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4,(11)
近年来,媒体在对城管和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以负面报道为主,"城管"和"老人"的媒介形象被负面化、污名化。公众对"城管"和"老人"的偏见的形成与媒体报道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执法须文明     
老谭 《城建监察》2005,(8):46-46
近日,《重庆时报》以《渝北城管执法起冲突》为题,客观报道了一板车车主正准备帮人搬运瓷砖过程中,被城管执法人员打伤的经过。同时,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新闻节目对此事件也进行了报道。看了报上刊发的现场图片和电视台的现场采访,群众对此议论纷纷,愤愤不平。  相似文献   

3.
时下,天气炎热,应季西瓜大量上市,为规范瓜农卖瓜,给瓜农和市民都提供便利,济南市城管部门适时推出了2012版"西瓜地图"。据了解,经过城管、交警部门现场勘定,今年济南市区共确定了518处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瓜农进城卖瓜,难免会给城市交通、市容带来压力。从2010年开始,济南市城管按照便民利民、疏堵结合的原则,在城区内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编制成"西瓜地图"广泛张贴;并规定,凡在临时销售点销售西  相似文献   

4.
安徽消息 夏季来临,合肥市蜀山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以便民利农为原则,直接走进乡村,与瓜农面对面交谈,敬请瓜农进城在界定的生活小区、集贸市场等销售点销售西瓜,同时还投资近两万元,印制了8000份《瓜农进城服务指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宣传是城管工作的生命线。河北省涉县城区管理局一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宣传,在《清漳风采》、《涉县广播电视报》开设“城管之窗”、“城管有奖征文”宣传版块,在电视台新闻栏目专辟了《城管聚焦》,广告时段播出了城管公益广告,并在《焦点评说》栏目中以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展开评说,在电视台《话题》栏目就城管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王力 《中州建设》2004,(11):31-31
安徽省淮南市的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行动中,对十几名群众拳脚相加的劣迹被《焦点访谈》曝光之后,我一点都没有感到震惊。因为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就时有城管人员暴力“执法”。这些年来大小媒体披露的诸如此类事件数不胜数。《焦点访谈》节目中,接受采访的群众直言不讳地叫“城管”为“土匪”。而在有些地方,提出“城管队”,群众已习惯称之为“拳头队”、“暴力队”。  相似文献   

7.
蔡军 《城建监察》2010,(7):11-12
最近,云南城管执法冲突引发群体事件再度将城管暴力执法拉进了民众的视野,但这并没有引起民众的普遍的强烈的关注,因为城管执法冲突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高足以让人们对这类新闻产生了视觉麻木(网络上城管执法的侧条足以用暴力执法所替代),加上城管暴力执法事件情节的简单重复性而逐渐归于平常。但是2010年4月1日的南方周末评论版,刊登了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文章——《哈!城管成了反面教材》却让我们的城管部门不得不进行认真深入的反思一下了。  相似文献   

8.
《城建监察》2004,(4):11-11
最近,从媒体上又看到了一例有关“某市城管动粗”事件的报道,作为一名城管队员,此事对我触动很大。从立法程序的角度看,报道中的执法队员发现违章——暂扣物品——当事人拒绝纠正违章——警告无效——强制执行,环环紧扣,属依法行政。可这样的执法为何不得人心反招人嫌?同时,我也注意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重庆晚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五家纸媒对非典和H7N9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纵横向对比分析其报道内容、报道类型、报道倾向以及所在的版面位置,从而探究以五家媒体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方式,并对报道方式在十年中的演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王国清 《城建监察》2006,(12):48-48
近年来,国内经常有城管执法人员与小摊小贩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的报道。前不久,有个地方的瓜农,因进城卖瓜,城管不让卖,后来这件事惊动了国务院的温家宝总理,温总理作出批示“城市管理固然要,但也不能不让农民卖东西呀!”这里就存在一个管理与被管理上的两对矛盾,也使我们城管人必须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7)
在"云媒体"、"多屏"时代,传统电视新闻面临空前的竞争。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差异化、深度化、多元化战略的应用如箭在弦。深圳卫视《关键洞察力》栏目创新性地以心理分析等手段来深度剖析新闻人物与焦点事件,赋予了节目新的特色"黏点"。本文以《关键洞察力》对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的报道为例,探讨电视新闻中心理学运用体现出的独特视角和创新性深度报道新路。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4)
由新闻报道产生的舆论效应是由媒体和受众共同造就的。"道德事件"容易催生非理性的报道和公众意见,引发道德审判。笔者由媒体对北京大妈"讹"外国小伙的乌龙报道出发,联系过去一系列的相关事件如彭宇案,从媒体标签化报道使得公众产生的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到公众对此类事件妄下的道德判断,对媒体对"摔倒讹人"事件的一再关注以及由此引发非理性道德审判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回归媒体应恪守新闻的道德规范和舆论应保持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8)
"甘肃校车事故"、"复旦投毒案"、"海南校长开房事件"……近年来,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一种现象:一起负面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轰动后,紧接着一段时间内,同类性质的类似事件的报道在各媒体上不断出现。此报道现象可称为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新媒体环境下的"围观文化"助推了这种报道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媒介恐慌、阅听污染等负面影响。走出此种报道困境,需要媒体在报道时注重平衡原则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5)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发生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开始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而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求新求异,加大报道渲染力度。尤其是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媒体的不恰当报道给原本受伤的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本文结合"小悦悦事件"和"杨武事件",分析媒体是如何产生"二次伤害的",以及如何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5.
李原 《城建监察》2007,(9):36-36
“没想到许昌的城管服务这样周封,真是太感谢你们了。”6月29日上午,开封瓜农李荣祥紧紧拉住城管队员的手,言语里充满感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2)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客观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报道策略,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管妖魔化"有日益加剧的趋势。在内部职能增多、外部舆论误解的时代语境下,城管人面临巨大压力,在面对有可能引起冲突、引发负面新闻事件的管理事件时,容易产生"管还是不管"、"少管还是多管"、"管还是严管"等伦理困境。本文着眼于从城管人"理性作为"的视角,探讨破解城管伦理困境和消解"城管妖魔化"的制度体系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刘正中 《城乡建设》2003,(12):62-62
近年来,媒体上报道城管人员虐待市民的事时有所闻。《河南工人日报》2003年上半年曾以新闻照片形式报道: 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金水分局女子执法队在紫金山立交桥下发现一位市民随地吐痰,女子执法队员按照规定对其罚款50元,该市民称未带够钱,执法人员请其穿上印有"不文明行为者"字样的T恤衫并让他义务清理小广告。江苏省《扬子晚报》2003年也报道,南京市下岗工人韩某因为无证照经营,被街道城管办陶副科长罚跪在厕所里,接连不断挨耳光,还在滴水成冰的寒风中被连浇三盆冷水,浑身湿透之后又被带到办公室跪着写检查。 上述报道中的市民受…  相似文献   

19.
天下     
《中国建设信息》2015,(3):68-69
河南省河南许昌"数字城管"喜获"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月12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获悉,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该项目是河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数字城管系统"。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于2010年6月1日正式运行,主要负责对全市各类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进行采集、立案、派遣和督办,并定期向社会及媒体公布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各责任单位的考核评价排名。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
"钓鱼岛事件"从2012年4月到11月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此次事件各媒体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本文以新浪网对"钓鱼岛事件"的专题报道为例,分析网络媒体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策略并分析其采用特定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