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锰酸钾对水中苯酚去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高锰酸钾及其氧化中间产物-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粉的去除研究,表明KMnO4及新生态水合MnO2对水中苯酚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反映出在一定条件下,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在高锰酸钾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也从反应机理上论证了KMnO4的除酚作用机制,即KMnO4对酚的去除既有KMnO4本身的氧化作用也有其氧化产物-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及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对用高锰酸钾处理地表中微量酚污染的若干条件和程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强化高锰酸钾处理地表水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锰酸钾氧化水中恩诺沙星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高锰酸钾氧化水中恩诺沙星的动力学规律,通过实验得到高锰酸钾氧化恩诺沙星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并考察了高锰酸钾初始浓度、pH、温度等因素对反应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恩诺沙星的氧化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高锰酸钾初始浓度、pH、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高锰酸钾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快;相对于中性条件,高锰酸钾氧化恩诺沙星的反应更容易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发生.此外,高锰酸钾氧化恩诺沙星的反应表观活化能Ea=53.27 kJ/mol,略低于一般的化学反应,说明该反应在一般水处理条件下较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高锰酸钾氧化去除水中三氯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高锰酸钾氧化去除水中三氯生的动力学规律,通过烧杯试验研究得出高锰酸钾氧化三氯生的反应速率常数,同时探讨高锰酸钾浓度、pH、温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高锰酸钾浓度下,三氯生能够被迅速氧化,氧化三氯生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二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0.331 6 mL.s-1.mol-1.p...  相似文献   

5.
高铁酸盐氧化去除饮用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饮用水中苯类有机物含量的增加,通过烧杯试验,研究了高铁酸盐氧化去除饮用水中苯酚的工艺及相关技术,探讨了高铁投加量、氧化时间及pH等因素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及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去除太湖水中色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水库水的色度和pH值较高,给湖泊、水库水的混凝增加了困难。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去除太湖水的色度的试验研究表明,PPC的强化混凝可以明显提高含藻水的色度去除率,强化了PAC小投加量时的除色效果,且不受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处理技术对水同微量苯酚的去除作用。试验发现了高锰酸钾预氧化使粉末活性炭产生吸附增量这一现象,证明了二者联用的协同污染去除作用。并对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技术的除污染效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静态试验研究了高锰酸钾预处理对水中微量铅的去除作用.高锰酸钾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作用是取得良好除铅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高锰酸钾预处理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对水中Pb(Ⅱ)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硫酸铝对Pb(Ⅱ)的去除.在酸性条件下,与单纯硫酸铝混凝相比,高锰酸钾的除铅优势更加明显,如pH=4.1时,高锰酸钾预处理的除铅效果高于单独硫酸铝处理3倍以上.对比试验表明,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较二氧化锰固体粉末有更好的除铅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去除太湖水中蓝藻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太湖水的蓝藻水华连年爆发,难以净化处理,严重影响了供水安全,试验研究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的强化混凝作用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蓝藻和降低水的色度,可拓宽混凝剂量最佳投加量范围,使净水系统的抗干扰抗冲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锰酸钾去除水中染料色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锰酸钾对几种较典型染料的脱色效果.考察了初始pH值和高锰酸钾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的脱色效果最佳,但对大部分实验染料,pH≤11时,仍有良好脱色效果;增加反应时间和高锰酸钾投量也对脱色效果有一定改善;罗丹明B脱色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表明,在强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能较好地降低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的特征吸收,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紫外末端吸收有所增加.初步表明高锰酸钾可能无法将该染料彻底无机化.  相似文献   

11.
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苯胺引起自身颜色的变化,并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值和苯胺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苯胺的新方法,方法分别选择显色波长430,610 nm和褪色波长525 nm进行测定。3波长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60×10^4L/(mol.cm),2.09×10^4 L/(mol.cm)和2.09×10^4 L/(mol.cm)。苯胺质量浓度均在2.5-30μg/10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将该方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的苯胺含量,3波长下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研究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去除黄浦江水中微量天然有机物和浊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进行预氧化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和浊度的去除效率,相同混凝剂投加量情况下,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可提高约6%-9%;在PAC投加量为6-10 mg/L时,出水浊度均小于1 NTU,出水CODMn为2.27-2.15 mg/L.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锰酸钾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泛昔洛韦。在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能够氧化泛昔洛韦而使自身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且吸光度的变化值与泛昔洛韦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在测定波长525nm处,泛昔洛韦的浓度在2×10^-5-7x10^-4mol·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3.8×1O^-6mol·L^-1将该方法用于药物制剂和尿液中是昔洛韦浓度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对高锰酸钾(KMnO4)在给水处理氧化助凝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在处理含有机物的地面水时具有显著的助凝作用,沉淀后的水质等级明显提高,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高锰酸钾降解四环素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锰酸钾对四环素降解的有效性和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四环素浓度、高锰酸钾投加量、反应溶液初始pH值、反应时间对降解的影响,得出影响四环素降解的各因素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影响显著性次序.结果表明,四环素初始浓度和高锰酸钾投加量对降解效率的影响最显著.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高锰酸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解和去除四环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联合预氧化白石水库微污染水的效果,为自来水厂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方法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次氯酸钠的去色氧化作用,采用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联合预氧化并与常规处理工艺联用对微污染水进行了中试试验,对比了高锰酸盐指数、浊度、色度的处理效果.结果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0.10(mg.L-1),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3(mg.L-1)时,出水高锰酸盐指数低于3.0(mg.L-1),浊度低于1.0 NTU,色度低于5 NTU.但要严格控制高锰酸钾的投加量,防止投量过高造成出水色度的上升.结论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联合预氧化中试试验表明,要严格控制高锰酸钾的投加量,防止出水色度的上升.当高锰酸钾投加量增加到0.40 mg.L-1时,出水色度反而会上升到12~18NTU.该工艺能有效的去除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浊度和色度,使过滤后出水水质达到处理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低温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提供可靠可行的工艺参数,通过烧杯静态试验,分别研究了水温、pH值、氧化时间等因素对高锰酸钾预氧化反应的影响,以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在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的净水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北方冬季低温微污染水,高锰酸钾预氧化能有效地去除部分有机物,并起到良好的助凝除浊除微污染作用,使处理后水质达到标准.并指出高锰酸钾投加的最佳剂量应根据原水水质确定其最佳投药量范围,投加位置也可根据原水水质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市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特点,通过小试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剂(PPC)与NH2Cl联合预氧化工艺在助凝、助滤、去除有机物、灭活致病微生物及减少三卤甲烷(THMs)等方面的效能.结果表明,PPC与NH2Cl联用能明显地强化除污染效果,与单独NH2Cl工艺相比,投加ρ=1.0 mg/L的PPC可使沉后和滤后水浊度去除率分别提高3个和1个百分点;使沉后水254 nm波长时的紫外吸光度去除率提高6个百分点;使滤后水THMs的生成量降低92%;并明显提高对致病微生物的灭活效能.为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