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在线常化工艺、在线淬火工艺和在线快速冷却工艺等3方面介绍了控轧控冷技术在国内无缝钢管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控轧控冷技术在无缝钢管生产中应用有待加强的问题。分析讨论认为:目前需加强P110钢级油井管、高钢级管线管及高压锅炉管的在线热处理试验研究;完善检测手段和控轧控冷装置;根据机组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控轧控冷工艺等。  相似文献   

2.
触摸屏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明  吕延 《机床电器》2012,39(3):4-7
本文综述了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红外式触摸屏和声波式触摸屏等触控技术的发展现状,比较了各种触控技术的技术特点,分析了触摸屏的市场前景,提出内嵌式结构、多点触控、混合式触控技术和触觉反馈将是今后触摸屏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孙卫华  李洪春 《轧钢》1998,(1):23-26
通过对Nb微合金化E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板的控轧控冷实验研究,分析了控轧控冷工艺对钢力学性能、晶粒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并对控轧控冷Nb微合金化钢的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所研究钢的最优终轧温度和冷却速度分别为810℃和2℃/s,给出了钢板屈服强度与结晶组织、附加屈服应力与析出相粒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涛  姜利祥 《表面技术》2020,49(12):1-7
航天器在轨工作时,由于处于独特的空间环境,将面对各种极端条件。因此为保障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和工作,在航天器结构材料表面构筑具有低吸收性能与高发射性能的热控涂层成为研究热点。微弧氧化(MAO)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热控涂层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易、组成可调控性、涂层致密以及广泛适用性等优点,适用于制备长服役期高性能热控涂层。综述锌改性微弧氧化热控涂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材料热控性能的评价指标及热控材料的分类,重点概述了改性剂锌源种类(如Zn2+或ZnO纳米粒子)对微弧氧化过程、反应机理、涂层结构和组成以及热控性能等的影响。最后,针对原位构筑MAO热控涂层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C-Mn-Si低合金钢控轧控冷生产HRB400的工艺流程、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与强化机制.提出了合理的C、Mn控制目标.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实验结果表明:C-Mn-Si低合金钢控轧控冷生产HRB400金相组织为F+P,钢筋心部和边缘的晶粒度为8.5级和9.5级,比热轧钢筋分别提高1.0~2.0级,力学性能符合HRB4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伺服泵控折弯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建立泵控和阀控系统仿真模型。同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比较泵控和阀控模型的功率和油耗等,得出伺服泵控较阀控系统在减少能耗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对比研究了两种成分控轧控冷船舶用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2种钢控轧控冷后,组织均为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多边形铁素体及少量珠光体。控轧控冷引起的细小M-A岛复合强化、铁素体细晶强化作用提高了实验钢的强度、硬度及低温冲击韧性。2种实验钢在0°轧制方向上的冲击吸收功最大,分别达到了238.74 J和274.68 J,而在90°轧制方向上的冲击功最小,B钢高于A钢。镍量的增多能够提高实验钢的硬度、强度、塑性及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8.
控轧控冷16Mn钢控冷临界冷却速度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卿  白孝忠 《轧钢》1990,(1):32-38
16Mn钢在热轧生产中普遍存在σ_a、σ_b合格率低、σ_a和σ_b平均值偏低的问题。因此,国内许多钢厂拟对热轧16Mn钢板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本研究就是利用控轧控冷16Mn钢各项力学性能对钢中各元素含量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获得控轧控冷16Mn钢各项力学性能碳当量式,进而确定一定碳当量的16Mn钢以一定合格概率,达到一定性能要求的控冷临界冷却速度,使控轧控冷生产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航天材料的热控原理,热控涂料的组成、特征 、光学稳定性以及衰降机理等.综述了国外在空间有机热控涂层领域的研究及进展,分析了空间环境中冷热交变、真空紫外光辐照、原子氧侵蚀和高能电子流等因素对有机热控涂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低屈强比高强度建筑用耐火钢控轧控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Nb、Ti等微合金元素的建筑用耐火钢为对象,在试验室研究了控轧控冷过程中各工艺参数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并通过参数调整,制定了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制度,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CO2焊机智能波形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制了智能型的CO2焊波控器,其波控电路是与焊接电弧并联的IGBT分流开关电路。此电路在微机系统实时控制下,能对CO2焊短路电流进行局部削波,起到定量控制短路电流波形的作用。本文对智能波控器的工作过程、波控规律及主要控制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CO2焊熔滴短路过渡末期和重新燃弧初期进行组合波控的智能波控模式。  相似文献   

12.
《铸造技术》2016,(9):1831-1834
通过热模拟方法对建筑用20MnSi钢筋进行了CCT曲线测定,根据CCT曲线设计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对比分析了常规冷却和控轧控冷工艺下20MnSi钢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控轧控冷20MnSi钢筋的心部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1/2半径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和少量屈氏体组织,边部区域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回火屈氏体;心部区域的晶粒度为8.5级,1/2半径处的铁素体晶粒度为10级;控轧控冷工艺下钢筋的抗拉强度和下屈服强度都高于常规工艺下的20MnSi钢筋,断后伸长率和强屈比低于后者,但是都满足国标对HRB400钢筋的要求;随着上冷床温度的升高,控轧控冷20MnSi钢筋的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呈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断后伸长率和强屈比都随着上冷床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3.
热控涂层在航空、航天及其他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热控涂层的工作原理和热控涂层类型,着重论述了微弧氧化技术在钛、镁、铝合金表面制备热控涂层的研究现状,目前高吸收发射比的钛、镁、铝合金热控涂层的最大吸收率分别可以达到0.96、0.94、0.90,最大发射率分别可以达到0.95、0.87、0.90;低吸收发射比的钛、镁、镁锂合金涂层的吸收率分别可以达到0.237、0.35、0.33,发射率分别可以达到0.99、0.88、0.85。此外,还分析了涂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以及微弧氧化工艺条件对热控性能的影响。微弧氧化热控涂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特征可以通过电解液配方和工艺参数调整来进行调控。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增加电流密度,涂层厚度增加、粗糙度变大,高吸收发射比涂层的吸收率和发射率升高,低吸收发射比涂层的吸收率降低、发射率升高。电解液中添加阴、阳离子或纳米/微米颗粒,或调控不同组分在微弧氧化涂层中的分布,对于改善涂层的吸收率和发射率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从微弧氧化热控涂层的综合性能、实际应用环境、复合技术应用以及开发微弧氧化智能热控涂层四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C-Mn-Si低合金钢控轧控冷生产准25 mm HRB400钢筋,对钢筋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与强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C含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C-Mn-Si低合金钢控轧控冷生产的HRB400钢筋的金相组织为F+P,钢筋芯部和过渡层的晶粒度为9.0级和9.5级,比热轧钢筋分别提高了1.5~2.0级,力学性能符合GB/1499.2-2007 HRB4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首钢27.5mm厚X80管线钢的成分设计和控轧控冷工艺,以及成品组织形貌,测定了厚壁X80钢板的低温韧脆转变曲线,并分析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大壁厚X80钢板低温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铸造技术》2015,(5):1136-1138
阐述了高强钢筋的VN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生产工艺,并对不同工艺生产的高强钢筋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生产的高强钢筋均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控制控冷工艺更具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王振 《新疆有色金属》2007,30(B08):102-103,105
针对中、小型泵站自动控崩系统运行的一般特点,提出了采用PLC为控崩核心的控崩方案。该方案成本低,管理、维护和操作简单易行,便于在小型泵站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控轧控冷对DH36钢组织的影响及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唐荻  高元军  徐洪庆 《轧钢》2000,17(4):7-11
在实验室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DH36高强度船板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组织分析优化了DH36钢的控轧控冷工艺,并在工业生产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工艺生产的船板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低温韧性,完全可以代替正火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轧后控冷技术的发展及其作用,指出通过应用轧后控冷技术,可以细化钢板晶粒,提高钢板的强度,代替正火工艺;分析了轧后控冷工艺主要工艺参数如冷却速度、水量及返红温度的控制对于控制冷却系统的影响;对实现轧后控冷技术关键部分的控冷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及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中厚板轧后控冷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三流T型连铸中间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直挡墙、V型挡墙及其与抑湍器组合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挡墙控流装置的控流效果优于无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但不如设计合理的V型挡墙控流装置;V型挡墙与挡坝组合控流装置(方案Ⅴ)的控流效果较好,在其基础上加入抑湍器后控流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了针对三流T型中间包控流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