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1)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多年来一直深入人心,不光在光影中摇曳生姿,也一直是学者们竞相研究的对象,对于更好的审视女性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放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双重视角下进行审视,分析《良友》画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对当时的社会思潮、流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为框架,来分析小说《无主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并探讨这些女性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伯尔的"女性神话",抑或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真实形象与地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4)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本文主要从《喜福会》中几位主人公在民国时期的经历出发,探询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分析造成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最后重点讲述她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所作的努力,反映了在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束缚下的女性的觉醒与抗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5)
《祝福》是鲁迅《彷徨》文集中的第一篇,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鲁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被封建束缚的传统女性形象,在现代历史的女性形象长廊中,祥林嫂这幅画像永远闪耀着光辉,经久不衰。而柔石作为左翼代表作家,《为奴隶的母亲》也是柔石的代表作,经过近90年漫长时光的考验,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现代文学的经典。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柔石能创造出"典妻"这样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实则早已大大超过了左翼文学的范畴。本文将致力于探讨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比较她们身上的异同之处,找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这样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
《诗经》其中运用大量的篇目描绘女性,使之成为了我国女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它对于后世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这些具体的描述,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女子的容貌、性格以及内心情感,进而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风土人情。因此,本文主要对《诗经》中女性的美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4)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女性的叙事角度刻画了三位黑人女性,反映了当时黑人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显示了作者对黑人女性的关注和对黑人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3)
《章鱼》是美国作家弗兰克·诺里斯创作的小麦史诗三部曲之一。作者以创作史诗的初心宏观地刻画了小麦农场主与铁路托拉斯的斗争,小说不仅塑造了具备希腊史诗英雄品质的男性角色,也描绘了三位女性角色。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解读史诗性小说《章鱼》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以期深度了解诺里斯的女性观及当时美国西部社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在中国近代社会,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女性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爆发了一场"舞潮案",舞业女性职工及舞女面对政府"禁舞"做出的种种反应体现了当时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她们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并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试依据1947-1948年《申报》的相关报道看20世纪中期中国女性的权利意识和职业观念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诗经》中有众多的女性作品,这些作品广泛反映了女性在夫权制社会中的思想情感、生产生活。透过这些女性作品,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诗经》时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境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1)
语言是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女性的语言带有自己的特色,这一现象已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对Robin Lakoff的《语言和女性的地位》一书中女性语言的特征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3)
谭正璧先生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介绍了中国历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它融入了许多作者自己独到的观点。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瑕疵。虽说瑕不掩瑜,但本着对事实的尊重,我小心求证,得出和谭先生不同的观点。现提出来商榷,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9)
旧社会中,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受到诸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男权意志衍生的思想荼毒,对女性施加约束规制,现代社会,尽管女性的社会地位略有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男女平等。张爱玲作为接受新思想的女性,深知女性生存的艰难,这种对女性的悲悯也体现在其作品中。本文旨在分析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对女性人物形象进行解读,更深切的感受张爱玲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7)
汤亭亭撰写的《女勇士》已经成为华人文学的经典之作。作为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女勇士》讲述了几位华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如何进行反抗的故事,并且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重述了花木兰传说。这部小说反映了在男权社会影响下女性对不公平待遇之反抗意识的逐渐觉醒。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女性从无声到有声的反抗过程,以此来证明只有通过话语女性才能得到应得的地位,才能给自己的身份进行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5)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出版是黑人文学的一大突破,小说以九十二封信的方式讲述了一对黑人姐妹的经历,对黑人女性的意识及觉醒进行了描述。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意识的迷失、觉醒到最后的反抗进行描述,从而对书中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8)
媒介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性角色规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日报》对新疆妇女的情况报道很多,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再现女性形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2012年《新疆日报》图片中女性形象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探讨《新疆日报》是否存在塑造女性形象类型化的问题,并分析其表现方式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是历史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十一位女性作家。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以玛丽为主人公,深刻细腻地描写了当时生活在南非大陆的白人女人的现状。文章通过分析玛丽的一生,旨在揭示当时女性地位的可悲可叹。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6):127-128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英国女性觉醒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驳斥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勇气独立和稳重已成为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虽处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北朝民歌《木兰诗》中花木兰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担当与伊丽莎白却有不少相似之处,两部作品不约而同地折射出其创作背景的主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作品表现出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出在历史长河中女性思想的启蒙和崛起。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1)
陈染在她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中,通过主人公倪拗拗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对男性社会的审视,女性自我价值的肯定,建立女性独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7):105-106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和莫言的《丰乳肥臀》这两部小说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具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一种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但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方式、程度和最终结果不同,《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表现为一种男性的附庸式存在,是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丰乳肥臀》中的女性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父权制社会的激烈反抗者。"同中有异"使两部小说之间有了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4)
《克兰福镇》以女性的角度叙事,通过虚构一个超然于世的大龄单身女人社区表达女性的伦理诉求,突破男权社会对其传统身份"天使"和"妖妇"的定位,赞美女性爱与宽容的美德,并将女性此样美德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呼吁构建两性和谐社会,希冀在男权社会中力求女性话语权,获得男权社会最大限度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