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液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K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浓度、纺丝电压及纺丝距离等实验条件对纤维形貌的影响;采用荧光发射光谱及荧光显微镜对电纺纤维进行了光学表征.结果表明:纤维直径随着纺丝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电压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着纺丝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荧光显微镜分析表明:PVK电纺纤维在紫外光照下发蓝紫光.荧光光谱分析表明:与PVK薄膜比较,PVK电纺纤维在437 nm处出现一个新的发射峰.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环氧基质量分数为10%的环氧化SBS(ESBS).利用红外光谱对ESBS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研究纺丝溶剂、纺丝液质量分数、外加电压和接收距离等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制备纳米级到微米级ESBS电纺纤维.结果表明四氢呋喃(THF)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是电纺ESBS的优良溶剂.在THF/DMF(质量比=3∶1)纺丝溶剂,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0%,外加电压23kV及接收距离28cm时,所制得ESBS电纺纤维形态较好,纤维平均直径为302nm,最小直径可达70nm.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对丝素蛋白与聚己内酯(PCL)进行纺丝,然后对两种不同电压下所纺纤维的形貌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两种聚合物的可纺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聚合物的成丝直径都会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减小,并且在12kV时,两聚合物成丝的均匀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针头静电纺丝存在射流相互干扰和场强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改变针头长度、间距及加压方式等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静电纺丝中无法直接观测的高压静电场场强进行模拟,并观察多针头静电纺丝场强分布规律,提出可有效控制多针头静电纺丝场强均匀性的方法:纺针套塑料管、各纺针施加不等电压、纺针不等长.结果表明:塑料管可以使得电荷集聚,从而增加场强,利于节能;额外加压、不等针长能够均匀场强;不等针间距对均衡场强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薄膜并对其进行空气过滤应用研究.探讨了纺丝溶液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微观形貌与过滤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电纺时间对空气过滤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纺丝液质量分数为6%时,所得纤维直径最小,为76.69nm;当静电纺时间由2h增加到5h,纳米纤维膜的孔径由0.35μm下降到0.247μm,其过滤效率相应地由87.6%提高到98.5%.  相似文献   

6.
将载银二氧化锰(Ag/MnO2)与丙烯腈-偏氯乙烯(AN-VDC)共聚体共混,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静电纺纺制腈氯纶吸附催化纳米纤维;研究Ag/MnO2作为无机共混添加物在腈氯纶纺丝原液中的含量、分散性及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为:纺丝液中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体质量分数为16%、纺丝电压为25 kV、Ag/MnO2的质量分数为25%、PVP分散剂质量分数为1.6%.  相似文献   

7.
纤维的结构和性能(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PET高速纺丝纤维的热性能,低速纺丝领域中纤维的大分子取向以及纤维结晶相和非结晶相的取向,指出:纤维的沸水收缩率在纺速为2000-3000m/min内达最大值,其后随纺速增加急剧减少;纤维结晶相取向度随纺增加而增大;非晶向取向在600m/min纺速以随纺速增加而增大,6000m/min纺速以上随纺增加而减少。另外指出纺丝速度在7000m/min以上时,PET纤维横断面上存在一个内部结构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La(AA)3/TPU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稀土配合物丙烯酸镧(La(AA)3)和热交联处理对热塑性聚氨酯(TPU)电纺膜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La(AA)3使TPU电纺膜纤维粗细均匀,并提高了电纺膜的力学性能.以DCP为交联剂并经过100℃热交联处理得到的La(AA)3/TPU电纺膜,其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302%,拉伸强度达到10.74 MPa,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纳米级纤维毡的纺制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静电纺丝是制备超细纤维和纳米纤维的新方法。静电纺丝能纺制直径在几十纳米至几微米之间的纤维并使其形成无纺布状的纤维毡。本实验在研制静电纺丝装置的基础上,以水溶性高聚物聚乙烯醇水溶液为纺丝液,制得直径在100nm~600nm的纤维。通过调节电压、纺丝液浓度及喷丝口与接收屏之间的距离等工艺参数得到不同粗细的纳米级纤维毡,研究了静电纺丝过程和工艺参数与纤维的表面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纺得稳定的和粗细均匀的纳米级纤维。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弹性纤维熔融纺丝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探讨了其纺丝动力学过程。通过分别彩和Newton体和Maxewll体本构方程采用分段积分法,讨论了弹性纤维熔纺动力学与常规熔纺动力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叠加最大值法预测系列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点,建立了系列犯罪心理图像分析模型,给出了作案熟悉程度计算表达式和预测作案地点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作案心理变化的4个阶段.对模型中影响熟悉程度的最大半径、安全距离区间和熟悉程度区间3个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2010年国际数学建模B题(破案学)中PETER的犯罪足迹为例进行了预测,其预测正确率为80%.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预测犯罪嫌疑人住处以及下一次作案地点,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我校专业建设中如何坚持特色与优势专业的建设、构建“大包装”专业群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就专业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出现了道德约束乏力的现象,一些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弱化,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社会道德规范没有内化为人的内心自觉,而道德内化不力又源于人的主体意识的缺失。本文从人的主体性和道德内化的关系入手,提出发挥人的主体性是道德内化的关键,同时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通过关注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自觉需求,从而自愿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我校专业建设中如何坚持特色与优势专业的建设、构建"大包装"专业群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就专业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法律天生就具备了人性化的属性。法律人性化作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我国随着民主、人权和法治建设的深入,特别是新时期着眼于理性与全局的和谐社会的建构,人性和人性化在中国理所当然受到格外关注。我国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司法机关如何追究犯罪、惩治犯罪的程序法,从人性化视野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汽轮机汽缸预暖系统是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对某600 MW汽轮机汽缸预暖系统的运行条件和运行操作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的优化运行分析做好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两点后方交会是交会定点中的最简单的方法 ,本文通过理论和模拟两种方法对不同的观测角、已知距离以及测角精度进行计算、比较 ,得出交会点图形的状况对点位精度有直接影响的结论 ,为特殊地区的野外测量作业提供了参考依据 .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OCr25Al5为例,对稀土元素在焊接电弧高温作用下过渡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从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结果证明了稀土元素焊丝过渡和焊条药皮过渡是可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稀土元素过渡系数的诸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