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全连续式冷轧工艺的发展对冷轧带钢的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变革。然而能形成全连续轧制的条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本文即是结合我国引进的宝钢2030mm轧机从入口段带钢运行条件导出带长与速度的关系式,从主电机功率的利用率分析了全连轧与常规轧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用快速凝固法生产新材料,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铝薄板坯和薄带材的连铸连轧技术,细晶和微晶箔材的快速凝固技术及急冷凝固粉末技术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急冷凝固技术的特点。介绍了作者把急冷凝固技术和连铸轧工艺相结合,以轧制3毫米厚铝合金板为主的两辊快凝铸轧机及工艺。  相似文献   

3.
赵欣锋 《铸造技术》2018,(3):613-616
通过对厚度为3.5 mm和2.2 mm的连铸连轧薄板和传统热轧12 mm板材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研究了连铸连轧和传统热轧30Cr Mo钢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并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连铸连轧态、淬火态和淬回火态3.5 mm和2.2 mm薄板的显微组织相对于传统工艺下12 mm钢板更加细小和均匀;经过淬火和回火处理后,连铸连轧薄板和传统热轧钢板的硬度均有明显提升;连铸连轧30Cr Mo钢板在淬、回火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提高,而断后伸长率有所降低;传统热轧30Cr Mo钢板淬、回火处理后强度略有提升,而塑性有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TiAl金属间化合物薄板的等温轧制设备及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拉伸、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温轧和冷轧工艺对2 mm厚的5083铝合金薄板的高温伸长率影响。结果表明:在510℃和ε’=3.6×10-3s-1时,冷轧和温轧板材的伸长率分别为253%和236%;5083铝合金细晶组织在拉伸变形过程中通过晶界滑动和晶粒转动等使晶粒等轴化,且逐渐转向拉伸轴方向,合金的伸长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急法制备了Ag-Cu-Ge共晶钎料薄带。用DSC、XRD分析钎料合金的熔化温度及相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钎料合金以及钎焊接头的组织形貌,并用能谱仪(ED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急冷Ag-Cu-Ge钎料液相线降低了4.8℃,熔化区间减小了4.4℃;铸态钎料组织粗大,偏析严重,急冷态钎料组织显著细化,成分更加均匀;与同成分的普通钎料相比,急冷Ag-Cu-Ge钎料与铜和镍基体的润湿性和铺展性更好,过渡层的厚度更宽,钎焊接头剪切强度更高;钎料合金与铜母材形成层状固液同分化合物,而与镍母材形成了笋状固液异分化合物,这种嵌入式结构有利于提高钎焊接头的牢固性。  相似文献   

7.
8.
轧制工艺对7050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东  马宗义 《金属学报》2008,44(1):49-54
研究了轧制变形量和轧制温度对7050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当轧制变形量为30%时,轧制样品中大部分晶粒还基本保持铸态的枝晶形状;当变形量在70%以上时,铸态组织完全消失,并出现再结晶晶粒和亚晶组织.能谱结果表明,轧制样品中粗大的第二相为Al7Cu2Fe和Al2CuMg,AI7Cu2Fe相不溶于基体且呈链状分布,而Al2CuMg相部分溶于基体且呈球状分布.变形量为70%和90%样品的再结晶晶粒分数分别为1.25%和12.4%.变形量为70%样品的强度和硬度最高.当轧制温度为300℃时.时效后的样品中出现较多的再结晶晶粒;轧制温度升至430℃时,材料流变性变好.并且在轧制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动态回复,使储存的变形能减少.再结晶晶粒明显减少,强度和硬度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TSCR生产Nb微合金化管线钢控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控轧工艺是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Nb微合金化管线钢的技术关键;通过对粗晶奥氏体再结晶规律的研究,以及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再结晶控轧和未再结晶控轧的工艺研究,成功地开发出组织均匀、细化的Nb微合金化X52、X56和X60管线钢.  相似文献   

10.
轧制工艺对AZ31B镁合金薄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对AZ31B镁合金薄板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辊加热有利于镁合金薄板成型;AZ31B镁合金在低温或低速轧制时薄板纵向组织为大量的切变带,切变带区域包含大量孪晶组织,横向组织为含极少量孪晶的等轴晶组织;在轧制温度为400℃和轧制速度为16m/min轧制时,由于动态再结晶,横纵截面组织均为等轴晶。AZ31镁合金薄板的最佳轧制制度为轧辊温度为70℃、轧制温度为400℃、轧制速度为6m/min,此工艺轧制的薄板横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50MPa、300MPa和12%,纵向为345MPa、290MPa和11.2%,纵向与横向性能差别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1.
FTSR薄板坯连铸连轧SS400钢板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线(FTSR)生产的4种不同厚度SS400钢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井测定了钢板的应变硬化指数。实验结果表明:随钢板厚度的减小,其晶粒尺寸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该钢板具有较为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及较好的成形性。另外,通过对5.75mm厚SS400钢板的系列温度冲击实验发现,该钢板在-60℃时仍具有较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薄板连铸连轧组织性能控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康永林 《轧钢》2003,20(4):1-3
分析了薄钢板生产过程中组织性能控制的特点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重点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中的工艺与相变特征、连铸连轧过程中纳米级析出物及其对性能的影响以及组织细化与强化,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及拉伸、弯曲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相同厚度(2 mm)哈兹列特连铸连轧3003铝合金板带和铸轧3003铝合金冷轧产品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哈兹列特连铸连轧3003铝合金板带无需后续冷轧,直接用于幕墙铝单板加工使用是可行的,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流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中冷却速度和未再结晶区不同压下量对低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高未再结晶区的累计压下量时,使钢的晶粒得到细化、强度和韧性有较大提高。轧后冷却速度控制在5-12为宜。  相似文献   

15.
杨安静 《上海金属》1989,11(2):25-30
含碳量低于0.1%并加入微量Nb、Ti、V等合金元素的微合金钢,经过控制轧制,赋予优良的强韧性。本文分析了控制轧制工艺及微合金化对钢显微组织的影响,指出:必须从控制显微组织的角度,优化钢的微合金化及选择最佳的控制轧制工艺,控制轧后的冷却速度,方能达到提高钢性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工艺因素对连铸轧坯冷轧纯铝薄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冷轧及热处理工艺因素对连续铸轧供坯的纯铝薄板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提高其深冲性 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不同的退火时间对AZ31B镁合金温轧薄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和分析发现:镁合金温轧薄板在退火温度为573 K、退火时间为60 min时,能够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进一步延长退火时间到120 min,塑性进一步改善,r值基本保持不变,n值增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双柱销和钢窗手柄两种典型冷契横轧零件的成功试验,论证了冷楔横轧成形工艺的可行性。介绍了该典型零件的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急冷型Sn-Ag-Cu系钎料合金,在对其进行熔化温度特性和XRD分析检测后,进行了钎焊工艺试验,并对所得接头的抗剪强度和显微组织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钎焊温度条件下,接头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及分布是不同的,并由此导致了接头抗剪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AA4343/AA3003铝合金薄板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氛保护钎焊工艺 ,对AA434 3/AA30 0 3铝合金复合板材料的钎焊接头组织特征 ,及其与焊接工艺的关系和对接头区显微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钎焊过渡区由单相α(Al)固溶体层和Si扩散层组成 ,它们的厚度随钎焊条件而发生变化。远离焊接区有一个α(Al)固溶体残余层 ,它的厚度保持 2 0 μm基本不变 ,与焊接参数和材料性质无关。讨论了钎焊接头特征组织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