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雄心勃勃的强国计划相比,印度的油气自供能力几近脆弱。且看,训师瓦杰帕伊如何带领大象艰难起舞——  相似文献   

2.
油管守护神     
长庆油田采油二厂油气集输大队巡护队队长王勤是盗油者惧怕的油田卫士,近三年来,他带领队员抓获犯罪分子数十人。  相似文献   

3.
正《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设置有"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油气钻采工程"和"专家论坛"等栏目。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1题名:题名应紧扣文稿主题,不宜超过20个汉字。  相似文献   

4.
油气成藏模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运移方式、油气分布规律。通过对黄河口凹陷沙河街组-明化镇组油气成藏组合的特点、分布层系及其主控因素的分析,结合不同构造带油气富集特征,建立了黄河口凹陷4种油气成藏模式:陡坡带"中转站式"成藏模式;中央隆起带"网毯式"成藏模式;缓坡带"复合式"成藏模式;凸起带"阶梯式"成藏模式。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差异性决定了油气富集层位,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守护三横四纵共1654千米油气管道责任重大,他带领自己的队伍,不辱使命,确保了安全平稳输油气。他就是中国石油管道公司长春输油气分公司经理邹立军。凌海站里树标杆凌海输油站是东北输油管网铁岭至秦皇岛输油管道中间热泵站。邹立军是凌海站站长的时候,通过实行全面管理制度化、现场管理精细化、队伍管理人性化的  相似文献   

6.
正《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设置有"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油气钻采工程"和"专家论坛"等栏目。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1题名:题名应紧扣文稿主题,不宜超过20个汉字。2作者单位:标明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相似文献   

7.
正《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设置有"油气地质"、"油气采收率"、"油气钻采工程"和"专家论坛"等栏目。文稿格式  相似文献   

8.
“进(近)源找油”:油气地质理论创新与重点领域勘探思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创新地质理论和勘探重点领域是石油地质学科发展与工业探索发现的永恒主题,"进(近)源找油"正成为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新方向。地质理论创新引领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立足中国特色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研究历程,取得4项研究认识。(1)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的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富集"大盆地,未来油气勘探潜力仍很大,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将指导"共生富集"大盆地实现两种油气资源类型的整体发现、极限开发与协同发展。(2)石油地质理论在大油气田的发现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化烃源岩认识可以不断开辟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新领域,挖潜"共生富集"大盆地可以不断推动常规-非常规油气大发现。(3)重点领域是油气规模增储和战略发现的主力军,深层-超深层和非常规烃源岩层系是未来陆上重点发现和发展领域,中西部突出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资源,中东部突出中-深层非常规规模油气资源。(4)立足6大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富集"盆地基础研究,突出烃源岩附近及其内部油气资源的规模快速利用,常规油气聚焦"富油气层系"战略发现,非常规油气聚焦"人造油气藏"规模开发,攻关"共生富集"盆地资源序列、重点领域风险勘探、万米超深层科学探索、非常规油气人工改造、煤炭一体化地下气化、页岩油及煤岩油原位转化6大战略领域,努力实现深层-超深层油气发现成规模、非常规油气资源能动用。面向未来10~15年,新一轮地质理论创新和重点领域优选,将带动中国油气工业继续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天然气获得了快速发展、非常规油气实现了规模开发、陆上西部和海域油气增储上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以上4个领域大发展使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新时代基本形成了"油气并举" "常非并进" "东西联动"和"陆海统筹"的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新格局.基于不同勘探阶段储量发...  相似文献   

10.
论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的区别和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油气工业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延伸,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在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地质研究、勘探方法、"甜点区"评价、技术攻关、开发方式与开采模式等8个方面有本质区别。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地质学的理论基础,分别是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和浮力圈闭成藏理论。非常规油气有两个关键标志:一是油气大面积连续分布,圈闭界限不明显,二是无自然工业稳定产量,达西渗流不明显;两个关键参数为:一是孔隙度小于10%,二是孔喉直径小于1μm或空气渗透率小于1m D。而常规油气,在上述标志和参数方面表现明显不同,孔隙度多介于10%~30%,渗透率多大于1m D。非常规油气评价重点是烃源岩特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性"及匹配关系,常规油气评价重点是生、储、盖、圈、运、保"六要素"及最佳匹配关系。非常规油气富集"甜点区"有8项评价标准,其中3项关键指标是TOC大于2%、孔隙度较高(致密油气10%,页岩油气3%)和微裂缝发育;常规油气核心评价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重点评价优质烃源灶、有利储集体、圈闭规模及有效的输导体系等。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的相同点是,在同一含油气系统中,两者具有相同的烃源系统、相同的初次运移动力、相似的油气组成等。基于成因和分布上的本质联系,常规—非常规油气表现为"有序聚集",成因上关联、空间上共生,形成一套统一的油气聚集体系。遵循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规律,勘探开发过程中应将两类油气资源整体考虑、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设置有"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工程"和"专家论坛"等栏目。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  相似文献   

12.
正《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设置有"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油气钻采工程"和"专家论坛"等栏目。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1题名:题名应紧扣文稿主题,不宜超过20个汉字。2作者及所属单位: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稿件作者不能超过6人,录用后谢绝更换作者)。  相似文献   

13.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石油技术期刊。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石化核心科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她以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为主题。设置栏目有"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油气钻采工程"和"油气藏经营管理"等,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4.
<正>《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设置有"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油气钻采工程"和"专家论坛"等栏目。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1题名:题名应紧扣文稿主题,不宜超过20个汉字。  相似文献   

15.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对比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类型、地质特征及勘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纳米油气"的概念,指出"纳米油气"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纳米油气是指用纳米技术研究和开采聚集在纳米级孔喉储集系统中的油气,纳米油气主要分布在烃源岩层及与其大面积紧密接触的近源致密储集层系中,涵盖了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油、致密砂岩气、致密灰岩油等,储集层孔喉直径一般为纳米级;油气水在纳米孔喉中渗流能力差,相态分异难,主要依靠超压驱动,油气被滞留吸附,在源储共生致密层系中大面积连续分布。中国含油气盆地发育源储共生型致密层系、碳酸盐岩缝洞层系、火山岩缝洞层系、变质岩裂缝层系等多种类型油气聚集层系,其中源储共生层系油气聚集位于盆地中心或斜坡部位,源内或近源层状大面积聚集,是资源分布的主体和未来发展重点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为典型实例,提出连续型油气"两线一区"(即源储共生层系油气聚集顶底界线、油气连续聚集边界线、"甜点"分布核心区)评价方法。图10表9参32  相似文献   

16.
正《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设置有"油气地质"、"油气采收率"、"油气钻采工程"和"专家论坛"等栏目。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1题名:题名应紧扣文稿主题,不宜超过20个汉字。2作者及所属单位: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稿件作者不能超过6人,录用后谢绝更换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油气工程领域很多核心技术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瓶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油气产量的提高。油气工程技术及装备的水平决定了可开采资源量及开采的经济性,其在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推进油气勘探开发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我国油气工程领域存在的"卡脖子"技术主要包括精细勘探技术、深海油气工程技术、超高温井下工具、高性能智能导钻技术、油气储层精准改造技术、地质工程一体化决策技术等。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油气工程"卡脖子"技术的需求,提出了我国油气工程"卡脖子"技术发展对策建议,即:聚焦我国油气工程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从国家战略高度给予政策及措施保障,加大与国内外机构交流与合作。尽快破解我国油气工程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对于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含油气系统理论在中国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概念提出后的20多年里,世界油气勘探业走过了一条搏奕—理性、随机—系统、盲从—高效之路,它的诞生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工具"。我国的石油地质家和勘探家在20世纪60年代总结和提出了"成油系统"的思想,并在此后的20年间又相继发展和提出了"源控论"、"定凹选带"等几乎和含油气系统"等效"的认识和理论体系,在指导我国东部相对简单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石油人在对西部和南方多旋回叠合或改造盆地的"求知"中,在中国盆地的"土壤"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含油气系统"、"复式含油气系统"、"油气保存单元"等更贴近"中国型"盆地风格和特点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并取得了在这一领域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中国的几辈石油人在"接力棒"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沉淀和积累,促进了含油气系统思想和中国盆地的"融合",在含油气系统理论体系中添上了浓浓的中国色彩。   相似文献   

19.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石油技术期刊。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石化核心科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她以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为主题。设置栏目有"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油气钻采工程"和"油气藏经营管理"等,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院校师生踊跃投稿。文稿格式  相似文献   

20.
“进源找油”:源岩油气内涵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背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和重点盆地研究对比分析,将非常规油气划分为源岩油气、致密油气和滞聚油气3种类型,明确源岩油气是全球油气供应的战略领域,是未来石油工业第2个150 a生命周期中举足轻重的资源组成,是"进源找油"的主要对象。提出源岩油气地质学内涵,集成建立了源岩油气生、排、滞留烃模式,指出5个源岩油气生成段决定相应技术条件下的现实资源潜力;分析了源岩油气"甜点段"形成机理,发现页岩油主要聚集在紧贴生油段、孔渗较好的泥页岩段,而煤层气和页岩气"甜点段"源储一体、吸附在煤层表面或滞留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段,评价优选源岩油气"甜点区(段)"是"进源找油"的核心;源岩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继北美之后,全球十余个大型常规-非常规"共生盆地"源岩油气也将迎来大发展,源岩油气是中国未来石油稳定发展的主力、天然气产量跨越的增长点,预计2030年中国源岩油和源岩气产量将分别占比15%和30%;应对源岩油气发展挑战,建议坚持理论创新、设立开发试验区、加强技术攻关、争取国家支持等。源岩油气地质,是"源控论"在非常规油气阶段的新发展,将为承续和推进后油气工业时代上游领域新征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