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热点事件因其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特点,成为了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舆论的非理性成分决定了舆论需要正确的引导。余姚"鞋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闻评论通过事件发生后尊重民意的评论态度来稳定社会情绪,通过事件转折后引导民意的评论技巧去转化社会舆论,通过事件总结后反思民意的评论原则来深化社会认知。在此次热点事件中,新闻评论充分发挥了其积极、正确、及时、权威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2)
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由于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对社会事件的介入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新途径和集聚地,打破了原有舆论格局中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形成"新的舆论中心"。随着媒体微博向新闻舆论领域的纵深发展,它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对当前媒体微博舆论引导方式的分析,可以为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如何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成了新闻媒体理论及实践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媒体对危机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媒体危机事件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加强对于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四个方面对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3):164-16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用户数量的增加,过激言论、不良信息也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而不断涌现,信息传播群体间的"互动"在不断深化和升级。新的变化、新的舆论环境都会影响群体性舆情事件的主体意识。探索群体性事件舆情的形成过程,正确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有效应对舆论引发的危机,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事件为例,具体剖析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舆论引导是处理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恰当的信息传播可以使组织内外迅速达成共识,加快应急处置过程,而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谣言,甚至激化矛盾。在2013年7月发生的贺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贺州市政府积极与媒体合作,快速、透明地发布官方信息,解答公众疑惑,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其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从贺江水污染事件中舆论引导、应对媒体等的做法出发,详细分析此次事件舆论引导的效果和特点,提出突发公共事件有效舆论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8)
如今,媒介化社会中,媒体通过构建拟态环境来影响受众的认知,且带有自己的偏向性,是传播坏消息的渊薮。本文主要以"万宁校长带女学生开房案"为例,浅析在类似道德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伦理界限,媒体应理性看待问题,以建构起一个向善的舆论氛围,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随着"东莞事件"中"东莞挺住"等言论的发出,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与作用引起业界与学界的关注。近年来,由于WEB2.0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增强,加之原有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网络意见领袖对舆论引导的作用在逐渐增强,特别是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网络大V,微博意见领袖在舆论形成与引导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其角色对网民在面对舆论时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3)
传媒影响力是所有媒介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作为资讯传播渠道的媒体对其受众在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上的潜在影响和控制力。本文以自贡市为例,通过探讨在当前媒介环境发生极大变化,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与新媒体实现融合,进而寻找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由新闻报道产生的舆论效应是由媒体和受众共同造就的。"道德事件"容易催生非理性的报道和公众意见,引发道德审判。笔者由媒体对北京大妈"讹"外国小伙的乌龙报道出发,联系过去一系列的相关事件如彭宇案,从媒体标签化报道使得公众产生的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到公众对此类事件妄下的道德判断,对媒体对"摔倒讹人"事件的一再关注以及由此引发非理性道德审判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回归媒体应恪守新闻的道德规范和舆论应保持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7)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活跃于各种舆情事件中的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可见一斑。在发布、转发、评论的过程中,微博意见领袖无形中起到了引导舆论、推动舆论和议程设置、舆论监督等作用。但是事物本身具有两面性,由于微博意见领袖这个群体本身的不可控性,产生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规范和引导,微博意见领袖自身也要自律,防止给社会舆论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8)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闻媒介的作用日益显现。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十分重要的政治责任。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媒体应该对受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
舆论引导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与"三贴近"紧密相关。要创新舆论引导,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把握舆论特点,强化受众意识,实现有效传播。必须在"三贴近"中通过捕捉新闻亮点,追求本质真实,树立舆论形象;通过反映新闻热点,注重理性分析,正确引导舆论;通过透视新闻焦点,重视言论作用,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4)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媒体的变革和海量的信息。评论作为一种引导社会舆论的载体在网络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当下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浮躁现象着手,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能够一同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9):198-199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舆论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影响深远的特性。针对当前高校舆论受到社会负面性信息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缺乏思辨思维现状。高校政工干部应发挥引领作用,坚持以正确舆论为导向,转变自身角色,增强舆论引导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政工干部舆论引导力的特性,论述新媒体时代高校政工干部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必要性,提出新媒体时代高校政工干部舆论引导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
2013年初,微信是否收费的问题引发了社会讨论。本文从微信的传播特征探析"微信收费"事件舆论的形成,并分析事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对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6)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意识的不断崛起,人们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意识日益增强。在网络特别是微博等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能便捷、迅速地传播个人观点,"信息爆炸"逐渐被"观点爆炸"所取代,海量观点和评论往往影响着受众的判断,如何引导受众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一重任便落到了主流媒体。笔者通过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外部生存空间和内部生存环境的分析,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运用"实际操作"技巧,达到"引导受众作冷静、理智的判断"、"去伪求真、以正视听"、"扶植正面行为、抑制负面行为"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1)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的兴起及发展,主流媒体微评论成为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主流媒体的评论不仅在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在舆论引导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人民微评"板块为例,分析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在微语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8)
在当今媒介格局发生转变,受众的层次、利益需求、知识背景等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如何扬其所长,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重庆钢铁集团搬迁这一重大事件出发,借助内容分析法,对这一事件的相关报道和受众意见进行分析,探讨媒介如何为重大政策的施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1)
由于网络围观时代的到来,公众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权力运行报道中来。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应当建构符合新的传播环境的传受关系,实现舆论上的正能量。本文通过结合传播理论与热点事件,寻找权利运行报道实现正能量传播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1)
自媒体诞生于21世纪,逐步在网络上成为了强有力的舆论制造方,由于自媒体具有的自主性、业余性以及传播效率高的特点,导致自媒体呈现出数量庞大,网络舆论内容庞杂、同步互动、情绪感染力强等发展趋势。因此,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引导不容忽视。本文重点讨论了如何从技术支持、引导型自媒体的建立、运用意见领袖的力量到培养专业职能部门等方面来引导自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