短波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重点研究了岸舰短波通信组网的几种主要类型,分析了其构造过程,为短波组网实际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薇  陈瑾  左建国 《通信技术》2011,(11):20-22,79
随着短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数据通信需求的不断提升,一种将无线短波链路接入IP核心网的短波异构网逐渐成为下一代短波网络的重要发展趋势。针对短波异构网在用户优选接入基站的过程中存在扫描时间长、选频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的频率选择机制,通过引入k-means算法对用户在同一地点的历史选频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入网时间动态地确定需要扫描哪些频率,缩短了用户优选接入基站的时间,保证了所选取接入频率实时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短波自组织网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庆刚  白翔  贾儒鹏 《通信技术》2010,43(6):143-146
分析了短波自组织网还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信道接入技术、路由技术与传输控制技术等。短波自组织网的网络技术不能套用传统Ad Hoc网络技术,针对短波信道所特有的不稳定性、速率低以及易受干扰等问题,需要对传统的网络技术进行重新设计,满足短波自组织网的组网需求。将短波自组织网的网络技术与Ad Hoc网络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短波信道进行效能评估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通信链路以提高通信质量。利用云理论处理模糊性和随机性等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逼近一个具有复杂非线性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未知效能模型的特点,我们采用云神经网络进行短波信道通信效能的评估。同时,我们加入了田学习率和晓动量因子以避免局部最小值、收敛速度慢以及发生震荡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云神经网络进行短波通信效能评估,可以完全基于短波通信的历史数据勿须添加人为主观因素得到客观的评估结果,并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云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短波通信效能评估.使得评估结粟垂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