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核壳结构的包覆型复合粉末,兼具包壳层材料和内核材料两种物质的优良性能。溶胶-凝胶法用于制备陶瓷包覆型复合粉体,可以实现涂层包覆,且包覆层组织结构均匀致密。该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包覆型复合粉体的制备原理、方法及制备过程中各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包覆型复合粉末的各类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是一种新型的储氧材料.兼有储氧材料和氧化铝共同的优点.介绍了铈基储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铈锆铝储氧材料的形成,归纳总结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的铈锆铝储氧材料研究成果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铈锫铝储氧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氧化物、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芳 《河北化工》1994,(4):45-48
氧化物、复合氧化物作为无机功能陶瓷材料已引起世人注目。系统地介绍了固相法、气相法、共沉淀法、冷冻干燥法、溶胶-凝胶法、水溶液电解法、高压法、水热法等合成氧化物、复合氧化物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SiO2复合氧化物,并以此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氮气恒温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实验(NH3-TPD)对TiO2-SiO2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结果表明,TiO2经SiO2复合改性后,其热稳定性和晶相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比,能使Ti物种和Si物种混合得更均匀,从而有利于制得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的TiO2-SiO2复合氧化物.Ti含量增加,复合氧化物中Ti的分散度会降低.TiO2-SiO2复合氧化物中以Lewis酸中心为主,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具有更多的酸性中心.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高酸性的催化剂对模型化合物噻吩和锦西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5.
《化学工程》2017,(2):56-6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负载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射线能谱、N_2吸附-脱附、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苯酚和乙酸为探针分子考察了在制备过程中添加硝酸铝和乙醇对催化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由结果可知:溶胶-凝胶法可制备纳米结构的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颗粒尺寸达70 nm;溶胶凝胶溶液中不添加硝酸铝可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Mo和Ni的利用率;溶剂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脱氧活性,在0.3 MPa,270℃,液时空速2 h~(-1)的条件下,催化剂催化苯酚加氢脱氧的脱氧率达到98.4%。  相似文献   

6.
多元复合氧化物具有单一氧化物的复合效果,可表现出较单一氧化物更加优异的性质;综述了多元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微波法)、结构性能及其在催化、环保、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展望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无水四氯化锡为锡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和氧供体、二氯甲烷为溶剂、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过程制备锡硅复合氧化物材料;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锡硅复合氧化物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以环己烷为溶剂制备的锡硅复合氧化物材料相比,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制备的锡硅复合氧化物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明显增大,平均孔径明显减小,产率从31%提高到60%左右;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铁的引入促进了Sn-O-Si键的形成,有利于产物的过饱和析出,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05.7m2·g-1),氧化锡以四方金红石结构分散在无定型态的氧化硅中。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简介:第三讲 溶胶—凝胶法工艺过程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1.前言第一、二讲对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和所应用的主要原料-金属醇盐作了介绍,本讲主要讨论在应用这一方法制备无机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各项主要工艺参数和过程控制。以目前应用较多的硅、铝、钛  相似文献   

9.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异丙酯为钛源,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钛硅摩尔比的复合气凝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得到金红石型钛硅(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然后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改性,制得超疏水金红石型TiO_2-SiO_2纳米材料。探讨了钛硅摩尔比和煅烧温度对钛硅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晶型的影响,并通过XRD、XPS、BET、SEM和FTI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水接触角测试(WCA)对纳米材料改性后的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钛硅摩尔比为5:1时制得的气凝胶在1100℃煅烧及TMCS改性后,所制备的超疏水金红石型纳米钛硅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大,疏水性能优异,其比表面积达348 m~2·g~(-1),水接触角达到154.7°,在构建具有纳微分层结构的外墙装饰材料的面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史鹏  庞静  吴海东  盛先成  张莹莹 《广州化工》2011,39(18):22-23,35
综述了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气相吸附法、水热法制备TiO2-Al2O3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溶胶-凝胶法的不同制备条件对TiO2-Al2O3复合氧化物性质的影响。添加Al2O3可改善TiO2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同时简要比较了几种方法制得的TiO2-Al2O3复合氧化物,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加氢精制催化剂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对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在加氢精制催化剂中重要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氨基硅氧烷、烷基硅氧烷和石墨烯氧化物(GO)为原料,经溶胶-凝胶-冷冻干燥法一锅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氧化石墨烯/氨基硅氧烷复合气凝胶——本征氨化硅基复合气凝胶;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热重分析(TG)、CO_2吸附量测试(Quantity Adsorbed of CO_2)对所得气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及性能测试。所得复合气凝胶具有双互穿网络结构,含GO氨化硅基气凝胶样品热分解温度在470℃,无GO氨化硅基气凝胶样品热分解温度为360℃。两者均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73 K,相对压力为0.033时,无GO氨化硅基气凝胶样品CO_2吸附量为11.60 mg·g~(-1),含GO氨化硅基气凝胶样品CO_2吸附量为11.92 mg·g~(-1)。  相似文献   

13.
《广州化工》2012,40(12)
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因其特有的结构而具有新的性能,已成为含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简要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的作用机理及其优点。综述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几大类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及其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  孙杰  宋功保 《广州化工》2012,(12):1-3,9
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因其特有的结构而具有新的性能,已成为含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简要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的作用机理及其优点。综述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几大类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及其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黄文斌  魏强  周亚松 《化工进展》2020,39(z2):196-203
提高加氢脱氮(HDN)性能是劣质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开发的关键和难点,而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技术研究是获得高性能劣质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核心。本文针对常规Al2O3孔径分布较大而不利于反应物的扩散及比表面积的提高问题,介绍了均一介孔Al2O3(MA)载体的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及优缺点。为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综述了Al2O3载体的助剂(磷、硼、氟)改性、复合氧化物(钛铝、硅铝复合氧化物)改性及复合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改性后载体酸性及与活性相间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及对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指出未来应着重于均一介孔Al2O3载体及复合改性两方面的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劣质蜡油加氢脱氮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异丙酯为钛源,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钛硅摩尔比的复合气凝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得到金红石型钛硅(TiO2-SiO2)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然后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改性,制得超疏水金红石型TiO2-SiO2纳米材料。探讨了钛硅摩尔比和煅烧温度对钛硅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晶型的影响,并通过XRD、XPS、BET、SEM和FTI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水接触角测试(WCA)对纳米材料改性后的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钛硅摩尔比为5:1时制得的气凝胶在1100℃煅烧及TMCS改性后,所制备的超疏水金红石型纳米钛硅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大,疏水性能优异,其比表面积达348 m2·g-1,水接触角达到154.7°,在构建具有纳微分层结构的外墙装饰材料的面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纳米SiO2复合涂料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纳米SiO2复合涂料的合成制备做了详细的综述,主要介绍了共混法、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辐射合成法等,重点介绍了应用较为广泛的溶胶-凝胶法,并概述了纳米SiO2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及其特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聚氨酯/硅氧烷改性纳米无机复合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硅氧烷溶胶-凝胶法、硅氧烷原位插层无机复合法以及硅烷衍生多面体笼型硅氧烷(POSS)法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展望了有机硅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纳米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纳米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包括物理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主要介绍了化学合成法,如: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微孔液法,并比较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纳米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它可以作为颜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隐身材料等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领域中,是一类重要的无机材料。  相似文献   

20.
胺类硅胶材料由于具有强吸附性能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已应用于污水处理、生物医药等很多领域.胺类硅胶材料合成方法主要有包覆法、硅烷偶联剂法、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改性法.本文简单介绍了硅烷偶联剂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胺类硅胶材料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