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Planning》2020,(6)
随着5G商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将被重新定义。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与重大主题报道,各媒体都在探索凸显传播价值、集结受众注意力的路径与方法。本文以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为着眼点,分析报道中凸显的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报道主体相互补位、多形态直播融合打造"原生态""实时化"、矩阵化"传播共同体"引发传播"裂变"等媒体融合新特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推进,每年两会报道已经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力的态势,亮点纷呈。本文从核心思想宣传、议程设置、深度融合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人民日报2019年两会宣传报道的经验。认为:主题宣传应坚持守正创新,注重新闻规律,大力创新报道方式,加强议程设置,有效提升新闻价值;积极推进深度融合,有效拉近两会报道与广大受众的距离,扩大舆论影响覆盖面,全面提升新闻舆论"四力",发挥主流媒体在引领构建新时代主题宣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媒体的健康报道失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导致受众的错误认知,引发社会恐慌等等。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视角来分析时下国内媒体在健康报道中暴露出来的三方面问题:未调查而先报道、夸张失实而引发恐慌、专业性不足且轻反馈。着重分析报道失当的原因和危害的产生,并关注这些报道的一些新特点,从媒体与受众的双向传播过程与效果来审视时下国内的健康报道。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1)
电视新闻导语在整条新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通常是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概述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事实和最新鲜的状态,直观鲜明的揭示事物的主题,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本文洽谈了怎样让电视新闻导语"先声夺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9)
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直接面对受众通过有声语言、副语言和道具等进行信息组织与传达,完成新闻叙事行为。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和突发事件报道经典案例,对发现和表达突发事件新闻现场的方法进行分析,试为出镜记者提高突发事件的报道效率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4)
因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政治文献翻译常常遭遇各种困难。如何把政治文献中的话语用西方受众能够听懂并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是译者亟需考虑的一大现实问题。以十九大报告中的热词英译为例,运用"新修辞"理论,从事实呈现、受众认同和话语方式等三个维度探讨在政治文献翻译中所需做出的修辞构建及其对外宣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正>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所承担的宣传重任不言而喻,特别是主题报道任务,由于其在弘扬主旋律、服务大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是新闻媒体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但长期以来,主题报道存在:政治色彩过浓、内容枯燥无味,形式单一严肃等问题,成了我们日常新闻宣传报道的"难点"和传播效果的"盲点"。而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党委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需要新闻媒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各项政策的实施、工作的推进,需要主题报道"鸣锣开道"。那么,这里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主题报道贵在要有"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解决主题报道在运作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要想让受众爱看,就要从受众角度选准报道的切入点,从受众心理创新报道形式,从受众需求丰富报道内容,既要发布官方的声音,又要让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这决定了党的新闻事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服务受众为根本。"走转改"报道理念符合党的宗旨,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服务受众的思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在实践中坚持这一理念并进行相应的创新,"新南巡"的报道给出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第四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以"新时代的语言测评:创新与融合"为主题,从语言能力标准、语言测评中的效度、语言测评的优化与创新、教师测评素养等方面展开交流与探讨。本文围绕上述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传递国内外语言测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9)
<正>红桥区基层宣讲团成立于2004年,现有宣讲员300余名,他们长期活跃于红桥的基层单位和街巷里弄,用居民身份、群众语言、百姓体验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累计宣讲6000多场次,受众30余万人。特别是近两年来,红桥区基层宣讲团紧扣时代脉搏,从受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5)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发生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开始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而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求新求异,加大报道渲染力度。尤其是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媒体的不恰当报道给原本受伤的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本文结合"小悦悦事件"和"杨武事件",分析媒体是如何产生"二次伤害的",以及如何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4)
由于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广告的视觉语言从传播内涵到传播方式和特点都发生了变化。该文从新媒体广告中的视觉设计着手,分析广告中的视觉元素,以此提升新媒体广告的传播价值,优化广告的传播效率,拉近受众与广告之间的距离,促进媒介、广告和受众和谐发展;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未来广告的视觉语言设计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完善传播环境,为新媒体下的广告视觉语言设计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8)
大众传媒素有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本文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7年来《安庆日报》有关"黄梅戏"的报道作为分析文本,从报道数量、报纸版面、新闻体裁和报道主题四个维度考察《安庆日报》如何对黄梅戏进行报道,并在此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路径和传播模式这四个方面探讨黄梅戏的传播特点与相应的问题,以期对黄梅戏乃至其他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1)
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重大题材,但是一直为人诟病的是,时政报道长期流于仪式化的报道,内容严肃不易读,严重影响到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以《新京报》对2013年"两会"的报道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以市场、受众为导向的纸媒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怎样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9)
2012年8月30日,美国塔夫茨大学对中国儿童进行黄金大米人体试验的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以框架理论为指导,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新闻来源、消息来源、报道主题、报道基调七个方面描述与分析凤凰网关于"黄金大米事件"报道框架的构成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
《语言和空间中的移动编码》(Motion Encoding in Language and Space)是由M.Dimitrova-Vulchanova和E.V.D.Zee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和空间探索"系列丛书之一,2012年出版。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现有空间和语言中的移动编码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并对语言中的移动编码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由于涉及学科的交叉性问题,编者考虑到主题章节中一些问题的代表性,故在相应章节对相关主题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定义区分和界定。这些常出现的主题包括决定移动编码可能性的参数和特征、能解决语言变体和分析变体的可能性及问题解决方法。编者均对书中所列出的各种主题及其编码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7)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典型人物报道的作用更加凸显。本文试通过传统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对"中国好人"尹建平的连续报道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典型报道存在的问题以及创作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典型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1)
色彩是广告设计语言,是广告作品信息传播、表达的重要元素。因此,处理好广告设计中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关系,能够充分表达广告设计的主题,同时给受众带来视觉冲击和审美愉悦。该文通过分析广告设计中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方法,探讨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5)
在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被认为是最难有所突破的报道领域。其存在的宣传味浓、不够"亲民"等问题一直被受众所诟病。本文阐述了地方台的时政新闻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