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施赛楠  杨静  王杰 《信号处理》2020,36(12):2099-2106
多维特征检测技术是提高海面小目标检测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海面小目标检测性能,本文提出基于多域多维特征融合的检测方法。首先,从时域、频域、时频域、极化域等多域,充分挖掘海杂波和含目标回波的差异性,并将这些差异性表征为多维特征,构建高维特征空间。其次,通过极化域和特征域的多维特征线性融合,将多维特征压缩到3D特征空间中,获得高维度信息的同时减少维度计算代价。然后,结合凸包学习算法获得3D判决区域,实现异常检测。最后,基于IPIX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现有的极化检测器,提出的检测器具有25%以上的显著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杂波白化处理的海面低速弱目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平稳海杂波中的低速弱目标,本文引入杂波白化处理模块取代雷达常用的MTI滤波器和多普勒滤波器组。理论分析与基于真实和海杂波数据的仿真试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对海面低速弱目标的检测具有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海面漂浮小目标的特征联合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高距离分辨海杂波背景下漂浮小目标的检测问题。漂浮目标使得周围海面的散射特性发生了改变,目标所在的分辨单元的回波满足非加性模型,导致该模型中依赖于目标的参数难以统计建模。为了避开参数建模,该文将检测问题转化为二元分类问题,即确定海杂波所属于的类,目标检测就是判别回波是否属于该类。针对此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非加性模型的特征联合检测算法,首先在回波中提取两个特征组成归一化向量,然后利用凸包训练算法获得判别区域,最后以判别区域是否包含该向量作为判别准则。实测的IPIX雷达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高分辨海杂波下的检测性能优于对比算法,为海事雷达检测小目标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舰载雷达和岸基雷达很难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Hurst指数差异的方法来检测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该算法基于小波分析法:计算各种极化方式下不同距离门的海杂波的Hurst指数,分析发现距离门含有小目标的Hurst指数明显大于距离门只含有海杂波的Hurst指数,而只含有海杂波的不同距离门间Hurst指数变化较小,因此可基于不同距离门的Hurst指数差值作为检测小目标的标准。实验证明,该算法可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条件较准确地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高分辨体制下海杂波与海面小目标具有复杂的特性,特别是对于雷达散射截面积较小的海面漂浮目标,传统的检测方法性能不佳。为了突破临界信杂比情况下的检测性能,可以提取雷达回波的一种或者多种特征,从而进行特征检测,该方法是实现临界信杂比情况下有效检测的重要途经。目前,在3维及以下的特征空间中可以使用凸包学习算法计算判决区域并有效地控制虚警概率,但是在3维以上的特征空间中凸包学习算法计算复杂度提高,难以进行检测。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标签传播算法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它突破了凸包学习算法的维数限制和决策域必须为凸集的形状限制,能够在高维特征空间进行检测并有效地控制虚警。经过实测数据集验证,基于标签传播算法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在0.512 s和1.024 s的观测时间内分别获得了88.4%和92.0%的检测概率,相比于基于K近邻(KNN)的检测器有了3.3%和2.8%的检测概率提升。  相似文献   

6.
海洋物理环境和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海杂波背景下的微弱慢速小目标检测始终是一个研究难点和重点。海面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小、回波能量低,传统基于能量的检测方法存在性能瓶颈。基于特征的检测方法聚焦于提取纯杂波和目标回波的差异性特征来实现目标检测,且有效提升了检测性能。该文利用回波数据间频域中幅度的关联性,将图论的方法引入到特征检测中。首先将实测数据进行块白化处理,对海杂波进行一定的抑制,然后在频域提取各多普勒通道下的数据,借助图的处理方法,构建所提取数据的距离邻接矩阵,再转换为拉普拉斯矩阵。该方法计算不同时间序列下拉普拉斯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并将其与刻画频域能量信息的相对多普勒峰高进行融合,得到新的检验统计量来区分纯杂波和含有目标的回波。通过全相参的X波段(IPIX)实测数据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检测性能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探测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深度网络的特征检测方法。首先,将观测向量转换为归一化时频图(Normalized Time-Frequency Graph, NTFG),实现海杂波抑制。在时频域,建立海杂波、含正多普勒偏移目标回波、含负多普勒偏移目标回波的三分类问题,精细化目标落在主杂波带内外的不同特性。其次,引入Inception-ResNet V2深度网络作为特征提取器,自主学习不同类别在NTFG上的深层差异性,并将差异性浓缩为一个2D特征向量。然后,在2D特征空间中,设计具有引导的三次样条曲线,获得虚警可控的判决区域,实现异常检测。最后,IPIX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优势,能深入挖掘时频域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该文首次从全极化信息处理角度解决低擦地角下,海杂波中的低可观测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特征分解的海上小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对实测全极化数据分析,验证了海杂波已被阐述的极化特性。并对回波特征矩阵进行极化特征分解,对比了纯海杂波与包含目标回波时海杂波的极化特征量。据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极化特征量-联合熵间距()。根据海杂波与小目标DBEA反映的散射机理差异,给出了小目标检测方法,得到了正确的检测结果。经过不同海况数据进行多次验证,得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特征类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现有3特征检测器通常采用凸包分类算法完成检测。在实际应用时发现,该分类算法生成的判决区域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反映海杂波样本集合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进而对检测器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相比之下,使用凹包算法生成的判决区域是由凸包内剖得到的,它能更加贴合海杂波样本的分布,因此该文将判决区域的形式由凸包转化为凹包,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3维凹包学习算法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同时,针对现有3维凹包算法存在的内剖效率低、无法实现恒虚警检测的缺点,该文通过优化内剖点选择方法、增加“外补”环节的方式对算法进行改进。最后,经实测CSIR数据及X波段试验雷达数据共同验证,在其他参数均相同时,该文方法的检测性能要优于已有的多特征检测方法,并且通过对凹包算法的复杂度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王俊  张守宏 《现代雷达》2000,22(4):39-42
结合文献[1]给出的海杂波仿真数据,基于强散射中心模型及非相参积累技术给出了一种实用的低速海面目标的检测与分离方法,它利用海面低速目标距离像的径向距离关联信息来消除低擦地角情况下海尖峰对目标检测可能引起的虚警。仿真结果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复杂海情对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的影响,提高微弱信号检测准确度,文中采用多重分形去势波动分析法分析了海杂波数据在高尺度条件下的分形特性,将分形尺度q 扩展到[-30,30],对多重分形参数H(q)的估计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尺度分形差量驻H(q),分析了尺度q 的选取对驻H(q)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尺度分形差量的海杂波中小目标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IPIX 海杂波数据的分形特性受到海情和雷达极性的影响,选择高尺度指数q 时,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动目标与纯海杂波之间的分形差异性,降低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对海情的依赖性,相较于单尺度去势波动分析检测方法,大部分海情的检测门限提高了40% 以上,发挥了海杂波数据在高尺度多重分形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由于海杂波的非高斯特性,对海雷达的性能分析非常复杂.文中首先分析了海杂波分布特性,然后对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仿真了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能力.仿真结果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杂波中的小目标检测是雷达信号处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该文在分析海杂波多普勒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联合瑞利分布的海杂波多普勒谱统计模型和描述多普勒谱扩展程度的波形熵特征,并给出了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算法。基于加拿大IPIX雷达实测数据的检测结果,证实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海杂波背景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杂波背景下雷达目标检测的最新研究表明,海杂波具有混沌的许多典型特征.本文利用海杂波具有混沌行为这一先验信息,构造了一个神经网络预测器来重构海杂波的内在动力学,并引入一种基于混沌的检测方法对Swerling I型目标和雷达采集的实际海杂波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讨论了嵌入延迟τ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检测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并且其检测性能随τ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建立不同尺度下的平均波动,分析了海杂波的自仿射性质,提出一种基于波动分析的海上小弱目标检测方案。根据波动曲线的线性特征,以q阶归一化波动曲线斜率作为区分目标和海杂波的分形特征值。对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对不同环境、不同极化情况下获取的实测数据能够从海杂波背景下可靠地检测出目标。  相似文献   

16.
导航雷达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应用,多采用非相参体制且信号处理较简单,难以在强海杂波中发现微弱小目标。文中基于天线对小目标和大面积相关海杂波的不同调制效应,提出实时处理和非实时处理两种基于波束内脉间差分处理的导航雷达杂波抑制方法,在不改变现有导航雷达硬件系统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目标检测的信杂比。分析了所提两种处理方法的性能,在给定海杂波相关性模型的条件下推导了两种方法下信杂比改善因子的解析表达式。最后,使用实测数据进行检验,处理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LGF的海杂波中微弱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  刘宁波  张建  宋杰 《信号处理》2010,26(1):69-73
该文主要研究了海杂波的模糊分形特性以及模糊分形理论在海杂波微弱目标检测中的应用。模糊分形理论是在融合了模糊理论与分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两个重要概念是局部模糊分形维数与局部分形度。海杂波序列的分形程度可以构造为一种模糊属性,即模糊集,其具有良好的模糊理论中定义的 “度”的概念,且对海杂波与目标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局部模糊分形维数与局部分形度是针对短时海杂波序列进行处理的,对长时间海杂波序列进行处理可以滑动处理单元实现。经X波段实测海杂波数据验证,该文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微弱目标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海杂波中的小目标检测能力,提出了基于递归最小二乘线性预测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建立线性预测模型;其次,利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动态调整模型的参数;最后,计算绝对预测误差的均值,通过阈值比较得到检测目标结果。采用加拿大IPIX雷达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性能优于线性预测的检测目标方法和神经网络集成的检测目标方法的检测性能;同极化方式下,HH极性的检测效果优于VV极性的检测效果。该方法实时更新了预测模型参数,同步跟踪海杂波的变化,克服预测模型固定不变的局限,提高了目标检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