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体的颗粒特性对粉体技术、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粉体粒度及粒度分布的测试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手段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粒度和粒度分布的测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仪器,而对粒度测试方法和仪器的选择则必须要根据粉体粒度范围、材质、颗粒形态及测试目的的不同要求来确定。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粉体粒度的测试方法,并从适用范围、原理等方面做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2.
粉体粒度分布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许多材料粒径的重量累积百分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表明其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可作为描述粉体粒度分布特征的一个序参量,其大小反映了粉体颗粒的组细程度和集中、不均匀特征,即粉体粒度分布空间结构性。并在监控粉磨机械效率、估测颗粒级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气相化学反应法 (CAD)制备超细粉的原理 ,从低品位氧化锌矿中采用火法冶金方法直接制备超细氧化锌粉 ,对所得氧化锌的粒度尺寸、微观结构和粒度分布进行测试 ;考察了冷却强度以及收集装置对超细氧化锌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讨论了氧化锌粉体团聚的原因及对策、试验条件对氧化锌尺寸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粉体粒度分布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许多材料粒径的重量累积百分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表明其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可作为描述粉体位度分布特征的一个序参量,其大小反映了粉体颗粒的粗细程度和集中、不均匀特征,即粉体粒度分布的空间结构性。并在监控粉磨机械效率、估测颗粒级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粉体的粒度分布与粉体流动特性密切相关,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粉体的粒度分布情况。本文中在颗粒流动性测试时引入粒度分布分形维数,通过采用利用颗粒几何特征、便于采用数字显微和图像处理计算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得到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探讨颗粒流动性表征参数与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并就流动助剂硬脂酸镁对粉体流动性能的改进与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能,粉体粒度分形维数值可作为指导掺杂流动助剂量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微波水热产物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波水热反应所得ZnO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对所制备粉体的粒度分布有重要影响。制备ZnO纳米粉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体系pH值为5,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ZnO粉体比表面积为18.53m2/g,平均粒度约为61nm,粒径分布狭窄,结晶完整。  相似文献   

7.
根据气相化学反应法(CAD)制备超细粉的原理,从低品位氧化锌矿中采用火法冶金方法直接制备超细氧化锌粉,对所得氧化锌的粒度尺寸,微观结构和粒度分布进行测试;考察了冷却强度以及收集装置对超细氧化锌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讨论了氧化锌粉体团聚的原因及对策,试验条件对氧化锌尺寸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8.
<正>在工农业生产和研究中,很多原材料和产品都是以粉体的形态存在着的,粉体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粉体的粒度分布可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在粉体行业,有效控制与测量粉体的粒度分布,对  相似文献   

9.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地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情况,对表征颗粒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便于用数字显微和图像处理计算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探讨流动性表征参数休止角、崩溃角和差角与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确认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形成了可靠和简洁的粉体流动性能测定新方法.并就流动助剂对粉体流动性能的改进与分形维数值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分形维数值可作为掺杂流动助剂量的指导参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研制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圆度好的亚微米α-Al2O3粉体材料是超细氧化铝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了以茂名水洗高岭土的化学组成,并以此高岭土为原料,以酸法制备氧化铝的中间产物硫酸铝铵为铝源,采用尿素沉淀法,进行超细α-Al2O3粉体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茂名水洗土Al2O3含量高达40%,可用该原料制备出硫酸铝铵;该硫酸铝铵经尿素水解法沉淀,得到前驱体Al(OH)3,前驱体经分散干燥和高温焙烧,得到粒径分布范围在50~170nm之间、粒子形状为球形的亚微米级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加入适当的模板剂,用超声振荡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研究分散剂、干燥方式、模板剂等对TiO2粉体粒度分布及结晶性质的影响,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布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TiO2粉体的晶体结构及颗粒粒度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80℃真空干燥、加入OP乳化剂和450℃煅烧条件下制备的纳米TiO2粒度较小,平均粒径为15~25nm,获得的纳米TiO2晶型为锐钛矿型,颗粒近似球形,结晶完好。  相似文献   

12.
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有机添加剂—超强碱共沉淀法制备的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氯氧化锆、氢氧化钠为原料,有机聚合物聚乙二醇(PEG4000)为添加剂,采用有机添加剂—超强碱共沉淀法,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制备出粒径为10nm左右的高纯纳米多晶氧化锆粉体,得到了室温稳定的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粉体。超强碱共沉淀法所制备的粉体具有纯度高和氧离子等杂质少等特点。该粉体873K处理的粉体一次粒径为10nm左右,其粒度小,分散性好,粒度分布窄,二次颗粒平均粒径为0.46μm。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三七超微粉体、细粉(三七常规饮片)以及不同目数范围粉体(三七细粉经多次筛分得到的粉体)在粒度分布、显微形貌特征方面的差异,探讨了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三七加工的优势。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三七超微粉体与细粉、不同目数范围粉体的粒度及其分布进行表征,观察其显微形貌特征。粒度分布测试和显微形貌观察的结果表明,超微粉粒度分布在0.30~24μm,大部分粉体达到了10μm以下,呈对称的单峰分布,引起团聚的作用力为各种表面力,说明超微粉体均匀度高质量易控。三七细粉及不同目数范围的粉体粒度分布范围在2~190μm,分布不对称,引起团聚的作用力为重力的等质量力,说明其均匀度差,质量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反相胶束法制备纳米ZrO2粉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NA/煤油-n-C6-OH/NH3@H2O反胶束体系,制备了纳米ZrO2粉体.采用TG-DTA、TEM、XRD等手段对粉体及前驱体进行表征粉体粒度分布均匀,无硬团聚,平均粒度为20~40nm.并且研究了反相胶束中的溶水量对ZrO2粒径的影响以及pH值对ZrO2晶型的影响.并推测20~40nmZrO2的单斜晶(m)与四方晶(t)可能的相转变温度为723℃,比相应的体相材料降低了近450℃.  相似文献   

15.
以溶剂热的方法制备纳米四方相钛酸钡粉体,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前驱物钡钛摩尔比n(Ba)/n(Ti)来调控粉体的粒径大小、粒度分布和四方相结晶度。BET比表面积、激光粒度分析、SEM、XRD、FTIR测试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可减少钛酸钡粉体—OH含量,四方相结晶度有所提高,粉体粒径随之变大,粒度分布变宽;随着n(Ba)/n(Ti)的提高,钛酸钡粉体—OH含量相应减少,粉体颗粒尺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基于"尺寸效应",粉体四方相结晶度并未因—OH含量的减少而线性增大。当反应时间为1h,n(Ba)/n(Ti)为2.5时,合成钛酸钡粉体粒径小、粒度分布较窄且具有较高的四方相结晶度,适用于制备小于2μm瓷膜的MLCC。  相似文献   

16.
根据改进的共沉降数学模型,以W颗粒的粒度分布为已知条件,对原始Y2O3粉末进行沉降分级和级配。采用共沉降法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成分分布指数P分别为1.0,0.7,0.3和0.1的4种Y2O3-W连续梯度材料。结果表明:通过对分级后Y2O3粉末的级配可制备出粒度满足设计要求的Y2O3粉体。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材料梯度层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粉体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许多材料粒径的重量积百分含量与粒长之间呈直线关系。表明其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可作为粒度分布特征的一个序参量,它反映了粉体颗粒的粗细程度和集中、均匀特性。  相似文献   

18.
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宋丽贤  卢忠远  廖其龙 《功能材料》2005,36(11):1762-1764,1768
现代诊断学的发展使得纳米级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粉体.从反应物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油相用量及反应温度等方面讨论对产物粒径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纳米Fe3O4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获得的粉体采用激光散射法粒度测试、XRD物相分析和粒径计算、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形貌观察、振动样品磁强计磁性测定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Fe3O4粉体平均粒径约为24nm、粒度分布均匀、分布带较窄且产物纯度高;该粉体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在66A·m2/kg左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热、冷冻以及喷雾干燥法处理化学沉淀法制备的Al2O3前驱体,对处理的粉体在1100℃保温2h进行煅烧,并对Al2O3前驱体及煅烧产物进行物相表征,对Al2O3煅烧产物形貌及粒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干燥方法制备的ZrO2粉体形貌和粒度不同,其中喷雾干燥法制备的Al2O3粉体分散性最好,粒度分布窄,粒径较小,平均粒径达到100nm。  相似文献   

20.
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与其流动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与流动性的相关性,本文中将粒度分布分维作为表征水泥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用图像分析法测算了5种水泥颗粒样品的粒度分布分维,5种水泥样品粒度分布分维值处于2.1006~2.2931之间;并用卡尔指数法测量了水泥样品的流动系数,考察了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及其与粉体流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水泥粉体粒度分布分维与其流动性呈线性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