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它是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在内的一种综合症状群.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其存在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它的产生原因既有社会组织因素又有个人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可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程珍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76-78
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综合因素,论述了职业倦怠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多种消极影响,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教育缺位直至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教师要从树立职业理想、提高业务素质、消除职业倦怠、自我管理消极情绪等4个方面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或避免进入或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蔡韦龄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507-510
抽取福建省9所独立学院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师处于中度职业倦怠水平,主要问题出现在成就感降低以及情绪衰竭维度上;其中,29岁以下年龄及助教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最为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文章对独立学院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英语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迫切需要提高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此,通过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明确职业定位、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莉莉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2):118-122
在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施行的社会背景下,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研究为数不少。这些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问卷法和理论分析法,在研究内容上涉及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压力源、产生压力的原因等,并获得了一些不尽相同的结论。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和讨论。社会期望和成就动机因素与心理压力相关,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大致来源于业务、人际关系、考核评价机制、经济状况等方面。造成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原因包含社会原因、学校管理原因、个人原因等。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是当前大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因素显著相关,人格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人格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共同承担责任,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健康乐观、外倾独立、谦逊仁爱等特征的人格,帮助其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7.
姚彩琴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21(4):60-63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因素及干预措施。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因素有人格、自我、归因风格、压力应对、自控力和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需要通过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自我效能感,提高受挫能力,调整学习动机,进行生涯规划等措施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自主的关系,指出要促进学习者自主就必须首先实现教师自主,提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教师自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郝玉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107-108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为了缓解职业倦怠,大力推进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在此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与研究现状入手,提出职业倦怠对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深入探讨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并从学校与个人两方面提出解决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认同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初任英语教师职业认同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初任教师处于特殊的关键时期,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个人在一定情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个人和学校对构建和发展教师职业认同都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益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28(2):171-177
21世纪以来的十年,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趋加剧。诸多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研究文献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升;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有明显的拓展;对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呈现出多学科、多理论、多视角解释的特点;其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还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高辉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9,29(3):86-89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首先描述了工作倦怠的定义,接着对其测量进行介绍,然后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最后,加以总结评述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霞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85-87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势必危及自身健康并进而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其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超负荷工作、过大的心理压力、较低的待遇.针对“职业倦怠”提出改革现行学生管理教育模式、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培养健康人格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薇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3):83-85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普遍,离职倾向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高校辅导员职业地位较低、职业角色不清、自我效能感低、责任压力大、职业认同感低等,而严重的职业倦怠又引起高校辅导员出现明显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通过描述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职业倦怠的现状,从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个人三个因素分析公共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最终提出对策,对缓解公共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童燕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98-100
从社会层面、工作环境、个人层面对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产生职业倦怠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解决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顾客服务过程中员工的工作倦怠感,系统梳理了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的现有研究,确立出表层扮演、主动深层扮演、被动深层扮演的情绪劳动维度和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的工作倦怠维度,并引入组织氛围和心理授权两个组织差异变量,从全新视角完善情绪劳动影响工作倦怠的理论模型.186份跨行业企业职工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正向显著影响工作倦怠,被动深层扮演负向显著影响工作倦怠;情绪劳动的主动深层扮演与工作倦怠呈U型关系;组织氛围和心理授权在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员工职业高原与工作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武汉、深圳等地区373名企业知识型员工问卷的实证分析,检验了职业高原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职业高原及其维度均与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性化高原。由于工作倦怠容易影响知识型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因此必须关注知识型员工,帮助他们消除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20.
徐翔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1):69-71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我国许多中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倦怠。这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故广大中学教师应积极找出问题根源,通过多种渠道消除心理疲劳,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