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3)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近些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危机新闻发布制度逐步完善。但是从以渤海湾漏油事件、"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代表的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中也暴露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在应对危机、发布新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全媒体时代,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急需学会如何与媒体沟通,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更是需要提升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2.
日前,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过新闻发布做好我省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安排》,要求明确当前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领域,建立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机制,规范新闻发布。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
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作为传递、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引导舆论、处理突发事件、聚集民心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缺失。本文简要介绍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的现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2)
核应急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对提高核安全信息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实现公众的核安全监督权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核应急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核设施营运单位的依法参与、公开内容边界不清以及信息公开时限不具有操作性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在于政府对信息公开裁量权过大、核应急法律法规陈旧、与《核安全法》脱钩等。以上问题的完善不仅是对《核安全法》的立法回应也有助于改进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9)
从2003年非典至今,十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越来越成熟。当今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媒介环境,上海市政府在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过程中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以及媒体服务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消除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秩序,在国内外塑造了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6.
建设纪事     
《建筑》1999,(3)
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将建立国土资源部日前决定,从今年起,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将建设用地情况完全公开。这一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合理制订土地供给和收购政策,正确引导土地需求,也有助于解决现行建设用地供应和供用权交易中存在的情况不明、交易不公的问题。建设用地信息的发布,将采用规范的书面印刷格式,也可同时采取新闻发布和上网形式。省级土地管理部门每季度发布一次,市、县的建设用地信息至少要每年发布一次。1999年饰材市场呈现新特点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一系列房地产的政策出台,以及…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7月22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议通过)为建立权威、规范的中国砖瓦工业协会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营造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建立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目的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行业利益,维护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协会工作公开,增加协会工作透明度,引导砖瓦行业及协会工作的社会舆论,向社会发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1)
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主流媒体需要遵循传播规律,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借助专家和政府网站的影响力,改善战役类报道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采编经验和装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部门的精准施策提供参考,发挥网络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对话沟通功能,发挥媒体参与社区善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138-139
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立法基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修订,弥补了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不足。基于当前大数据环境的考量,本文对《意见稿》进行简要评价,在提升立法层级、加强政府数据开放、推动信息共享和再利用、确立信息自由使用原则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24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规定.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都要公布。《条例》在强调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也规定了信息公开审查机制,将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纳入其中。因此.认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的现状,正确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对于做好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7)
网络平台的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新渠道和方式,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随着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应用及普及,政府构建网络平台新闻发言人制度迫在眉睫。本文从网络平台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出发,并针对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5)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事业发展迅速,审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和加深,但是在信息公开的内容、质量、制度、监督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审计机关应当在构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规范审计信息公开的形式和内容,统一审计信息公开的口径,完善政府审计准则体系,构建经济权力导向审计模式,提高审计信息公开的质量,加强对审计信息公开的监督等方面不断探讨和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7)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我国特殊国情相生相长,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政府就是把关人,负责将相关信息向媒体和公众公布。回顾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它的建设过程并不长,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7)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公共危机事件,在这些事件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在公关理念、形象意识以及与媒体沟通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公共危机治理,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必须强化政府公关意识,进一步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问责制度,不断提升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9)
马来西亚航班MH370失联之事引发全球关注,马来西亚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人们获得关于MH370信息的重要信息源,通过多次的新闻发布,马来西亚在这之中建构了自己的国家形象。本文对该事件中马来西亚新闻发布的一些优点与缺陷进行了总结,并以此来探讨新闻发布会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7)
政务微博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有益探索。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政务微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前要完善应对机制和方式,寻求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制度保障;事件发生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政务微博的信息推送能力,提高微博信息的发布水平;事后还要建立准确的信息评价机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政务微博的建设,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政务微博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站在时代前沿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8)
<正>快速反应和持续关注是报道突发新闻的基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亟待从媒体获取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这时会出现庞大的信息缺口,而率先填补这个缺口的媒体则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暂的信息稀缺时期获得大量的受众关注。在报道本地突发新闻时,地方媒体因其接近事件发生地而更具报道时效的优势,更适合做填补信息缺口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作为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有关信息需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实现公众参与和监督政府公共财政管理。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国家审计署网站发布的207份审计结果公告作为研究对象,评析目前的审计结果公告现状。进而通过对于四种审计体制下代表国公告制度的国际比较,总结出我国公告体制存在障碍,最后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以求进一步丰富国家审计制度理论,为国家审计实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5)
200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十年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各种信息公开途径,并对如何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5)
政府公信力与公众知情权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造成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的原因主要是公众知情权未得到满足、"官本位"思想和地方保护主义、媒体话语权缺失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媒体、公众三方需要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阳光政府"、完善突发事件发布机制,媒体要迅速准确传播信息,把握舆论导向,公众则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