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龙云  蔡玉青 《印染》2008,34(6):1-3
用中性纤维素酶对末染色和靛蓝染色纯棉织物进行吸附水解试验,研究了处理温度、pH值和时间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靛蓝的存在提高了酶蛋白对织物的吸附量;处理温度超过70℃后,酶蛋白吸附量明显增大;处理浴pH值为7时,酶蛋白的吸附量最低;吸附30 min后,被吸附的酶蛋白量不再有明显变化.水解试验表明,靛蓝的存在抑制了酶的水解作用,水解速率低.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是发生水解反应的先决条件,了解其吸附性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解反应过程。通过对酸性纤维素酶SHL在纯棉针织物表面吸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吸附量随酶浓度增大线性增大,在pH值4.2 ̄4.8时有最大吸附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很大,30 min以后达到饱和吸附;能与棉织物结合的最大酶蛋白分数α=0.4835,半饱和吸附常数K1=0.4948。靛蓝染色织物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比未染色织物的吸附量大,织物上的靛蓝与溶液中的靛蓝对纤维素酶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酸性纤维素酶SHL在纯棉针织物表面的吸附性研究发现,吸附量随酶浓度增大线性增大;在其最适pH值4.2-4.8时有最大吸附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很大,30min以后达到饱和吸附;能与棉织物结合的最大酶蛋白分数α=0.4835,半饱和吸附常数K1=0.4948。靛蓝染色织物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比未染色织物的吸附量大,织物上的靛蓝与溶液中的靛蓝对纤维素酶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机械搅动条件对酸性纤维素酶吸附和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搅动条件下,酸性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织物的吸附速度更快;由酶水解所释放出的还原糖量也相应增加,引起的织物失重率也更大.测试处理后织物的强力表明,酸性纤维素酶对织物的强力损伤在高搅动条件下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姚继明  窦春晓 《纺织学报》2015,36(10):86-91
选用酸性纤维素酶处理未染色和经过C.I.硫化黑1 染料染色的纯棉针织物,通过测定处理后织物的毛羽去除率、失重率、织物上的酶吸附量及处理液残液中的还原糖含量,分析纤维素酶与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建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织物上染料的存在对纤维素酶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但降低了毛羽去除率;纤维素酶处理染色织物与未染色织物具有相近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51.81和49.97,但未染色织物的最大反应速率约为染色织物的10倍。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名称:纤维素酶对硫化染料染色棉纤维酶解机理项目简介:项目以硫化染色的棉织物作为酶解底物,通过研究酶的蛋白分子量,氨基酸组分,纤维素酶中内切、外切和β-葡萄酸苷酶在酶处理时氥活力的变化,酶解条件,织物酶处理前后纤维微  相似文献   

7.
郝龙云  蔡玉青 《印染》2008,34(10):6-8
用酸性纤维素酶分别处理棉、粘胶和天丝织物,通过测定处理液中还原糖含量,研究了影响酶水解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酸性酶对粘胶的水解活力最高,纯棉次之,对天丝织物的活力最低;织物所受前处理条件、酸性酶浓度、机械搅拌条件和不同缓冲体系等对酸性纤维素酶水解性能也会产生影响.经退浆、煮练、漂白后的织物,酶水解能力较高;适当地增加机械搅动,采用HAc-NaAc缓冲体系,酶活力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张曙生 《印染》1994,20(11):32-34
棉织物的纤维素酶整理能改善织物表面形态和风格,但控制不当会严重损伤织物强度。本文讨论了对纤维素酶促水解反应程度的监测方法,将减量率与还原糖产率相关联,提出一种简捷可靠的判断水解程度的方法,以求为棉织物酶整理提供工艺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陶然 《国外丝绸》2005,20(6):4-6
探讨了酶处理对经多羧酸处理后棉织物的拉伸强度、耐磨牢度和手感的影响。织物先经酶处理(预焙烘处理),然后与丁烷四羧酸(BTCA)交联;或者织物先与BTCA交联,然后再经酶处理(后焙烘处理)。比较耐久压烫整理的棉织物经不同工艺酶处理的性能,发现经预焙烘纤维素酶处理法比经后焙烘纤维素酶处理法更有利于改善织物的手感,但其强力损失比后焙烘酶处理法大得多。用这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经耐久压烫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效果影响不大。鉴于耐久压烫整理工艺会降低织物强力,因此纤维素酶预焙烘处理法仅适用于具有很高强力的厚重棉织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酸性纤维素酶对靛蓝染色织物的吸附性能,试验表明酶在纤维表面呈多分子层吸附.同时也研究了pH值、靛蓝染色深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纤维素酶在pH值为4.88时的吸附性能最好,而且随着靛蓝染色深度的提高织物表面吸附的纤维素酶含量也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也影响着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性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促进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而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降低了织物表面吸附的酶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