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在舞台表现力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如何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剪纸镂空艺术在现代日常实用女装、礼服、舞台表演装及情趣内衣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剪纸镂空运用存在设计的直接挪用、与传统设计脱节及衬色运用的单一性,对比可以从"借景"设计、图案与色彩结合设计、中西技法融合的设计方向进行创新。最后以"隐藏的风景"为设计主题,进行纯色面料、花色面料、闪光面料、图案"借景"搭配方法进行服装实物制作,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徽派传统服饰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将徽派传统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归纳提炼为山越时期衣冠百年不易、大迁徙时期双向涵化、宋元时期技术改变服制和明清时期审美风尚大变等四点。从服装造型的角度,分别对徽派男子服装和女子服装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相应常见服装造型和贫富差异在服装造型中的体现进行对比,努力探寻徽派传统服饰文化艺术元素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纸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博大。中外剪纸艺术的表现风格不同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及其特征的不同,既具有民族崇尚简朴的优良风尚,拥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又拥有现代元素,是艺术家们表达情感的抒情诗。通过对中西剪纸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探讨了深藏其中的装饰审美特征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服装是人类衣食住行的第一位,将书法元素与服装设计相结合,有利于传 统文化的发展,并且丰富服装的审美。文章总结了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及我国书法艺术的文化魅力,分析了书 法与服装设计的共性,即都是由实用功能演变到审美功能的一种艺术。书法元素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包括直接表 现和间接表现,文章通过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书法元素与服装设计的结合对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服装民族化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近几年中国风服装兴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中国传统服装的设计元素和表现手法,提出服装民族化与时代感的结合不应局限于表面的符号拼凑,而应该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设计元素进行重组,还要挖掘更深层次的表达手法,如通过廓形和技术处理手段来表现中国传统服装的神韵,以期在服装民族化与时代感相结合的道路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应对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和舞台构成的日趋复杂多元,设计师们不再满足于服装造型中的传统面料,开 始积极地寻找生活中一切可用的新材料,在提高舞台语言传播力的同时为传统造型注入新的血液,“非服用材料” 应时而生。本文结合非服用材料和舞台服装各自的特点,探讨非服用材料是如何运用到舞台服装之中,企望能够 对舞台服装设计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的思想体系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中医院校开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中医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国的民间剪纸是一种普及的民间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表现。分析了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与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的有机联系,提出了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鉴赏和创作实践来加强中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服装设计中民族性和现代性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中国服装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问题.以旗袍改制和其它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为中心,选取谭燕玉、张肇达、汤姆·福特和罗伯特·卡瓦利等中外设计师及其作品进行述评,分析比较其设计思路以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淮安车桥剪纸作为苏北地区剪纸的一支,是淮安地区极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 通过对淮安车桥剪纸的田野考察,并结合文献与图像资料,对这一具有地域符号特征的苏北地区剪纸艺术进行探 讨。首先通过对扬州剪纸和河湟剪纸的比较,分析出淮安车桥剪纸在题材、构图、造型、色彩及表现手法上的特 点并进行分类论述,进而挖掘其民俗特性、时代风貌与审美理想的文化内涵,最后对现实中的淮安车桥剪纸现状 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日语汉字音读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日语汉字的音读,介绍了音读的种类及形成的历史洲源,探讨了音读与汉语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对汉字输入容错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汉字编码容错理论,给出了容错编码的定义及有关定理。并将这一理论研究成果成功地运用于“字词句组合汉字输入系统”,还给出了字、词等容错实例,并讨论了有关容错编码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建筑风格发展的过程,简要论述新中式建筑出现和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分析新中式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用西方建筑发展的过程来阐述传统中式建筑与新中式的关系,解析传统中式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对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做一简要分析.最后通过实践项目尝试对新中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对翻拍照片进行二值化、滤除噪音、骨架化、骨架划分处理,获取到标志书法汉字间架结构特征的结构集.拟通过拆分汉字基本结构与间架结构特征实现书法汉字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DELPHI下实现获取汉字拼音简码的方法。利用汉字的拼音码查找汉字,减少了应用软件操作人员的汉字录入量,加快了操作速度,增加了软件的易操作性。该方法在所开发的管理系统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换,实现了语言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转换,但对古典汉语形象审美传统的继承却被搁置并延迟。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启蒙”语境下的白话文改革,显示出浓烈的社会功利性意味。本文试图从汉语形象这个角度重新探讨这场轰轰烈烈的语言改革运动,探讨汉语在审美现代性进程中的现实境遇和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饮食风俗研究近年来呈现越来越热的趋势,论述中华各民族饮食风情、传统节日和庆典饮食习俗的书籍渐多。层出不穷的饮食文化书籍,不仅描绘了我国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饮食风俗,而且对弘扬中国优秀的饮食文化,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应试色彩过浓,大学语文定位的偏差以及包括大学生在内全社会对于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忽视,当前我国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普遍不高。根据高等教育所蕴含的职业教育特点和社会对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开展职业汉语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诗歌的繁荣昌盛促进了诗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从《诗经》到《诗品》到《沧浪诗话》到《原诗》,从“诗言志”到“情志说”到“滋味说”到“兴趣说”,诗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诗歌的发展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钱冠连先生出版的《汉语文化语用学》,是中国第一部以汉语为语料的语用学专著。之后,刘伯奎先生的《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于2004年由暨南大学出版发行,成为中国以汉语为语料的语用学研究的另一部力作,值得汉语语用研究者思考和学习。从语用学的视角介绍和评价《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的重要性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