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蓉  杨洪明  何金兰  万永 《测井技术》2007,31(3):253-255
基于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藏地质条件和沉积特点,针对用常规解释方法和标准识别该区高泥质含量低电阻率气层存在的困难,应用三孔隙度比值法与差值法对已有的试井资料进行重新认识和解释,建立了三孔隙度比值法与差值法识别该区高泥质含量低电阻率气层的标准和三孔隙度比值与差值交会图版。三孔隙度比值与差值交会图和常规含气饱和度与孔隙度交会图相比较,并试气验证,前者解释符合率提高了3%。该解释方法可弥补常规解释方法的不足,提高该区高泥质含量低电阻率气层的解释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饱和度评价是油气藏储层评价的核心,直接影响油气储量评价及开发决策。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区块致密砂岩储层低阻气层较发育,依靠电阻率曲线难以准确评价低阻气层饱和度。本文利用储层含气对核磁测井孔隙度和密度孔隙度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明确了含气饱和度和密度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之差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密闭取心分析饱和度数据,建立基于核磁及密度测井耦合的致密砂岩低阻气层饱和度模型。含气饱和度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数据吻合较好,使得低阻气层含气饱和度提高16%,为致密气藏储量评估和高效建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由于矿物成分多样、热蚀变影响等造成岩石含氢指数较高,骨架对中子测井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流体的影响,常用的中子孔隙度-密度孔隙度交会法识别气层已不适用.核磁共振测井主要测量的是孔隙流体中氢的含量,基本不受岩石骨架的影响.由于储层含气,使核磁共振测井确定的孔隙度小于地层真实孔隙度,而使密度测井计算的孔隙度大于地层真实孔隙度,这一特性有利于识别气层.因此,提出了应用密度孔隙度-核磁孔隙度差值和电阻率等参数识别火山岩储层的气水层方法,经试气结果证实,提高了流体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由于矿物成分多样、热蚀变影响等造成岩石含氢指数较高,骨架对中子测井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流体的影响,常用的中子孔隙度-密度孔隙度交会法识别气层已不适用.核磁共振测井主要测量的是孔隙流体中氢的含量,基本不受岩石骨架的影响.由于储层含气,使核磁共振测井确定的孔隙度小于地层真实孔隙度,而使密度测井计算的孔隙度大于地层真实孔隙度,这一特性有利于识别气层.因此,提出了应用密度孔隙度-核磁孔隙度差值和电阻率等参数识别火山岩储层的气水层方法,经试气结果证实,提高了流体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5.
永铸街气田位于云南保山盆地,该盆地属于新近系残留盆地。新近系地层埋深浅,压实程度差,地层疏松,气水关系复杂,气层电阻率普遍较低,属于低阻气层。采用常用的电阻率值、补偿声波值、密度值等方法判断气层,时常发生与试气结果相反的情况。通过运用三孔隙度重叠法和三孔隙度差值及比值法对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对识别出的气层进行试气,解释结果与试气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长庆油田H井区储层低电阻率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复屏 《测井技术》2003,27(6):513-515
通过对长庆油田H井区正常油区与低电阻率油区的实验资料、电性资料、试油结果的分析对比,确定了形成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高总孔隙度、高含水饱和度,为低电阻率储层测井解释提供参考依据。为考查高总孔隙度、高含水饱和度对电阻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分别选取一个正常油区和低电阻率油区的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值。经计算可知,高总孔隙度和高含水饱和度可使电阻率下降12.73 Ω·m。  相似文献   

7.
含气性参数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在2014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页岩气资源与储量计算的评价技术规范》后的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龙马溪组一段—五峰组页岩气勘探中,发现计算含气性参数时存在3个突出问题:(1)对于中低电阻率(10~50Ω·m)的优质页岩气层,利用电测井信息求取含气饱和度会出现严重偏小的状况;(2)用等温吸附实验直接计算地层吸附气量会出现较大正偏差;(3)如何有效区分总含气量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因此,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在对高阻和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极低阻页岩层电性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解析各类页岩气储层测井电阻率的影响因素,改进形成了适应该区的含气性测井评价方法技术。结果表明:(1)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及其差值等非电法测井信息计算游离气饱和度,避免了传统计算方法导致的偏差,尤其对于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具有更加显著的应用效果;(2)基于岩心实验刻度求取吸附气及游离气含量的计算方法,避开了电信息等非相关性因素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视孔隙度差异识别二氧化碳和烃类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水  张晋言  孙波 《测井技术》2003,27(2):132-135
当孔隙型砂岩储层含气时,使用测井曲线计算的视孔隙度与地层的真孔隙度、含气饱和度以及所含气的组份有关。若地层的真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已知,根据中子测井视孔隙度、密度测井视孔隙度之间的差值的高低可区分气体的组份是二氧化碳气还是烃类气。给出视孔隙度差值的计算方法,并使用该方法计算出了在一定含气饱和度、不同的孔隙度的条件下,地层中分别存在二氧化碳和烃类气的理论值。在气井的解释过程中,将实际测量的视孔隙度差值与理论值相对比,看测量值接近那种类型气体的理论值,地层中就含有那种气体。当一口井的不同层位同时存在二氧化碳气和烃类气时,使用该方法来确定气体的类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富县探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富县探区上古生界储层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含气砂岩储层,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测井响应特点。针对该区的储层地质特点以及各种测井方法在气层的不同响应特征,提出了核磁共振、三孔隙度重叠、差值或比值法、声波时差差值法等几种适合该区的天然气识别方法。并在实际资料解释中进行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含气饱和度计算一直是困绕人们的技术难题,孔隙度及孔隙结构是影响含气饱和度准确计算的主控因素。综合分析不同储集层孔隙类型,建立适用的解释模型,对准确判别气层、提高储层参数计算精度是十分必要的。在开展相关岩电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点,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求得接近储层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岩心平均胶结指数m及平均饱和度指数n;根据试水资料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对比密闭取心分析数据,建立适用于研究区海相地层含水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三孔双孔介质径向复合油藏模型与试井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内区为三孔介质、外区为双孔介质的径向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实空间的解,绘制了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样板曲线,从物理渗流机理上对曲线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流动阶段。研究表明,当外区的渗透性较好时,表现为外区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下倾;当内区渗透性较好时,表现为外区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上翘;内区半径主要影响压力传播到交界处的时间早晚;窜流系数决定窜流段出现的早晚;弹性储能比影响窜流的强弱程度和时间的长短。通过对此类典型曲线特征的分析,为认识和改造三重介质油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所获得的结果可用于研究三孔双孔介质复合油藏渗流规律,进行压力动态和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Warren-Root电导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电阻网络串并联思想,推导了基质-裂缝、基质-非连通孔洞、裂缝-非连通孔洞等双孔隙储层的电阻率理论模型和基质-裂缝-非连通孔洞三孔隙储层的电阻率理论模型,并与相关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裂缝和非连通孔洞对缝洞型储层电阻率的影响。当总孔隙度大于1%时所建立的双孔隙和三孔隙电阻率理论模型可有效地计算100%饱和水的缝洞型储层电阻率;裂缝对缝洞型储层的电阻率起主要作用,微小裂缝的出现可以大大提升储层导通能力;非连通孔洞对电阻率的增大作用较小,地层电阻率因素的增加量小于10%。该电阻率理论模型进一步揭示了缝洞型储层电阻率与孔隙结构的关系,对于定性认识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导电过程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由基质、裂缝和溶洞组成的三重介质油藏建立了试井解释模型, 采用全隐式差分格式对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影响的情况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对给出的试井模型与溶洞-井筒连通、缝-洞-井筒连通模型进行了压力特征比较, 分析了介质间的窜流系数、弹性储能比、渗透率比及外边界对压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型包含了溶洞-井筒连通和缝-洞-井筒连通模型, 窜流系数λfv 和λmv 决定过渡段出现的时间, 弹性储能比ωv 和ωf 影响压力导数曲线“凹陷”的深度与宽度, 而渗透率比K0v 则影响窜流过渡段曲线的形状, 封闭边界和等压边界则导致晚期压力导数曲线的“上翘”和“下跌”。  相似文献   

14.
声波、密度测井是成熟的常规找气方法技术。以岩心孔隙度为基准合成纯水层的声波、密度测井,比照实测的气层声波和密度,构筑相应的差比值进行气层的分类界定,提高了应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在鄂北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界别的应用中收到了成效。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由于泥浆的侵入使得用饱和度、视地层水电阻率等参数识别流体性质成为难题。在三孔隙度模型计算孔隙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不同孔隙成分计算混合液电阻率的方法,求得混合液饱和度,并讨论了消除泥浆侵入影响的投影作图法。用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测井资料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表征煤层复杂的地质力学效应,根据多重孔隙介质力学特征和多过程运移特点,来构建煤层气藏三孔双渗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基于所研发的全隐式有限体积数值模拟器,进一步研究地质力学效应对孔渗参数和煤层气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应力效应与基质收缩作用均可影响裂缝渗透率,且作用方向相反:有效应力效应的作用强度在开发初期大于基质收缩作用,但在后期发生逆转,导致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值甚至可达初始值的数倍;随着煤岩杨氏模量增大,有效应力效应减弱,煤层气日产量增大,产气高峰出现时机提前,随着Langmuir体应变量增大,基质收缩作用增强,同样煤层气日产量增大,产气高峰出现时机提前。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刻画煤层复杂流固耦合作用,这对煤层气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永乐油田为例,提出了一种适合泥质砂岩储层的有效孔隙度参数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8.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effectiveness estimation using logging data has great challenges. According to 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actured an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Aguilera and Aguilera [Roberto F. Aguilera and Roberto Aguilera, 2004. A Triple Porosity Model for Petrophysical Analysis of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Petrophysics, 45(2):157–166.] presented a triple porosity model, in which the secondary porosity was divided into connected fractured (and/or) vuggy porosity and non-connected vuggy porosity. In this paper, a new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to determine the values of the different porosity in the triple porosity model. Based on lateral logs responses, we derive analytical equations that contain connected fractured (and/or vuggy) porosity, non-connected vuggy porosity, matrix porosity and so on. Using these equations and the conventional log data, we can obtain the petro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connected fractured porosity, non-connected vuggy porosity and so on. Then the connected fractured (and/or vuggy) porosity and its percentage in the total porosity are used to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arbonate reservoir. 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for the well log interpretation of the 123 testing intervals from the 52 wells in Tarim oil field. Agreement ratio of the interpretation results is 91%, which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含气饱和度是最难求解的岩石物理参数之一。综合实验、计算和试油结果,得出了一种利用中子、声波和密度的测井资料定量确定含气饱和度的方法。根据测井资料,对于给定的地层岩性和孔隙度,确定了井眼环境条件下测井仪器的响应——含气饱和度的函数。利用中子—声波与中子—密度组合,编制相应的解释程序定量确定含气饱和度,然后,利用含气饱和度确定气层。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三种资料对仪器响应的准确性及程序利用时参数选取的合理性等。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升平地区20口探井的深层气解释,所得结果与油田生产和油藏模拟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受早期成藏条件和后期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使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化,导致在勘探过程中经常遇到在试油和试采过程中实际储层产量与产能预测结果不符的情况.实验研究表明,孔隙结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比值)与孔喉半径有良好的相关性.尝试应用测井资料计算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对储层进行正确产能预测,在华北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